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燊
【摘要】沿海地區由于臺風的影響,對配電線路造成了一定的經濟損失,也給廣大的群眾帶了生活上的不方便。為了提高配電線路的防風能力,國家頒布了相關的配網規范。本文就如何加強防風措施提出了提出了若干的建議,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臺風;10kV配電網;防風措施
引言
一直以來,由于臺風的災害給南方沿海地區的配電線路的穩定和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也給廣大的群眾帶了生活上的不方便。對配電線路的加固應按照因地制宜和重點防御的原則,全面提高配電線路的防風能力。在沿海地區,尤其是10kV配電線路,應在國家對配網規范的基礎上提出更多的有效加固措施。
1.臺風對配網的影響
廣東省位于我國南部沿海,是熱帶氣旋多發地區,因此,對10kV的配電線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橫陂鎮位于恩平市的南部,地處恩平、臺山、陽江三市的交匯處,是全市唯一的沿海鎮,海岸線21公里,屬于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是一個臺風多發的地區。每年不同程度地遭受到臺風的襲擊,大風所過之地會發生電力線路跳閘、斷線、倒桿等事故,給人們生活生產帶來嚴重影響。配網架空線路發生故障,除風力危害大之外,還與架空線路自身抗風能力不足有關。
臺風對配網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倒桿,線路的跳閘,斷線三個方面。倒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電桿的設計不合理,電桿的設計風速沒有達到實際的設計值,施工的時候出現了質量問題,由于雨水的作用出現泥石流等;線路跳閘主要原因是配電線路的設計風速沒有達到要求,風的作用導致導線偏移引起導線之間的放電,導線走向方向上的樹障清理的不干凈等等;斷線的主要原因是導線之間的距離分布的不合理,局部的電線承受較大的風速的時候發生斷線等。在配電線路中,臺風對電網的影響與電網的電壓等級之間有很大的關系。根據資料顯示,發生的跳閘的線路的電壓多在10~220 kV,跳閘的發生以10 kV的配電線路最多。從統計的資料來看,110kV及以下的線路在遭遇臺風的時候受災的情況最嚴重,主要的原因是:一是防倒措施采取的不足;二是泥石流沖刷電桿的地基,破壞電桿基礎;三是廣告牌或者是樹枝壓在電桿線上導致電線壓斷;四是在水田地區由于沒有采取加固措施,電桿地基長時間的在水中浸泡,導致地基松軟,電桿容易傾倒。
2.配網線路風災成因分析
由上述的內容,我們知道了臺風對配網的影響的三個方面,下文就對配電線路的風災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的結論:
(1)由于在沿海地區土壤中和水中的鹽密度比較的高,導致金屬的構件容易腐蝕。統計資料顯示,沿海地區110kV的配電線路大部分的運行年限在15年以下的占到總數的71%,10kV的線路運行的時間大于十年的占到總數的54%,35kV的線路運行的時間大于十五年的占到總數的56%,并且配電線路的腐蝕十分的嚴重。
(2)在離海岸線50km以內的范圍為配電線路防風的重要區段,因此要對該區域的配電線路進行嚴格的防風措施,加強防風措施,提高警惕。在50km外,臺風登陸后會逐漸的減弱。
(3)臺風發生的時候,配電線路承受的荷載是橫向和縱向的風力。在一般情況下,臺風的荷載會超出配電線路的設計荷載,從而引起配電線路的故障。臺風發生的時候往往會伴隨著風雨雷電,這樣給配電網的設備造成了損壞。
(4)架空配電線路發生時事故的主要原因有:配電網的施工質量不合格,臺風的風速超過配電線路的設計風速,電桿的基礎強度達不到設計的要求,線路走向的障礙清理得不干凈等等。
(5)配電線路在設計的時候對電桿的桿頭的尺寸和長度,設備之間的聯系方式,強度等設計和考慮的不周全。在施工的時候應該注意設備的尺寸和電桿的特性,在臺風來臨前做好防風措施。
3.配網線路防風加強措施
減輕臺風對配電線路的災害時當前我國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如何科學有效有序地應對臺風對配電線路的影響是本文探討重點,根據工作經驗提出如下的措施。
3.1 線路防風加強技術措施
在臺風比較容易出現的地方,在設計的時候應該按照如下的措施提高配電線路的防風能力:
(1)在施工的時候加強施工質量的檢測,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嚴格按照施工原則進行施工。
(2)為了防止一支電桿傾倒導致另一支電桿傾倒,提出如下的措施:在每五支電桿之間應該設置一支加強桿;對于三級配電線路,每10支直線桿之間應該設置一支加強桿,防止串倒現象的發生。針對加強型電桿。根據我國行業標準規定,改進預應力混凝土電桿的生產工藝,予提高預應力主筋的標準強度,同時選用高強度的電桿用混凝土,從而生產出加強型電桿。普通型電桿和加強型電桿技術參數見表1。加強型電桿提高了傾覆彎矩,適宜沿海大風地區使用。
表1 普通型和加強型電桿技術參數
(3)提高電桿地基的抗傾倒能力。為了提高配電線路電桿地基的抗傾倒能力,電桿的地基在設計的時候應該設計成重型地基,在容許的范圍內擴大地基的挖方量,以保證地基的抗傾倒能力。
(4)在線路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地形的特征。在微地形進行配電線路設計的時候,應該按照最大風速進行處理。
(5)10kV以下(包括10kV )的配電線路應該設置防風拉線,對防風拉線設計的距離應該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之間相隔的不得大于3 根基桿。配電線路的轉角,耐張等等因該采用高強度水泥。
(6)配電線路的設計地區涉及到水田,堤壩等地質比較差的地區,10kV電桿的基礎應該增加卡盤,10kV以下(包括10kV)的配電線路的拉線因該采取XP-4.5,XWP-7型絕緣子。
(7)沿海地區,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沿海地區內,做好相關的經濟設計分析,可以采用電纜線路代替一般的配電導線。
(8)在配電線路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按照加強防風的原則,提高臺風襲擊地區的抗風能力,提高設計標準,嚴格按照規范和質量進行設計和施工。
3.2 加強運行管理
加強運行管理也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配電線路的抗風標準。運行管理方面提高配電線路的主要措施有如下:
(1)加強臺風的預警,密切關注地區的氣象,做好防臺風準備。
(2)在事發前,應該做好事前演練,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提高配電線路的抗風能力。
(3)加強配電線路走向的清理。在臺風到來之前必須清理干凈樹障。
(4)對于損壞,被盜的配電線路的拉線,拉棒應該進行及時的修復;對電桿地基存在的裂隙,及時地進行加固和修復。
(5)對危害常發的地區應該建立相關的檔案,在臺風發生前對這些缺點進行及時的檢查,臺風過后進行及時的修復和檢查,防止事故的發生。
3.3 加強應急救援
采取的措施有如下:
(1)加強物資的儲備和管理,健全物資的管理制度,實現物資的動態管理。對每一件物資的來龍去脈做到詳細的備案和核實。
(2)及時掌握各根地區的受災情況,及時地籌集和分配物資,做好物資和準備和分發工作。
(3)做好搶修隊伍的管理,確保搶修工作能夠安全,有序的開展,加強隊伍的規范管理,提高搶險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搶修能力。
4.結語
通過分析我們得知了臺風對配電線路帶來的影響,以及加強配電線路抗風能力的相關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應該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提高配電線路的抗風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部.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GB 50061-97)[S].北京: 中國計劃出版社,1998.
[2]彭向陽,黃志偉,戴志偉.配電線路臺風受損原因及風災防御措施分析[J].南方電網技術,2010.
[3]張勇.輸電線路風災防御的現狀與對策[J].華東電力,2006.
[4]林建勤.建立科學高效的電網防臺風暴雨應急機制[J].供用電,2007.
[5]羅俊平.淺談配網防風加強措施[J].南方電網技術,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