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凡
摘 要:職高班主任在工作中注意做好各方面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在班主任與家長之間、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每個心靈之間,做到“溝”而“互通”,就會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促進學生成才。理解是溝通的橋梁,信任是向前的動力。
關鍵詞:職高班主任;溝通;信任;成才
我從2011年5月18日起,擔任11級焊機模合班班主任工作(原班主任老師由于身體原因,無法擔任該班班主任)。該班共由三個專業組成,分別是焊接、機械加工、模具制造。該班共有42名同學,全部男生。其中焊接專業16人,機械加工專業11人,模具制造專業15人,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個性。班主任工作非常細致,要帶好班級,我從中感悟到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一、了解學生,及時做好溝通
由于是半途接班,首先就是要了解學生。在這之前我已經擔任該班計算機基礎老師將近一年,對學生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這基礎上,要進一步和同學溝通、交流,以便更加熟悉學生。
擔任該班班主任之后,我及時與每位學生家長進行電話聯系,了解學生家庭狀況,有特殊情況的學生還及時和家長見面,了解學生更多情況。在與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注意尊重學生,我設身處地從學生的角度去觀察和分析,了解學生的心情,找出與學生產生不同看法的原因,讓學生感到老師是理解自己的。
我班有位同學,從我接班開始一直未見到。經過調查,該學生自從五一節放假回來之后一直未見其到校。經過多方打聽,終于與其母親聯系上。了解到這是一個父母離異家庭,孩子歸父親撫養。但是該學生父親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經常打孩子,孩子身上有多處傷痕。其母親一直在外打工,直至今年初才回家鄉。聽說孩子情況后,四處奔走,花了近20天才將孩子找到,找到之后將學生送回學校。經與家長詳細溝通,與學生深刻交談,學生深刻認識到學校學習的重要性。我及時將學生情況上報學生工作處,最終經校領導研究,同意學生繼續留在學校學習。此同學回到學校后,我安排他負責班級的報紙管理工作,他也能按時拿報紙并且做好整理工作。我發現此同學對計算機有興趣,于是在課堂上請他給大家多做示范以增強他的自尊心;課余時間我與班級干部座談,班長與他“結對子”,在學習上對他進行督促,保證他不掉隊。有的同學以前不知道他的特殊情況,有個別同學會嘲諷、欺負他。我和這些同學私下聊天的時候,一步步引導他們關心同學,互幫互助,關愛同學。并且我將這一情況反映給學校心理輔導員老師,經常帶這位同學到心理輔導員老師處做一些互動游戲,無形中降低了這位同學對心理輔導的抵觸,能夠比較容易接受心理輔導,進而磨平家暴帶給他的心理陰影。暑假,這位同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自己的雙手,掙得人生中第一筆錢。升到高二年級的時候,這位同學每天不遲到不早退,遵守學校班級紀律,完成班級報紙整理工作,與同學友好相處,在各種技能測試中成績都合格。周末,這位同學還參加勤工儉學活動掙自己的生活費,自己說以后還要幫助媽媽撫養妹妹長大。
二、信任學生,發揮學生的才能
我5月18日(星期五)擔任該班班主任,5月22日(星期二)全校舉行廣播操比賽。之前學生已經在車間實習鉗工3周,本周還在實習中。剛與學生接觸兩天,廣播操一次都沒有練習,這樣的情況讓我很犯愁,到底參不參加比賽?經過思考,最后與德育處商議,向學校領導申請:這是加深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感情的一次良好機會,能讓我更加快速度走進學生中間。經過爭取,我班學生實習暫停兩節課,可以參加比賽了。取得參賽資格,我便利用當天中午休息時間,將學生集合起來,想讓他們練習一下。學生很郁悶,覺得比不比賽無所謂,反正也拿不到名次,得獎的肯定是女生班。于是,我先讓他們把想說的都說出來。說完之后,我讓大家思考并且回答我的問題。我問:你們是否認為自己就一定輸?你們是否就認為得了名次就是贏?你們以為連上場的勇氣都沒有的人能夠贏嗎?你們以為贏得比賽的同學事前就知道他們一定能贏的嗎?我將問題提出后,給他們10分鐘時間進行思考,是否要放棄參賽?時間到了,我問學生:“你們想好了沒有?如果沒有我們再思考10分鐘。”這時有的學生喊起來:“我們思考好了,我們要參加。”一人發起,其他跟隨,全班一致通過要參加比賽。我接著問:“那你們開動腦筋,想一些好點子吧。”大家積極發言出謀劃策,在服裝上、隊形上、進場出場上都提出寶貴的意見。綜合大家的意見,將可行的羅列出來,班長和體育委員組織,全班學生集體配合,利用上場前的時間進行排練。學生自己訓練,我只在邊上做一下提示。學生比賽時精神風貌很好,呈現出積極向上的狀態,做操比任何時候都認真,隊形整齊,動作劃一,讓我深受感動,終于沒有用錯方法。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他們果然回報我無比的光榮。雖然沒有得到獎項,但是我們一起參加過,一起努力過,沒有退縮,沒有氣餒,這就是我們要的精神。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累過,也笑過,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正如“教無定法”一樣,我認為管理也無定法。“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熱愛學生、對學生寄予希望,學生在心理上就會得到滿足,從而樂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樂于通過學習早日成才。每個學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愛心,枯草也會發芽;只要一縷陽光,他們就會燦爛。總之,心靈的橋梁要用情感去架設,用尊重、信任、體貼去充實。
參考文獻:
[1]傅建明.班主任工作手冊[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9.
[2]楊永藝.信任在德育工作中的意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江蘇省大港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