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振田 謝佳凱 郗艷華 張玉葉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具有智能避障、視頻監控、無線Wi-Fi控制的智能小車的設計。該車以STC90C516RD+單片機為主控芯片,結合超聲波傳感器實現自動避障,并能通過無線Wi-Fi實現控制和實時視頻監控,能有效的實現對陌生和危險環境的探索。經反復測試調整,使該車可以實現110米有效距離的精準控制和實時視頻的穩定傳輸。
【關鍵詞】避障;智能;Wi-Fi
1.總體方案
總體設計方案:
該智能小車由MCU主控電路,Wi-Fi模塊,舵機、避障模塊,攝像模塊和電機驅動模塊組成。
Wi-Fi無線模塊負責用于將視頻信號傳輸給上位機,同時將上位機的控制信號傳給MCU控制芯片。MCU為小車控制的核心,MCU接收控制信號,并將控制信號轉換為小車控制信號,從而控制電機驅動模塊以及超聲避障模塊。電機驅動模塊可以實現小車的前進、后退、左轉、右轉四個動作。超聲避障模塊可以實現小車智能自動探路。整機系統圖如圖1所示。
圖1 整機系統圖
2.單元電路設計
2.1 MCU
MCU接收Wi-Fi模塊傳輸的控制信號,經過內部程序的判斷,來控制電機驅動模塊和避障模塊。由于操控舵機時需要一個時鐘,操控超聲波避障時需要一個時鐘,UAR串行通信時需要一個時鐘,故使用兩片51單片機完成任務。MCU選擇結構簡單,易于操控的宏晶公司生產的STC90C516RD+芯片,其特點是51內核,運算速度快,工作頻帶寬[1]。
2.2 電機驅動模塊
為了增強單片機對電機的驅動能力,利用電極驅動模塊實現對電機的驅動。該模塊是SGS 公司的產品,其內部包含4通道邏輯驅動電路,即內含二個H橋的高電壓大電流雙全橋式驅動器,接收標準TTL邏輯電平信號,可驅動46V、2A以下的電機[2]。一片L298N可以驅動兩個直流電機。電機驅動模塊負責接收單片機控制信號,從而控制電機的運行狀態。同時,在單片機與L298N之間增設隔離光耦,以保證單片機不會被浪涌電流燒毀。電機驅動模塊是單片機控制小車運行狀態的中間橋梁。其電路圖如圖2所示。
2.3 無線Wi-Fi模塊與攝像頭模塊
Wi-Fi模塊關系到智能小車與上位機的通訊。Wi-Fi全稱Wireless Fidelity,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具有Wi-Fi認證的產品符合IEEE 802.11a/b/g/n無線網絡規范,它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WLAN 標準,一般工作在2.4Ghz 頻段[3],是當今使用最廣的一種無線網絡傳輸技術,它可以把有線信號轉換成無線保真信號,供支持其技術的電腦,手機,PDA等接受。Wi-Fi模塊主要是將有線硬件方面接收到的TTL電平轉換為Wi-Fi無線信號。Wi-Fi模塊的發射端與接收端,需要有共同的通信協議。通過通信協議的轉換,接收設備將會把Wi-Fi無線信號重新翻譯成TTL電信號,從而達到遠距離的通信。
Wi-Fi模塊不僅用于實現控制端與小車的通信,同時還負責將采集的視頻信號傳回控制端。Wi-Fi通信板或無線路由器實現該功能。但如果考慮到無線Wi-Fi通信部設備的兼容與配合性能,還應繼續考慮各個外設模塊。
與Wi-Fi模塊的通信最直接相關的是單片機與攝像頭。由于Wi-Fi通信板僅支持串行通信協議,因此Wi-Fi模塊與單片機之間的通信很容易實現。而對于攝像頭與Wi-Fi模塊之間的通信則相對復雜。而且對于攝像頭的選用,為保證視頻傳輸的流暢性,必須選擇速度快,畫面質量好,易于驅動,故障率低,性價比高的攝像頭。用于試驗開發的Wi-Fi通信板與外部只能實現串行通信。而串口攝像頭的傳輸速度慢,驅動復雜,不能滿足選擇攝像頭的。若采用無線路由器與USB攝像頭的連接,則可以較完整的完成通信與攝像任務。并選用市場上常見的大亞DB 120 wg路由器與免驅動攝像頭。
2.4 舵機模塊
舵機是一種位置伺服的驅動器,適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斷變化并能夠保持的控制系統。能夠在微機電系統和航模中作為基本的輸出執行機構,其簡單的控制和輸出使得單片機系統很容易與之接口[4]。為了實現小車自動避障,需要對小車前方180°范圍內障礙進行檢測,所以選擇小型舵機,通過改變PWM波使舵機旋轉從而帶動超聲波模塊檢測周圍障礙物情況。舵機內部驅動電路如圖3所示。
圖3 舵機模塊內部電路
2.5 超聲避障模塊
在探測周圍障礙物時應盡量采用反射式非接觸檢測,其中超聲波測距模塊可提供2cm-400cm的非接觸式距離感測功能,測距精度可達高到3mm;通過超聲波模塊配合舵機來檢測小車周圍的障礙情況,其中模塊包括超聲波發射器、接收器與控制電路。基本工作原理:(1)采用IO口TRIG觸發測距,給至少10us的高電平信號;(2)模塊自動發8個40khz的方波,自動檢測是否有信號返回;(3)有信號返回,通過IO口ECHO輸出一個高電平,高電平持續的時間就是超聲波從發射到返回的時間。超聲波接收器接收到第一個反射波后,定時器停止計時。定時器所計的數據就是超聲波所經歷的時間,通過公式換算就可以得到傳感器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5]。測試距離=(高電平時間*聲速(340M/S))/2。超聲波系統原理圖如圖4所示。
2.6 USB轉串口通信模塊
USB轉串口模塊主要是用來實現無線路由器與單片機之間的通信。該模塊使用PL2303芯片構成下載器。PL2303 是Prolific 公司生產的一種高度集成的RS232-USB接口轉換器[6],可提供一個RS232全雙工異步串行通信裝置與USB功能接口便利連接的解決方案。該器件內置USB功能控制器,USB收發器,振蕩器和帶有全部調制解調器控制信號的UART。該器件作為USB/RS232雙向轉換器,另一方面從RS232外設接收數據轉換為USB數據格式傳送回主機。
2.7 電源模塊
該系統需要12V、6V、5V三種工作電壓。12V電壓由蓄電池產生,供給無線路由器。6V電壓由12V電壓降壓斬波產生,降壓斬波電路使用TI公司生產的LM2596芯片。5V電壓由路由器的USB接口產生。其中降壓斬波電路如圖5所示。
圖5 降壓斬波電路
3.軟件設計
3.1 Wifi模塊軟件設置
路由器使用的是嵌入式系統,具體的系統配置,以及軟件安裝結構示意圖(下轉第139頁)(上接第137頁)如圖6所示。
圖6 路由器系統結構圖
將電腦的網口連接在路由器的LAN口,進入路由器設置界面。刷新固件,更新文件為db120-openwrt.org.cn-10.03.396.bin。
更新好路由器的系統后,在路由器的USB接口上插上買來的免驅USB攝像頭。使用電腦連接路由器,在電腦上使用SecureCRTPortable.exe軟件登陸路由器,登陸后輸入命令,來檢查攝像頭是否可以被路由器識別。
在OpenWrt官方網站上下載mjpg-streamer-r63網頁例程。使用WinSCP.exe軟件將網頁例程中的camwww文件夾復制到路由器的中,以便可以配置路由器的圖像服務器。
使用SecureCRTPortable.exe軟件,啟動路由器的圖像服務器,并設置圖像服務器為開機啟動,使之能在開機時驅動攝像頭。保存后并退出,在瀏覽器中輸入http://192.168.1.1:8080。可瀏覽視頻。
路由器與單片機之間的通信使用PL2303(USB轉串行通信)芯片通信,為實現路由器與PL2303芯片之間的通信功能,要為路由器安裝PL2303的驅動。在OpenWrt的官網上下載kmod-usb-serial-pl2303_2.6.32.10-1_brcm63xx.ipk、libncurses_5.7-2_brcm63xx.ipk和minicom_2.3-1_brcm63xx.ipk,然后進入SecureCRTPortable.exe軟件,將軟件安裝于路由器中。安裝完成后,使用minicom命令進入minicom軟件。在命令窗口中輸入字符值,路由器就可以向外傳輸字符的ASCII碼值。
為了實現將命令嵌入到網頁中,需要為OpenWrt安裝lua以及liblua,這樣,就可以將網頁嵌入到路由器當中,并實現minicom軟件與網頁件的數據交換。
3.2 單片機程序
程序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Wi-Fi模塊信號的接受與小車控制信號的發送,一部分為控制信號的接收與小車的控制。整體系統圖如圖7所示。
圖7 軟件系統結構圖
系統設計為兩片單片機,第一片單片機用來進行串口通信,接受電腦發送來的Wi-Fi控制信號,并進行處理,發送給第二片單片機。第二片單片機用來接受第一片單片機的控制信號,選擇小車的工作模式,控制小車運動。對電機驅動和超聲波、舵機的操控。
3.3 操作界面設計
該系統的上位機可以是電腦或手機,因此通過網絡可實現對小車控制,并且觀看攝像頭返回的視頻。小車的操控界面采用網頁,主要基于HTML以及Javascript語言。并在網頁中嵌入按鈕,并且使用按鈕發送腳本控制信息,并通過路由器傳輸給單片機。視頻信號由攝像頭捕捉后通過路由器返回給網頁。網頁中使用靜態圖片刷新方式對視頻信號進行處理,將視頻顯示出來,這樣視頻既可以在電腦上觀看,又可以在手機上進行觀看。
4.結論
該小車的控制是通過手機和電腦實現,而不單是電腦控制,從而使用更加方便,利用Wi-Fi技術對小車進行遙控控制,包括小車前進、后退、轉彎等功能,而且可以實時監控小車所處環境圖像。基于Wi-Fi的控制系統不僅可以控制小車,稍做改動就可用來控制電腦、家用電器甚至探測、排爆機器人等,同時也可用于地質檢測設備的手持終端。如果加以并網,就可以實現實時監控。因此,該項目的成果將不僅僅局限于一個遙控小車,更具有價值的是遠程控制系統,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姚永平.STC90C51RC+系列單片機器件手冊[Z].http://www.stcmcu.com/:姚永平,2014.
[2]韓志榮,黃鄉生,李躍忠.AT89C51單片機在直流電機閉環調速系統中的應用[J].華東地質學院學報,2002,25(1):70-74.
[3]李曉陽.WiFi技術及其應用與發展[J].信息技術,2012(2):
196-198.
[4]遠飛.基于AT89S52單片機的舵機控制系統設計[J].電子元器件應用,2011(12):26-28.
[5]張波,王朋亮.基于STC89C51單片機超聲波測距系統的設計[J].機床與液壓,2010(18):56-58.
[6]Prolific Technology Inc.PL2303 DataSheet[EB/OL].2004.http://www.prolific.com.tw/support/files//IO%20Cable/PL-2303X/Documents/Datasheet/ds_pl2303XA_v15F.pdf.
基金項目:陜西省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1826);咸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XSYCX2013043);咸陽師范學院專項科研基金項目(編號:12XSYK019)。
作者簡介:
焦振田(1991—),男,河北滄州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咸陽師范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謝佳凱(1992—),男,陜西富平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咸陽師范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
郗艷華(1974—),女,陜西蒲城人,咸陽師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電子技術和數字圖像處理。
張玉葉(1979—),陜西咸陽人,咸陽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控制理論與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