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手游遭遇智能電視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持續熱銷,中國大多數游戲企業都已經移動互聯網化,使得移動游戲出現“井噴式”增長。去年年底,阿里巴巴邀請小霸王和藍港在線等游戲廠商出席阿里TV OS北京媒體體驗會,表明其對于電視手游的態度。隨后,完美世界也在京發布其首款電視盒子BLIFETOUCH,全面發力智能電視平臺的游戲爭奪。
此前發布的《2013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去年中國移動游戲收入為112.4億元。同時報告還預測,互聯網技術革命會使智能電視等成為新興娛樂的載體,將是游戲企業未來爭奪的熱點。早在2012年7月,三星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適用于智能電視平臺的《憤怒的小鳥》。只需簡單手勢操作,消費者就能輕松玩轉這款熱門游戲。
不過一年半時間過去,基于Android平臺的智能電視和電視盒子日漸普及,但游戲卻并未在智能電視平臺上取得太大進展。據智能電視服務商歡網和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聯合發布的《2013智能電視產業分析 & 戰略投資地圖》顯示,當前智能電視平臺的游戲內容都來自移動互聯網,不僅內容雷同,更缺乏精品。
以手機為媒
有觀點認為,游戲在智能電視平臺止步不前,除了硬件性能之外,另一重要原因還是由于這一平臺的先天缺陷—輸入功能簡陋。的確,遙控器是電視最主要的輸入設備,難以完成復雜的操作,也限制了游戲廠商的發揮空間。
筆者在和一些電視盒子廠商交流的時候,他們給出了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讓手機代替遙控器。手機作為最重要的移動終端設備,高性能、大屏幕,以及便捷的輸入和支付方式,都可以為智能電視平臺中的游戲提供便利。
如今,無需DLNA僅借助Wi-Fi和二維碼,用手機遙控操作電視,已經沒有任何技術問題。手機高靈敏、大尺寸的觸摸屏更可以完美地模擬游戲手柄,甚至體感輸入設備。如此一來,在電視上進行復雜的游戲操作和游戲付費將變得異常方便。
其實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手機代替遙控器只是目前的權宜之計。未來,多屏互動將為游戲帶來更大想象空間—絕對不是只把手機中的內容傳到電視機上的,而是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機可以交互。
畫面手游的舞臺
對于電視來講,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其闊綽的顯示尺寸和優秀的顯示效果,這對于游戲有著天然的親近感。也因為此,一些以畫面見長的大型游戲自然可以在電視上一展拳腳。
游戲天生具有擬真屬性。3D化是端游已經快走完、頁游正在走的路,也必然是手游的必經之路。遺憾的是,手機屏幕偏小、電量有限,而且還有使用視角不穩定和光照環境復雜等影響,對3D手游并不友好。可是當我們將視角轉到電視端,這些問題全都將迎刃而解,甚至還能更進一步(由3D畫面,變成3D顯示)。
此外,由于智能電視和電視盒子均使用Wi-Fi網絡,性能穩定且速度較快,也將成為對網絡環境要求較高的重度手游的理想平臺。非但不用擔心電量不足、網絡不夠穩定,反而可以享受大屏幕所帶來的優秀視覺體驗,智能電視平臺是畫面和重度手游的福音。
當然,并非所有移動平臺的游戲都適合電視平臺。比如,由于大部分電視不支持觸控,一些嚴重依賴于觸控操作的游戲,倘若不做一定的優化便草率登陸智能電視平臺,勢必會顯得格格不入。
多人互動
正如海信多媒體高級經理楊珍璽所說,電視意味著共享,是整個家庭一起互動的東西。因此,適合家庭的多人互動類游戲將是電視游戲,已經被大家看作是又一個重要突破口。
調查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根據海信對于電視熱門游戲的統計顯示,益智休閑類游戲運行次數超千萬次,超出第二名將近500萬次。從運行時長來看,這類游戲已超過150萬小時,也超出了第二位兩倍多。這些游戲既能和系統對戰也可與家人競技,讓用戶重新回歸“客廳歡笑”。
事實上,在平板電腦上,同屏多人、一機多人游戲已經逐步發展成為一個新的游戲類型。為智能電視平臺的相關游戲開發,提供了不錯的參考。此外,這類游戲的用戶付費意愿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