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曹爾寅
九十多年前,“世界最美的海灣”濱海弗朗施迎來了一位7歲的小男孩,這個出生在意大利佩魯斯鄉下的男孩安東尼奧奇·沃爾蒂(Antoniucci Volti),從此在地中海邊的紅色土壤和教堂飄出的陣陣鐘聲里長大。巴洛克風格的圣米歇爾大教堂收藏的藝術珍品,開啟了沃爾蒂身體里的藝術密碼,參與這場藝術啟蒙的,還有地中海的浪花、陽光和鵝卵石。
16歲進入巴黎高等藝術學院,20出頭在法國藝術界嶄露頭角,年輕英俊的沃爾蒂用不停創作的雙手表達著對古典主義和大師們的敬仰??嚯y似乎是成為大師的必修課,新婚不久,沃爾蒂被卷入二戰,法國戰敗后,他在納粹集中營里度過了兩年半的光陰。在那里,他目睹了生命的脆弱和悲慘并對藝術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創作了大量素描作品。不幸的是,就在法國即將解放的前夕,一枚炮彈摧毀了他在巴黎的畫室,沃爾蒂所有的藝術創作幾乎被焚燒殆盡。
接踵而至的災難重塑了他的美學觀念,他更加堅持以人為本。而這個“人”尤其指代表了母親形象的“地中海女人”,在中國人的哲學里,沃爾蒂藝術風格的轉變很容易理解,“蓋憂患疾痛之極,必呼父母,人之至情也?!痹馐芫薮罂嗤春?,思念母親的懷抱、渴望母親般的溫柔是人之常情。
苦難確立了沃爾蒂新的雕塑風格,終其一生,沃爾蒂都在通過塑造形象呈現美與和諧。這些雕塑和繪畫中的女性,身材豐腴甚至夸張,線條圓潤,沉默的軀體或沒有嘴巴,或緊閉雙唇,圓滿而穩定,純潔不失強壯,威儀自生。這些躺在地上的軀體與大地相接,站立著的則像是在凝視大海,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母性崇拜和原始圖騰,或是懷抱耶穌的圣母。這也是沃爾蒂作品中的隱喻。
沃爾蒂的兒子告訴《留學》,在他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在畫室里忙碌。父親說:“女性賦予人生命,如同大地一樣?!蔽譅柕俚哪赣H即是地中海和那片土地上的女人,他的繪畫作品大多是褐紅色,因為那是地中海裸露著的土壤的顏色。
沃爾蒂以女性為主要題材的作品,體現出的足以穿越時空的慈悲、寬容、平和之美,使他在同時代藝術家中脫穎而出,被認為是繼羅丹之后,當代世界十大雕塑大師之一。法國許多城市都立有他的雕塑作品,博物館和私人收藏家對他的作品偏愛有加。
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作為2014中法文化之春的收官之作,沃爾蒂作品第一次走進中國。這場名為“地中海女人”的展覽,展出了這位杰出藝術家跨越不同藝術時期的100件代表作品。
這位活躍于幾乎整個20世紀的法國杰出雕塑家、畫家,在中國不難找到知音,圓潤、豐腴、溫和、完滿、穩定的雕塑風格是沃爾蒂的標志,與中國文化中的剛柔相濟、虛實相生、方圓相融的底蘊異曲同工。這曲兒子對母親的頌歌,全世界都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