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陳強
【摘要】介紹了電磁感應典型諧振反激電路拓撲結構,諧振電路使用絕緣雙極性晶體管(IGBT),在20KHz至35KHz之間的頻率對整流電壓進行開關,通過感應線圈提供高頻磁通量,該諧振電路的主要組件有電感及負載、諧振電容、IGBT。IGBT部件通態和開關狀態下均滋生不小的損耗,這些損耗降低了系統的總能效。因此,通過理解這些損耗的形成過程,并結合軟件工具,計算了實例諧振電路中IGBT損耗數據。
【關鍵詞】IGBT;損耗;諧振;高頻
引言
目前絕緣雙極性晶體管(IGBT)廣泛應用在單端感應加熱系統中,IGBT在其諧振電路中作為開關,使電路實現高頻振蕩,振蕩頻率可達20KHz-35KHz。在高頻開關狀態下,IGBT的損耗會影響系統的能效,且IGBT的散熱設計對系統的可靠性也至關重要。因此,準確快速地計算IGBT工作時的損耗可解決實際應用中的重要問題。
本文運用MATHCAD軟件,對單端感應加熱諧振電路中IGBT的損耗進行計算,分析了在具體情況下IGBT的通態和開關損耗。
1.單端諧振電路拓撲結構分析
圖1為單端感應加熱諧振電路拓撲結構,電路對輸入的低頻交流電壓進行整流,拓撲結構由帶負載電感、諧振電容及IGBT組成,通過IGBT的開通關斷以實現高頻振蕩。此應用中IGBT的總功率損耗包含導通損耗、導電損耗、關閉損耗及二極管損耗。在IGBT開通時實現了零電壓開關(ZVS),可以大幅降低損耗。然而,并不是在所有的工作條件下都能實現ZVS。
圖1 單端感應加熱諧振電路拓撲結構
圖2為IGBT零電壓開通波形,此時在在最佳負載下,IGBT是在零電流、零電壓下開關,并且在所有開關模式下,IGBT關閉總是軟關閉(也就是Vce總按正弦上升),此時IGBT開關損耗最小。但在非最佳負載時,IGBT仍然在零電流時開通,但不會在零電壓時開通。此時,需要計算這些非最佳工作狀態的損耗。
圖2 IGBT零電壓開通波形
2.單個IGBT損耗計算
在IGBT每個導通周期按0.1us步長采樣,采樣點上電流為:
(1)
上式中:I——設定的最高電流;tonne=0sec,
0.1us…,IGBT開關周期內按0.1us步長取值步進計算;fp——IGBT開關頻率;fn——交流電頻率;
k=1,2…,交流電一個包絡內開關次數;Ton——IGBT一個周期內開通時間。
根據,電流與電壓、IGBT開通時間成
比例,代表該周期內電流最大上升
為多少,代表取樣點時間相對于該周期內導通時間的比例,則電流參數i(k,tonne)即代表第k個周期內采樣點電流。
則取樣點上電流可按照下式計算:
(2)
則用MATHCAD軟件對交流電包絡第60個周期內的電流情況作圖,得到圖3所示圖形。
圖3 交流電包絡第60個周期內的電流
IGBT上電流有效值為:
(3)
電流有效值是根據功率來定義的,而功率是單位時間(1s)內的能量,所以有效值也是單位時間內的均方根。
3.實例數據分析
3.1 Vf與Vce相量化
MATHCAD軟件運用MOD(number,divisor)函數對函數重新定義,式中Number 為計算余數時做被除數的實數,Divisor在計算余數時做除數的實數,則重新得到如下公式。
(4)
用MATHCAD軟件采集了交流電整流后的半個包絡如圖4所示,橫軸為k,縱軸為。
圖4 交流電整流后的半個包絡圖
3.2 實例損耗計算
在MATHCAD中用線性插值函數計算得到,通態時C極電壓與IGBT電流關系:
(5)
第k個周期內,各采樣點上通態損耗功率:
(6)
第k個周期內,通態損耗能量:
(7)
單位時間(1s)通態損耗的能量,即通態損耗功率:
(8)
由線性插值函數得到關斷損耗與IGBT電流關系:
(9)
每秒關斷損耗能量,即關斷損耗功率:
(10)
諧振電路中使用了模塊IHW20N120R3,查閱其Datasheet文檔得到IGBT開通時電流與C極電壓(飽和壓降)對應關系的數據樣本如下:
關斷損耗與關斷電流對應關系的數據樣本如下:
在最佳負載狀態時,將對應各參數樣本帶入MATHCAD軟件計算所得結果:
P總=P.vs+P.condT=21.3W
4.結論
根據諧振電路工作時實際效率及功率測試結果,在開通電流最大為60A時,IGBT部件的總功耗小于25W,與上述計算結果非常接近。因此,上述IGBT損耗計算方法可作為實際工程設計的參考依據,用來進行器件選型和散熱設計。
參考文獻
[1]袁長迎等.掌握和精通MathCAD2000[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2]許德偉,朱東起,黃立培等.電力半導體器件和裝置的功率損耗研究[J].清華大學學報,2000,40(3):5-8.
[3]胡建輝,李錦庚,鄒繼斌等.變頻器中的IGBT模塊損耗計算及其散熱系統設計[J].電工技術學報,2009,24(3):161-162.
[4]鄭利軍.PWM方式開關電源中IGBT的損耗分析[J].電力電子技術,1999(5):58-60.
[5]Ramy Azar,Florin Udrea,Mahesh De Silva, et al.Advanced SPICE Modeling of Large Power IGBT Modules[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2004,40(3):710-716.
[6]A.D.Rajapakse,A.M.Gole and P.L.Wilson.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simulation models for accurate representation of switching losses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in power electronic systems[J].IEEE Trans.Power Delivery,2005,20(1):319-327.
作者簡介:丁娟(1982—),女,湖北隨州人,工學碩士,研究方向:電磁感應技術及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