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一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字眼。直到如火如荼進行著的世界杯上充斥著各種大數據—從冠軍預測、運動員傷害預防,到球員的訓練指導,甚至是博彩公司的賠率……。一時間,仿佛大數據已經實實在在的來到了我們身邊。
但大數據果然是如此美好?在期待大數據帶來的美好愿景之時,我更多卻是擔心其帶來的隱私危機。前幾日,一則大數據與披薩店的老笑話在微信朋友圈大肆流傳,只要一個會員卡號,批薩店的店員就能知道你的一切信息—這就是大數據帶來的方便,以及關于個人隱私安全的憂慮。而調研公司Edelman Berland也開展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多數人不愿意以犧牲個人隱私為代價,換取更多的便利—這是對15個國家的1.5萬名消費者進行的調查所得出的結論。
在網絡早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所不可替代的一部分之后,從吃飯、聊天,到旅行以及購物,所有的一切,都已經在“大數據”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腳印。當你每天打開購物網站,在“猜你喜歡”中第一時間看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時,也許并不會注意到自己的購買行為已經被大數據搜集,而只會覺得這些網站真貼心。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注意過,當你在百度或淘寶網搜索了某樣商品之后,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里,所搜索的關鍵詞會充斥著你在網上瀏覽的各個頁面中。
曾幾何時,有人笑談“在網絡上,沒人知道你對面操作電腦的是不是一只狗”,可時至今日,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性別、年齡和愛好卻早已暴露在有心人的面前。線上和線下的數據如今正在逐步融合,進而幫助廠商進行更精準地廣告投放。有人認為那些被收集的數據是“匿名”的、安全的,但是牽涉到的信息越來越多之后,這樣的“匿名”就變成了一個笑話。至少,在購買了余額寶之后,我接到的“貴重金屬投資”和“理財投資”電話就多了起來。
不可否認,大數據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和所有的工具一樣,大數據的安全與否,與使用它的人和如何使用它息息相關—用之善,則善;用之為惡,則后患無窮。但無論如何,我想都沒有人愿意在網絡上變得完全透明,而且你真的相信商家的“良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