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視頻大事件
2014年年中,在線視頻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以盜版起家的快播被騰訊舉報而被重罰,打版權擦邊球的《百度視頻》和《迅雷云播》迅速撤掉了盜版內容。至此,在線視頻市場從瘋狂盜播進入了重視版權時代,版權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籌碼。
為什么在2014年業界突然開始重視起版權來?直白地說,這是個競爭策略。當大家都是“無產者”的時候,沒人會把它當回事。十年發展下來,人還是那個人,公司還是那個公司,從盜版者到極力主張版權,不是他的道德水平突飛猛進了,而是錢包極速膨脹了—可以到處去收購影視版權資源,然后用版權去打壓哪些“窮兄弟”。總之,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進入版權時代之后,用戶免費看片的好日子基本就過去了……
說完版權,再說“獨播”,這也算是2014年在線視頻市場的大事件。湖南衛視攜芒果TV推出“芒果獨播戰略”,稱《花兒與少年》、《唱戰記》和《變形記第八季》等幾檔新節目已不再對外銷售互聯網版權,只在旗下的視頻網站芒果TV獨播。CNTV和湖南廣播電視臺等發表“獨播宣言”的國內內容封閉,讓傳統廣電與視頻網站的硝煙悄然升起。
究竟是什么讓電視臺要如此下定決心和視頻網站“決裂”?以前,之所以在線視頻與電視臺并沒有發生較為強烈沖突,還能形成“偽密切”合作關系。根本原因在于,視頻的“互聯網渠道”與傳統電視臺的“有線渠道”并未產生直接競爭關系。但隨著互聯網電視的發展,從趨勢來看,電視臺淪為內容商,徹底喪失原先電視臺的媒體宣傳效應。
如何利用傳統廣電優勢,創建多渠道與王牌內容相結合的全媒體戰略,已經成為目前廣電所思索的發展重心,而“獨播”就是電視臺的一種嘗試。
無處不在的BAT
正如此前人們所猜測,視頻業務從戰國割據回到了BAT這一中國互聯網的終極原點。在2014年4月,阿里入股優酷土豆(以下簡稱“優土”)后,讓其成為阿里文娛版圖的一部分,至此,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大局已定,依然是BAT的天下。
最具野心:百度
百度,最早布局視頻業務的巨頭。愛奇藝做成了在線視頻第二大網站,還以3.7億美金收購PPS并與愛奇藝合并。為迎接移動時代,百度在2011年,還上線了《百度視頻》APP。
愛奇藝一直在多種場合與優土形成正面競爭,兩者目前已是中國視頻網站的帶頭大哥。據公開數據顯示,百度視頻APP累積用戶數也已達到2億。在硬件領域,陸續推出的百度影棒、愛奇藝與TCL合作的TV+互聯網電視等都是爭奪客廳用戶的有力產品。
除了創立愛奇藝之外,百度還有聚合全網視頻資源的《百度視頻》,牢牢占據了視頻用戶的入口。有百度大數據的支持,愛奇藝在內容決策上更具優勢,一部《來自星星的你》就讓其賺得盆滿缽滿。目前,愛奇藝何時獨立上市將成為百度在在線視頻領域的關鍵變數。
全面布局:阿里
移動時代阿里正欲尋找與用戶新的接觸點,手機和客廳的視頻業務作為新貴業務被廣撒網的阿里相中并不奇怪。馬云則公開表示,娛樂文化是中國經濟未來的重心之一。
在內容層面,馬云個人投資華誼中國,與史玉柱聯合控制的云溪基金投資電視內容巨頭華數,同時阿里還入股了影視大戶文化中國。而在硬件層面,阿里云在去年便牽頭成立智能TV聯盟,并推出天貓魔盒。而在在線視頻網站上,阿里投資優土,獲得16.5%股份。
和百度深耕在線視頻不同,財大氣粗的阿里靠的是砸錢。視頻業務確實可以給阿里帶來一些流量和數據,但阿里真正所想的,是不甘心錯過互聯網的任何一場盛宴,這與其“買下整個中國互聯網”的地位匹配。阿里布局全面且有優土這樣的大頭,但在視頻領域阿里還是門外漢,難點在于如何將旗下視頻資源盤活起來,娛樂寶便是嘗試。視頻業成熟的廣告和增值業務,阿里并無基因,能否適應新玩法還難說。
最具變數:騰訊
負責騰訊視頻業務的高管劉春寧投奔阿里極大影響了騰訊視頻業務,憤怒的騰訊甚至對劉春寧提出巨額訴訟。但劉春寧的出走也反映了騰訊視頻業務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難題。時至如今,騰訊視頻通過《微信》、騰訊網門戶和騰訊新聞客戶端等資源進行強推,但在視頻內容策略上還沒有形成與百度、阿里、搜狐或者樂視匹配的套路。
現在的弱勢并不代表一直弱勢。有評論認為,搜狐視頻和樂視,將成為接下來決定騰訊視頻未來的兩個關鍵變數。
最激進的新貴:樂視
樂視屬于最耀眼的新貴,且它的玩法和BAT又不一樣。在內容上,它和百度相似,全力打造擁有海量正版版權的視頻網站。在硬件上,樂視是最大膽激進的,它不滿足于在電視盒上小打小鬧,決心改變電視機形態—以低價、自家研發的智能電視系統并配合影視資源豐富的樂視網,推出了智能電視機產品。
樂視通過一軟一硬的線路,即版權戰略和智能電視這兩條線,正在成為中國在線視頻業的新生力量。不久前曾有360入股樂視的傳聞,而最新消息是,騰訊加入洽購擾亂了進程,騰訊聯姻樂視或再度上演與360爭奪搜狗的老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