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媚
【摘要】合唱指揮在高師音樂院校教學中已經是必修課程。一個合格的指揮除了應掌握必要的合唱指揮基礎知識及對合唱作品曲式、和聲等作必要分析外,還應當對所要指揮的合唱作品背景進行足夠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情感的抒發、音樂的表現。本文通過闡述合唱指揮了解作品創作的歷史、社會背景與作者的重要性,論述了掌握作品背景對合唱指揮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作品;背景;合唱指揮
2013年11月13日暨華南師范大學80周年校慶之際,學校邀請到了中國合唱指揮大師嚴良先生,邀其在華師音樂廳召開了“中國合唱之美”專題講座。已經90歲高齡的嚴老師在臺上一點都不顯老態,他風趣、幽默、富有親和力且又不失作為一位指揮家應具有的威懾力。筆者有幸在現場聽到了這場精彩的講座,原以為嚴老師會靜靜地坐在事先放置好的座椅上,就一些合唱指揮的經驗給我們娓娓道來。但事實并非如此,在主持人做了簡單的介紹之后,嚴老師被一陣熱烈的掌聲請了出來,他戴著隨身擴音器,著裝簡單、精神抖擻登上了舞臺。臺上華師臺唱隊的同學早已準備妥當,靜靜地等待著大師的指導。但是,這次嚴老師并未馬上親自指揮合唱作品,他先是認真聽了合唱指揮專業的蘇(木丹)凡同學指揮了一遍《海韻》。然后叫住了擔任指揮的蘇(木丹),問道:“你知道《海韻》的作者是誰嗎?”“作品要表達的是什么?”等問題。聽到滿意的回答之后,他才會心地笑了。隨后,嚴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合唱指揮對于作品背景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一.合唱作品創作的歷史,社會背景
合唱作品的創作與社會是分不開的,社會包含了人文、政治、經濟、民族、宗教等各種要素,它們綜合交織在一起。不同的歷史時期與社會背景下,必然會產生不同風格的合唱作品。如西歐古典主義時期的合唱作品,由于受到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也沾上了一絲鮮活,體現著一種新面貌、新風格。當時宮廷貴族的審美趣味對于合唱作品的產生也是有影響的,如古典時期出現的“羅可可”藝術,它就因適應了貴族階級的審美趣味,臺棄了巴洛克時期以宏偉為美的藝術特點,轉向于更加細膩的精雕細琢。使音樂表現從夸張的豪言壯語變成了恰如溫和呢哺的促膝長談。
馬革順先生在編著的《合唱與指揮簡明教程》中認為“古典主義時期合唱作品的特點:力度范圍擴大;曲式結構確立;器樂作用加強;修飾成分減少;主調音樂占主要地位。”因此,在對古典時期合唱作品的指揮要求方面,馬革順先生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要求。比如:節奏、拍率及速度方面,他認為“指揮這時期的作品不能因為優雅而失去剛健靈敏,指揮者必須使演奏者反應出最敏捷而清晰的節奏與節拍?!边€有力度、結構、表情與形態等都應結合古典時期的特點,有所不同。該書中提到的合唱指揮課堂教學教材范例,不管是西歐的古典時期、浪漫時期、現代時期的合唱作品,還是東歐、前蘇聯、俄羅斯及美國的合唱作品,只要是書中所做的范例,在曲譜后面都加上了一個合唱指揮提示。提示里的內容大概是講了該作品所屬的時期,并講了與音樂相關的一個簡略的社會背景。簡述了該時期的音樂風格特點,并與合唱作品聯系起來。由此可知,馬革順先生也很重視合唱指揮對合唱作品背景的掌握。作為一個合唱指揮,除了應對合唱作品的曲式、和聲分析等音樂分析方面下功夫,還應對合唱作品的社會背景做足功課。只有這樣在指揮作品時才能融人一個時代的性格并使其與該作品本身的特點糅合在一起,也才能更好地去詮釋作品。
二,音樂家的個人背景
關注臺唱作品產生的歷史背景是必要的,關注作者的個人背景有時候也是很重要的。因為,一個音樂家,他的成長、閱歷、文化構成甚至他的性格,都可能影響到作品的潛在表現。楊鴻年先生編著的《合唱》系列叢書,為了有助于老師們的教學和排練工作,其中大部分作品附有參考提示,對作品的背景、作者都做了簡要的闡述。這對合唱指揮者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特點的作品,做針對性的處理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合唱作品,主要是圍繞抗日救國、愛國主義的主題,具有深刻的時代性。隨著左翼音樂運動的展開和專業院校音樂教育的發展,在抗日救亡歌詠的推動下,我國出現了以黃自、賀綠汀、冼星海等為代表的一批優秀音樂家,創作了許多優秀的合唱作品。大量以抗日救亡為題材的中小型合唱作品在這時候涌現,在群眾歌詠運動中曾起到重要作用。這些優秀合唱作品的產生,都是根植于中國當時的社會。在國家的危難關頭,音樂家們執筆緊跟社會現實,書寫一部部愛國凱歌,激勵了無數的中國人民。這一時期的合唱作品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鏗鏘的民族精神。所以,如若對音樂家的個人背景毫不知情,又怎能體會作者要表達的內容、情感呢?
一部臺唱作品的產生,必定跟特定的社會背景下特定的歷史文化相關。它由社會發展中的特定人物創作,充分發揮他的專業技巧,融人他在社會生活中吸取的經驗、傳人想要表達的內容及思想情感,經過一定的藝術構思到最終完成作品。該合唱作品創作過程的種種環節都是與該時期的社會歷史相聯系的。所以合唱指揮詮釋它的時候,不能把它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相脫離。
參考文獻
[1]馬革順合唱與指揮簡明教程(下)[Ml]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07
[2]周輝國,陳茵關于音樂作品的背[J]_美與時代,2005-08-30
[3]楊鴻年合唱[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10
[4]馬革順馬革順合唱指揮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