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
一片羽毛,在風中飄曳,它劃過汽車,落到某人肩頭,最后停在阿甘的腳下,被他夾進書里。
“跑,福雷斯,快跑!”這句話可以說是解釋了整部影片的內涵,阿甘確實在不停地跑,跑過孩子的追趕,跑過橄欖球,跑過死亡,跑過全美國。可以說跑是阿甘所能做的最拿手的事。上帝給了一個孩子75的智商同時也給了他一雙好腿。跑給他帶來了巨大的榮譽:戰爭英雄,明星球員。
跑著前進是一種精神,面對命運,他從沒擔心過自己的智商75,他所做的,所關注的,只是做他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有阿甘這樣的人生,就必定會有與之對應的角色輔襯,于是珍妮出現了。
珍妮無疑是那個年代中失意、落魄的一代的代表。她有個虐待狂的父親,雖然有理想,卻止步現實。面對生活的殘酷她不得不去酒吧當一名脫衣歌手,賣弄的是肉體而不是歌聲。越南戰爭期間,嬉皮士運動興起,珍妮無疑可以說是他們的一個代表。低頭屈服,甘心墮落,同時自己也鄙視自己,就像她打算自殺時,從陽臺上下來失聲痛哭一樣,這么做又能怎么樣呢?她還是需要活著。珍妮與阿甘之間的愛情,也注定是悲劇的。雖然影片后半部分阿甘與珍妮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但這是悲痛的種子。珍妮與阿甘并排坐在湖邊,阿甘說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就在這個時候,美麗的煙火出現了。煙火的美轉瞬即逝,預示著珍妮與阿甘如同煙火一樣的幸福。
嬉皮士運動過去之后,珍妮選擇回到了阿甘的身邊,他們一起漫步到珍妮以前與父親居住的老房子面前,她忍不住大聲喊道:“你怎么能夠這樣!”其實更多的不是憤怒,而是對于命運的殘酷,和現實的無奈的吶喊。她質問上帝為什么給她這樣的一個人生,珍妮用石頭發泄心中的憤怒,然后無力地倒在地上哭泣。最后只留下阿甘在她的墓前對她說:“我失去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導演試圖通過珍妮說明到底該以怎樣的心態面對人生:是面對命運的殘酷聲嘶力竭,還是自甘墮落,又或者像阿甘一樣,把上帝所賜予的做到最好?
其實,阿甘終歸只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影片只是想通過這個人物的經歷,教導人們一種不一樣的人生態度。就像阿甘那樣,不管下一步要面對什么,他總能平淡地接受,并把自己做到最棒,不是怨天尤人,也不是自暴自棄。阿甘所做的,其實是最簡單,做最好的自己,別停下你的腳步。
正像影片開始阿甘收藏的那片羽毛一樣,最終又飛回了藍天,繼續尋找屬于它自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