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霞
2013年本市金融業增長較上年有所回落,但整體依然實現了較快增長,全年增長11%左右;金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升,對實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展望2014年,總體而言,本市金融業整體依然保持較快增長,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進一步增強。
增速將與去年持平
對于北京金融業來說,2014年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本市依然處于政府債務償還高峰期將加大金融風險;上海自貿區金融加大力度改革將分流首都部分金融資源。但整體上,金融業仍將保持平穩增長:貨幣政策仍然保持穩健,貨幣供應量相對穩定;本市經濟平穩增長,結構調整繼續推進,重點行業發展不斷改善,市場主體資金需求穩中有升;隨著存款利率可能放開、民營銀行有限牌照發放等市場化進一步推進,資金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將有所提升;隨著市場資金供求狀況以及競爭變化,融資難度相對有所加大,銀行間利率水平將有所上升,市場實際融資成本相對2013將會提升。金融街西擴、CBD東擴以及麗澤商務金融等發展新區建設推進將進一步拓展行業發展空間,提升產業容量。地方融資平臺的規范清理也將降低金融風險。根據信貸增長以及行業的利潤指標初步推算,2014年金融業增長有望達到11%,增速基本與2013年持平。
三大行業增長勢頭有差別
2014年,各行業發展繼續呈現分化態勢。
銀行業穩定。雖然存在貸款利率市場化后非銀行機構競爭更為激烈、債券市場以及基于大數據的直接融資模式快速發展、監管機構加強監管等影響,但隨著銀行自身加快產品開發,減緩資金成本提升的不利影響以及非信貸業務不斷創新發展將帶動銀行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證券業勢頭好。首先,雖然2013年3月以來監管層加大監管力度,但是證券行業創新發展勢頭不變。監管層對證券公司創新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IPO改革、證券行業的多項創新業務范圍擴大,公募基金牌照獲批,資產證券化加速、股權質押回購等將促進相關業務規模加快增長。其次,為推進股票發展轉向“注冊制”,《證券法》修改等相關法律配套措施以及監督流程不斷跟進,將進一步釋放行業發展活力;第三,新三板擴容對本市證券行業是極大的利好因素。可以說新三板是券商各項業務的試驗田,券商通過主辦、持續督導、定向增發、轉板、做市、直投、資金監管等可以獲得投行收入、經紀以及投資收入,這也將促使券商盈利模式的轉型。最后,實體經濟企穩,資本市場相對將有一定回暖,交易量上升帶動營業收入、利潤回升,從而帶動行業較快增長。
保險業平穩。在本市居民理念逐步轉變、普通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等影響下,財產險保費收入穩步增長、人身險加快增長帶動總體保費收入平穩增長。同時,受宏觀經濟穩中向好帶動,貨運險、企財險或將改變2013年負增長態勢。
銀行業利潤空間收窄
金融業效益改善2014年面臨一定挑戰,主要來自占據大頭的銀行業。一是貸款利率下限放開,議價能力較強的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國企,將會要求銀行更大幅度的下浮利率,從而銀行貸款收益將有所降低;二是雖然目前存款利率并未調整,但此次貸款利率下限放開提高資金成本,銀行紛紛上調利率或高收益理財產品吸收存款。三是受直接融資多元化沖擊,銀行存貸款增速或有所放緩。資金脫媒的快速發展、基于大數據的金融創新等帶給銀行越來越多沖擊。債券等直接融資的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將為居民、機構提供更多渠道投資,將進一步分流銀行信貸資源。
信貸結構更符合調控方向
雖然貸款利率市場化之后,債券市場、金融脫媒的發展使得實體經濟對信貸融資的依賴將有所降低;但伴隨著國家和本市經濟企穩、重點行業發展改善、重大項目的推進,2014年,資金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貨幣供應將保持適度增長,信貸總量將保持穩定增長,增速相對2013年將保持平穩。
信貸投向將更符合首都經濟發展特點和宏觀結構調控方向。伴隨著國家和本市主動調控繼續和經濟轉型持續,信貸結構將延續近兩年的趨勢繼續向重點產業、重點領域和經濟薄弱環節加大支持力度。
在二機場、軌道交通建設等項目帶動下,基礎設施類貸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增速或將超過2013年;在文化創意產業快速增長,生物醫藥、汽車、電子信息重點項目帶動下,文化創意產業、現代制造業貸款增長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一系列支撐中小微企業發展政策傾斜,小企業貸款需求旺盛以及在貸款利率放開等條件下,銀行自身轉型要求對有潛力的小企業必須重視的綜合影響下,小微企業的貸款增長仍將保持快于大中型企業的速度增長。
資本市場交易轉暖
2014年,隨著實體經濟穩中向好,股市可能波動中有所上行,同時,美元升值預期加大,利率水平的變動導致國際資本跨國間的大規模流動可能性增大,加劇資本市場的波動,總體而言,資本市場交易增長將有所好轉,股票交易額將有所回升,基金交易、債券交易均會持續快速增長,尤其是具有明顯成本優勢的債券交易,預計未來企業債券交易量還會進一步放大。
與此同時,隨著場外交易市場(OTC)建設加快推進,新三板向全國擴容,本市股權交易市場建設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加快,隨著做市商和轉板制度細則等各項制度出臺完善,掛牌企業數量也將快速增加,推動交易量較快增長。
從2014年來的趨勢來看,直接融資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將比2013年增強。隨著資本市場交易活躍、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業務試點擴大、“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快速發展以及北京股權交易系統進一步發揮作用等,直接融資功能將進一步增強,本市企業尤其是非金融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占比將進一步提高,這將推動金融服務繼續發揮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互聯網金融快速升溫
互聯網的發展、大數據的崛起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互聯網金融快速升溫,這種金融創新模式不僅顯示出對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的支撐,還將加速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產業重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不局限于第三方支付,還包括細分領域的貸款業務、理財等范圍。
目前,北京市已經成立互聯網金融中心、互聯網金融產業園,京東金融集團、百度小貸、億贊普、人人貸、匯川金融等6家互聯網金融機構已經簽約入駐產業園。據統計,僅海淀區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機構近百家,這些機構連同小額信貸公司等為中小微企業融資超過200億元。隨著資本與科技、文化對接,科技金融創新不斷推進。為應對科技企業多元化的有效融資需求,中關村已經初步構建銀行、擔保公司等多層次、多方位的中關村科技金融體系。
未來,隨著支持政策進一步發揮作用,科技金融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等新興業態的發展,不僅加速金融業發展模式創新,更重要的是將大大解決以往傳統金融無法解決的小微企業尤其是“小小微”的融資難題,將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加速產業的重新構造。
(作者單位: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
鏈 接
金融業發展環境看好
國際金融市場漸趨穩定
2014年,隨著主要經濟體經濟企穩,全球金融體系正沿著穩定增強的路徑進行調整;英美等主要經濟體量化寬松政策陸續退出,全球流動性將有所收緊;國際資本流入新興經濟體的長期趨勢隨著美國“再工業化”戰略可能將悄然改變。
IIF(國際金融協會)預計2014年流入亞洲新興市場的民間資本將降至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包括我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繼續面臨美元升值、證券等金融市場低迷、借貸成本抬高的局面,這些因素將進一步加大本市潛在的金融風險。
國內經濟企穩改革加快
雖然去產能化、去杠桿化持續,但隨著近年來結構調整穩步進行以及十八大之后改革路線圖日漸清晰,行政體制、金融、土地、財稅、國企、資源品等重點領域的政策措施不斷出臺,改革紅利有望加速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國內經濟將進一步企穩,預計2014年GDP增長7.5%左右;市場活躍度有所提升,資金需求將進一步增強,預計M2增長13%左右。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設開放、緊張有序的市場體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等。金融領域的多項改革如股票注冊制等將加快推進,這將進一步激發金融發展活力。
一方面,進一步深化金融重點領域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推進金融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推動金融市場規范發展,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加強金融風險監測和排查等。市場化改革也將加快進行,這將進一步釋放金融發展活力。與此同時,全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也將加快進行。
貨幣政策穩健中見靈活
2014年,隨著經濟企穩,宏觀調控基調將保持穩健,財政政策延續積極,而基于結構調整、通脹壓力、利率水平等多方面的考慮,貨幣政策將保持穩健,堅持“總量穩定、結構優化”。央行將根據流動性情況,靈活針對性的采用公開市場操作、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常備借貸便利以及短期流動性調節等工具,
通過資產證券化等多種創新方式,進一步盤活存量、優化增量,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整合金融資源,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的支持力度。利率市場化改革穩步推進,根據條件適時、漸進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
由于出口改善有效、外資“流入流出”并存以及我國企業“走出去”,人民幣對美元的單邊升值概率不大;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將進一步推進,我國外匯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的完善以及交易主體自主定價和風險管理能力的日漸增強,人民幣變動將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