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樹
民企的發展,有賴于政策扶持、政府的貼身服務以及社會各個方面形成的助推合力 國企有看技術、管理、人才、資源等優勢,對當地周邊的民企應該提供多渠道要素支撐,讓民企主業更加精干突出,增強發展后勁 筆者認為,國企可在以下三方面對民企提供支持幫助。
原料規范支持,讓民企主業發展可持續。民企對價格的敏感性高,特別是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直接導致成本增加,如果再加上其他生產要素的漲價,有時生產成本會超出其承受范圍、因此,對身處民企周邊的、有著關聯交易的國企來說,企業可以在原料供應、業務承包等方面,按照“同等優先、合同化管理、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盡可能地給予民企規范支持,可以讓民企降低生產原料成本和風險,業務量更飽滿,讓其主業發展可持續。
輔業承包依托,讓民企主業發展更精干。民企要發展,必須加快結構調整,才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降低運營成本。因此,國企可放開其在改革中退出的非主業領域,讓周邊有實力的服務型民企來承包,以實現雙贏。對生產型民企,國企可充分利用諸如公用工程、環保治理等方面的依托優勢,讓其主業輕裝上陣、做大做強 以茂名石化為例,在其周邊就有民企充分依托茂名石化的環保設施優勢,進行污水處理。此舉不僅讓民企主業更精干,還減少了投資,降低了運營成本,此外,國企和有優勢的民企可以采取相互參控股的形式,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創新發展,激發民企主業的活力。
輸出技術管理,讓民企主業發展有支撐,民企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一些民企規模小、分布分散、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低,劣勢也更加凸顯 身處民企周邊的國企,可以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對民企的工藝改進、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提供支持,提高勞動生產率;可以發揮國企的檢測技術和設備作用,幫助民企提高產品檔次,增加附加值,培育名牌產品 同時,國企還應該發揮人才、培訓機構等優勢,幫助民企搞好人員培訓,提升管理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