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賢勝
自動自發的力量是無窮的,績效激勵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工作最大的報酬是工作。
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那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力量,力大無比,不可阻擋。夏衍的散文《種子的力量》入選中學語文課本,其中講了兩個故事。人的頭蓋骨結合得非常致密,非常堅固,生理學家和解剖學者用盡了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開,都沒有成功。后來有人想出一個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種子放在頭蓋骨里,配合了適當的溫度、濕度,使種子發芽。一發芽,這些種子就發出可怕的力量,把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骨骼完整地分開了。壓在石塊下面的小草,為了要生長,它不管上面的石塊多么重,石塊跟石塊的中間怎么窄,總要曲曲折折地、頑強不屈地挺出地面來。它的根往土里鉆,它的芽向地面上透,一種不可抗拒的生長力把阻止它的石塊掀翻。這是種子內在的生長力,力量巨大得驚人,人的工作動力如果能象種子生長一樣的力量,由內而外,自動自發的,那么其動力一定也會巨大無比。
績效管理毀了索尼。全球知名的大型綜合性跨國企業集團、世界視聽、電子游戲、通訊產品和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先導者、世界最早便攜式數碼產品的開創者、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之一索尼衰落了、倒下了。索尼體系內高管們,企業管理研究者們都在探索其衰落的根本原因。索尼前常務董事作家天外伺郎寫了文章-《績效管理毀了索尼》,專門分析索尼衰落、倒下的原因,他認為是因為索尼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才致使索尼倒下。索尼初期井深大帶領的團隊是“激情集團”,為了理想、榮譽、尊嚴而工作,充滿著無限的力量,集團成員工作起來滿懷希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自動自發,充滿著開發、創造的工作樂趣,創造了諸多的世界領先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然而,索尼進入績效管理發展階段,索尼員工們不再為了理想、榮譽、尊嚴而工作,只是為了賺錢、升職、出名、權力而工作,很少人去考慮索尼整體利益,每個人、每個部門都在想如何為自己取得更多利益,沒有了對工作發自內心的喜愛與熱忱,沒有了工作的樂趣與味道,有的是世俗的利益追求。來自于西方發達國家的績效管理,被無數國際大公司應用,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被國人所學習借鑒,然而績效管理的邏輯是什么?索尼的倒下給了我們什么啟示呢?值得正在用績效管理的企業管理者們深思。
工作最大的報酬是工作。我很喜歡這句話,也曾經是索尼開創者井深大的口頭禪。工作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權利。通常人們認為工作就是了為賺錢,但想得更深遠些,會發現,工作的目的絕不只是為了賺錢,還有工作的趣味、價值等等更多收益。其實,當一個人吃喝住用等一切物質需求都被充分滿足后,工作的欲望就非常非常濃烈了,不讓人工作是對人極為嚴重的懲罰。工作過程中,你會被人尊敬、被人肯定、被人認同;工作過程中,個人的想法得以實現,個人的能力得以檢驗,人個的才智得以發揮;工作過程中,建立了同事的友誼,結識了良師益友,甚至收獲愛情,建立幸福家庭;工作過程中,人的希望、理想得以實現,人的知識、技術、能力得以提升。人在工作中成長,在責任承擔中成長。工作最大的報酬是工作。
不要為薪水而工作,因為薪水只是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雖然是最直接的一種,但也是最短視的。一個人如果只為薪水而工作,沒有更高尚的目標,并不是一種好的選擇,受害最深的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一個以薪水為奮斗目標的人是無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模式的,也從來不會有真正的成就感,工作是被迫的、無可奈何的,做的是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工作是不開心的,甚至是痛苦的。雖然工資應該成為工作目的之一,但是工作中真正獲得的更多的東西卻不是裝在信封中的鈔票,而是工作本身。
快樂工作,工作快樂,享受工作的樂趣。任何工作都具有值得探尋的道理,用探尋真理,尋找方法的態度去工作,享受發現的快樂,享受尋找的趣味。快樂工作是主觀上用快樂的心態去工作,發自內心的喜歡工作、熱愛工作;工作快樂是客觀上在工作中獲得了快樂、享受了快樂。比如說做銷售工作,銷售員發自內心的喜歡銷售工作,喜歡溝通談話,懷著快樂的心情、滿懷希望的去準備拜訪資料、拜訪客戶,在與客戶的商務洽談中,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了解了客戶的真實需求,聆聽了客戶的建議,解決了客戶問題,得到了客戶的肯定并購買,創造了客戶價值。成功開發客戶的快樂是綿綿悠長、回味無窮的。取得工作成績,得到肯定是美好的、快樂的。
冬去春來,又是做總結、計劃的時候,對于公司團隊來說,是確定新一年的績效管理政策的時候。在此時,撰寫本文,是想告訴大家,除開“賺錢、升職、榮譽”之外,還應有更高尚的工作追求。真誠的熱愛工作,喜歡工作,自動自發的工作,為了希望、理想而工作,在工作中發現真理,探尋工作的規律,尋找工作的快樂,享受工作的過程。這就是我的理想工作狀態。多么美好的工作狀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