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清華 肖甜
【摘要】針對駕駛員酒后駕車,量刑標準不明確的問題。本文利用MQ-3酒精濃度傳感器能很好的解決該問題。MQ-3乙醇氣體傳感器以駕駛員呼出的氣體為采集對象,輸出隨乙醇濃度變化的電壓信號,該電壓信號經ADC0832轉換,送入STC89C52單片機系統,通過AT24C02與設定的醉酒閾值進行比較,并在LCD1602液晶上顯示酒精濃度值,當酒精濃度超過設定值時,通過單片機驅動蜂鳴器進行報警。從而為交警檢測駕駛員是否酒后駕車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關鍵詞】STC89C52;酒精濃度;閾值
引言
現代傳感器技術日益成熟,傳感器被應用的越來越多。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傳感器正處于傳統型向新型傳感器轉型的發展階段,新型傳感器具有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等特點,它將不僅能幫助系統產業的改造升級,還能促進新興工業得到迅速發展。本設計的酒精濃度檢測儀屬于氣體傳感器檢測技術的應用,具有以下用途:在交通安全上,判斷酒后駕車酒精濃度是否超標;在醫學上,通過設定酒精閾值判斷患者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是否超出正常值。該檢測儀系統具有硬件電路簡單、成本低、易于實現的特點。
1.MQ-3酒精濃度傳感器介紹
1.1 傳感器主要特性
(1)具有信號輸出指示功能;
(2)雙路信號(模擬量及TTL電平)輸出;
(3)TTL輸出有效信號低電平(輸出低電平時信號燈亮,可直接接單片機);
(4)模擬量0~5V電壓輸出,輸入濃度越高輸出電壓越高;
(5)對乙醇蒸汽具有較好的選擇性及很高的靈敏度;
(6)可靠的穩定性、使用壽命長;
(7)響應恢復快速。
1.2 MQ-3傳感器實物及靈敏度特性
MQ-3乙醇氣體傳感器實物及靈敏度曲線如圖1-1和1-2所示,其傳感原理為氣敏電阻的輸出阻值隨乙醇氣體等濃度變化而變化。
圖1-1 MQ-3酒精濃度傳感器
圖1-2 乙醇氣體傳感器靈敏度曲線
2.系統總體設計框圖
該酒精濃度測試儀總體設計框圖如圖3所示。MQ-3乙醇氣體傳感器輸出信號經信號調理電路處理,輸出隨乙醇濃度變化的電壓信號,該電壓信號經過ADC0832模數轉換后,將數字量送入STC89C52單片機處理,同時該系統具有醉酒閾值設定功能,將設定好的酒精閾值存儲在AT24C02中,通過單片機編程來將駕駛員的酒精濃度值與設定的閾值進行比較,當超過設定的酒精閾值時蜂鳴器報警,同時利用單片機將電壓轉換成酒精濃度值,并實時在LCD1602上進行顯示[1]。
圖2 系統硬件設計框圖
3.主控制器STC89C52
3.1 概述
STC89C52單片機內部集成8位CPU、8K字節ROM、128字節RAM、4個8位并行I/O口、1個全雙工串行口、2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5個中斷源。STC89C52單片機如圖3所示。
圖3 STC89C52
3.2 芯片功能
利用單片機進行控制,主要是對單片機內部I/O口的控制,同時對內部自帶的定時/計數器進行操作,中斷資源也是單片機內部非常寶貴的資源,STC89C52單片機內部有5個中斷源,2級中斷優先級[2]。本設計中采用單片機的定時器0中斷,設定ADC0832的模數轉換時間,每隔1秒鐘進行一次模數轉換。酒精閾值設定部分采用IIC協議對AT24C02進行操作,在指定的地址處存入酒精閾值,然后與測得的酒精濃度比對。LCD1602顯示部分通過LCD1602液晶芯片手冊,對其進行驅動。
3.3 單片機最小系統介紹
單片機最小系統由時鐘電路、復位電路、電源構成,這是單片機能夠進行工作必須具備的條件。在此基礎上,進行IO口的擴展,同時利用單片機P3口的第二功能,使得單片機具有了一臺微型計算機的特點,從而可以利用單片機進行外部控制[3]。在工業、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單片機最小系統如圖4所示。
圖4 單片機最小系統
4.系統軟件設計流程
該系統的軟件設計流程如圖5所示,軟件設計中采用單片機模塊化編程的思想,在主程序中對LCD1602顯示子程序、AT24C02酒精閾值設定子程序、A/D轉換子程序進行調用。程序開始先進行初始化,然后進行LCD1602顯示,A/D轉換等子程序,最終完成了酒精濃度測試儀軟件部分的設計。
圖5 系統軟件設計流程圖
5.結束語
本文主要是傳感器技術應用,利用MQ-3氣體傳感器對酒精濃度進行采集,將采集到的模擬信號通過ADC0832進行模數轉換,并利用AT24C02芯片進行酒精閾值的設定[4]。然后通過STC89C52單片機進行編程將數據進行處理并判斷駕駛員是否酒駕。該設計完成了預期的目的,能夠準確的判斷駕駛員是否酒后駕車,同時也能夠測定特定環境下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標,還可以對酒精閾值進行更改,是一款新型的便攜式的產品,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何利民.單片機高級教程應用與設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
[2]鄭學堅.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應用[M].2006.
[3]王幸之.AT89系列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9.
[4]華成英.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羅清華(1981—),女,江西萍鄉人,大學本科,江西萍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醫療器械設備的研究與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