李輝
都說病人多,再多醫生也不夠忙。
媽媽就是個醫生,而且工作的醫院離家很遠,交通又不便。路途的遙遠使媽媽百忙之中更難得回家一次。于是,媽媽的每一次回家,都顯得格外珍貴,盼望媽媽回家,也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大愿望。
晚自習結束,我背著沉重的書包,拖著疲憊的身體,游離在清醒與睡意之間。一步一步邁上漆黑的樓梯,終于來到家門前。像往常一樣,我掏出鑰匙,隨著彈簧清脆的“咔嚓”聲,我推開門,進入屋內。
一向習慣低頭的我,游離的目光一下子定格在了門口那雙秀氣的女士皮鞋上。它是那么干凈小巧,卻飽經滄桑,歲月的痕跡在它的表面刻下道道“皺紋”。難道,是她?
我一邊疑惑,一邊把自己臭烘烘的鞋子放在它的旁邊。這時,一位身材矮小,腰間系著圍裙,滿臉微笑的女人從廚房走了出來,邊走還邊叫著我的乳名。不是別人,她就是我的媽媽,是用弱小身驅為這個家庭遮風擋雨的堅強的媽媽!
媽媽的回來,讓我們一家三口得以團聚,我們終于可以一起度過一個溫馨的夜晚。可是,短暫相聚的甜美過后,很快就又是分離的苦澀。
媽媽又走了,繼續回到她的醫院治病救人去了,那雙陳舊的皮鞋也跟著走了,只剩下我那雙臭烘烘的球鞋,還有爸爸那雙粗制大鞋。只是少了一雙而已,鞋架上卻顯得空蕩蕩的。
從那以后,我便養成了一種習慣,每每推開家門,目光總會迅速定格在門口鞋架的位置上,我渴望著每天都能看到那雙熟悉的女士皮鞋。因為有了這樣的期待,晚自習后的夜歸路不再那么漆黑,腳步也不再那么沉重,我總是三步并做兩步,急匆匆趕到家門前。我先是深呼吸一口氣,壓住內心的激動,慢慢地打開門,然后滿懷期待地望向那個老地方。可是,那個位置總是給我留下深深的失望,我便只好把自己臭烘烘的球鞋扔在那兒,然后悻悻地回自己的房間。
就這樣,大多數時候,我都是滿懷期待地回家,興奮地開門,急切地尋找,然后,失望地走開……
這,成了我的習慣。
終于有一天,在滿懷期待地回家,興奮地開門,急切地尋找之后,我沒有失望地走開,因為這一次我終于又看到了那雙布滿“皺紋”的女士皮鞋。我輕輕地把自己的鞋放在它旁邊,靠得很緊很緊。三雙鞋子,兩大一小,靜靜地擺在門邊,像爸爸,像媽媽,像孩子,像一個溫暖的家。
別樣的習慣,是我回家后充滿期待的凝視和尋找,是愛、是牽掛、是親情。
(指導教師/馬曉華)
本文榮獲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2012-2013)初中組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