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 通過收聽天氣預報,在氣候突然產生變化時,可提前做好畜禽的防寒保溫工作。冬季育雛遇到下雪天或有冷空氣入侵時要提前增加室內加溫設備(如火爐),特別是后半夜要開大火,掛棉簾,堵塞門窗孔洞,保持室溫30~35℃。平時放牧的牛、羊、鴨、鵝要趕入室內,采取舍飼,并增加室內溫度。
加溫的同時注意通風換氣 一般的養殖戶冬季常用火爐加溫,一定要安裝撥氣筒,注意火爐和撥氣筒接口處是否漏氣,以免畜禽一氧化碳中毒。當室溫提高到高于畜禽所需溫度1~2℃時,打開排氣扇通風換氣,但不可使外界冷空氣直接吹到畜禽身體上,防止感冒,通風次數及時間以人在畜禽舍內不感到刺鼻、悶氣為原則。
增加營養提高畜禽抗寒能力 冬季寒冷,畜禽的基礎代謝增加,可加大日糧中能量飼料(如玉米)的比例,有條件的在飲水中加入葡萄糖或在飼料中拌入1%~2%的植物油,能在短期內減少畜禽對寒冷的應激。
飲用溫水減少體熱散失 冬季最好給畜禽飲用20℃以上的溫水,嚴禁用冰凍水喂畜禽。沒有條件給水加溫時,最好用井溫水,這樣可防止畜禽飲水后引起的消化不良、拉稀、甚至流產現象。據試驗,冬季奶牛飲用熱料湯能提高產奶量10%~15%。
按時給畜禽接種疫苗 冬季按時給畜禽接種疫苗可增強畜禽機體的免疫力,如不及時接種,遇到天氣突變時,機體抵抗力下降,病菌就會乘虛而入,引起畜禽機體發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例如給飼養的家禽按免疫程度接種馬立克氏病、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法氏囊及禽流感等疫苗。一定要及時接種,不能心存僥幸心理。
適當加入藥物和添加劑 在冬季畜禽生產中,應及時采取措施,在飼喂時加喂添加劑或者抗病毒藥物,積極應對冷應激。如天氣突變時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多維素,可減少畜禽的應激反應;加入適量的鏈霉素或呼康寧,可預防畜禽呼吸道病等。通過以上措施,可減少冬季天氣突變、氣溫驟降給畜禽帶來的強烈應激,提高機體抵抗力,避免生產水平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