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
我們如何能得知自己或別人的情緒是如何的呢?來自以色列的初創公司Beyond Verbal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盡管人們在語音與語調等方面各有差異,但這些都可以通過分析來進行量化,從而得知人們的情緒狀況。于是他們花費了三年的時間,來尋找人們聲音中的變化規律。最終,Beyond Verbal推出了一款名為Moodies的APP應用。當我們對著智能手機的麥克風說話時,Moodies就會將音頻數據收集起來,對其中的節奏、聲音大小、停頓以及能量等情緒維度進行量化,然后通過算法歸總,與預設模型進行比對。這樣一來,就可以探知我們的情緒究竟是什么樣的。Moodies的副總裁Dan Emodi表示,Moodies經過了三年多的研究,根據用戶的反饋,應用分析的準確率約為80%。
在當下,已有不少用戶開始使用Moodies,來改善自己的工作與生活。比如,不少企業的客服中心在處理顧客關系時,開始用Moodies來使得客服人員的工作變得更加富有效率。也有人將其運用到約會的場景中,以此來了解對方是否真的對自己感興趣。
“情緒”漸成藍海
除了Beyond Verbal之外,國外還有不少團隊熱衷于在情緒檢測上做文章,比如微軟的MoodScope便是借助智能手機的各種傳感器來監控用戶情緒,其精確度甚至可以達到93%。當智能手機發現用戶不開心時,就會自動向用戶推薦一些有趣的內容,幫助用戶平靜下來—這或許能讓人機交互達到一個新的維度。而孟加拉伊斯蘭理工大學的研究者們則希望能通過分析用戶打字的按鍵方式與特點,來檢測用戶情感。他們認為,這樣的方式很適合應用于網上教學,分辨學生們的情感狀態,并通過針對性措施,提高教學質量。
樂觀之下的隱患
把握了用戶的情緒,確實可以讓我們現有的人人交互、人機交互方式向前邁進一大步。盡管看上去前景不錯,但也有人產生了擔憂。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當下,Moodies作為一款誰都能使用的手機應用,任何人都能用它來探測別人的情緒狀況。這一全新的技術,會不會成為一種新的隱私威脅呢?盡管技術在不斷發展,但不論如何,我們想要了解一個人,都沒有看上去的那么容易。“以目前認知神經學的水平,我們根本無法真正地了解一個人的思想或者情感。”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Andrew Baron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