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James
向錢看的后微信營銷時代
其實,《微信》的發展與微博的發展過程如出一轍。最開始,微博是一個以用戶個人為主,“Show me”的自媒體平臺,在名人及各種微博事件的炒作下,成為最火爆、最潮的網絡宣傳平臺。但是,當微博營銷伴隨著大量垃圾進入網民的視線之后,它的火爆就逐漸褪去……。而《微信》最早是一個手持式語音通信APP,它整合了QQ消息、短信和手機通訊的功能,以方便用戶之間的溝通。由于其免費、方便等特點,一時間大火,以至于影響到了移動、聯通和電信運營商的業務,網上甚至曾流出過《微信》要收費的謠言。
身邊有眾多競爭者,《微信》不敢主動惹怒用戶,但不收費便不足以填補巨額的運營費用。所以,《微信》對商家收費就是必然的選擇!
限制多多。于是,2013年初,《微信》推出了公眾平臺,提出了“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其中一層意思就是希望各個企業來用這個營銷平臺!
沒錯,在一開始微信公眾平臺是完全免費的,而且注冊非常容易。還記得筆者在2013年1月就注冊了自己第一個微信公眾平臺賬號。只要一個能激活的郵箱或QQ號碼(必須是沒有綁定《微信》的QQ號),在二十分鐘之內就能搞定,一天注冊個二三十個號就跟玩一樣!而且這些賬號沒有任何限制,每天能群發一條消息,而且它還可以和關注該平臺的粉絲進行一對一的單獨交流,消息數量沒限制!
但在2013年2月,微信公眾平臺開始有限制了。首先是注冊或登錄賬號需要輸入單位、身份證號和電話,而后來這個限制就更嚴格,必須要上傳注冊者手持身份證的照片。再往后,進行微信公眾平臺注冊就更是得分為企業號與個人號,企業號必須上傳營業執照,個人號需上傳身份證和本人照片。
同時,微信公眾平臺的認證工作也在變得越來越嚴格,最開始只要500個粉絲就能認證,認證后可以開啟下方的菜單功能。之后,進行認證不但需要500個粉絲,還需要在經過認證的新浪微博或騰訊微博上“曬貼15天”……。到現在,經過認證的微信號得再上繳部分費用,從最早的200元一次到現在的300元一次……
而最讓人們頭痛的就是群發功能。最開始是,每天能群發一條消息。接著《微信》推出服務號與訂閱號,訂閱號依然可以每天群發一條消息,但所有的訂閱號被折疊進了一個文件夾中,讀者不點開文件夾,根本不知道你發了什么消息,推廣營銷的效果實在是很難衡量!
服務號雖然沒有被放進文件夾,消息推送更加精準,但每個月只能發送一條群發消息。想要更多的群發消息?請向《微信》授權的代理公司交錢,就可以獲得一種群發工具……
上述種種都表明,任何想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營銷推廣的企業,都得花錢,而且絕對不是小數目!
根據《微信》授權代理公司的報價,想要打造一個較好的微信公眾平臺賬號,每年至少要花掉至少十萬元人民幣。我們假設一個年營業額在2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中小企業毛利率為40%,其一年的營銷推廣費用大約為20萬人民幣。那么老板僅僅在微信公眾平臺一項上就要花費50%以上的推廣預算,這劃算么?
《微信》本身只是一個客戶管理、維系、互動與點對點推送的平臺,但是對中小企業業主而言,他們投入金錢、人力及設備,原本是希望微信營銷能給自己的企業帶來更多客戶,但恰恰《微信》本身的集客功能確很弱。所以現在大家對微信營銷推廣的熱情遠遠沒有之前那么高了,“后微信營銷時代”,大家會更加理性的對待微信營銷的效果,進行微信營銷推廣時也會更加慎重。
玩好微信公眾平臺需要什么?
那么是不是微信公眾平臺就無法起到營銷推廣的效果呢?自然不是,大家如果想要玩得到位,就需要如下幾個要素!
選擇服務號還是訂閱號很重要。微信公眾平臺有訂閱號與服務號兩種模式,前者每天都能推送群發消息,但所有訂閱號賬號的消息都被折疊在一個叫“訂閱號”的文件夾中,讀者必須點開文件夾才能看到,推送的消息不明顯。而服務號的賬號推送的群發消息則非常明確地會顯示在微信中。從推廣的效果來說,肯定是服務號更強,但服務號每個月只能推送一次消息,平時則需要讓客戶主動發送消息或點擊菜單才能進行互動!而在注冊時,訂閱號與服務號的選擇是不可逆轉的。所以大家要根據自己企業的特點進行選擇。
一般來說,如果你的企業較小,沒有幾家分店,每天客流量較小,建議選擇訂閱號,通過每天發送有趣的內容來吸引更多讀者關注你的《微信》平臺,繼而了解你的企業。但如果你是像招商銀行這樣的大企業,已經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而且本身就有網站、電子商務等業務,則最好使用服務號,利用好服務號的菜單功能、外掛程序接口,可以打造一個點對點自助服務的平臺,只有能將服務功能做好,才能最大限度地將微信營銷的強大功能體現出來,而這是各種訂閱號無法與之相比的。
有趣或實用的群發內容。無論是一個月群發一次的服務號,還是每天都能群發一次的訂閱號,想要讓客戶主動添加你的微信公眾平臺,就必須有出色的主題、文字和圖片。只有你群發的消息能夠讓客戶感興趣或有用的內容,才能讓他對你保持關注,甚至于主動將你的消息分享到朋友圈或轉發給自己的朋友。這樣,才會不斷有讀者主動關注你,達到“集客”和“擴散”的目的。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那么你需要一支非常強大的內容編輯團隊。南派三叔的微信公眾平臺,就是以內容為主進行營銷推廣的成功案例。
強大的程序和交互功能。從現狀來說,僅僅推送消息是不夠的,微信營銷更多體現在與客戶互動。如何互動,就是必須利用會員卡、微網站和刮刮卡等附加服務開展各種活動。以招商銀行的微信公眾平臺為例,就是掛載了銀行信用卡網站的數據庫,所以我們才能直接用《微信》查詢賬單和消費記錄,還可以申請調整信用額度……。但是,這需要一支非常強大的程序員隊伍對所需功能進行專業的開發。
優秀的活動策劃與豐富的獎品。從2013年度最成功的微信營銷案例來看,無疑都是以有趣、豐富的活動和獎勵來吸引客戶。例如深圳海岸城的“微信會員卡”、1號店的“你畫我猜”營銷活動、星巴克《自然醒》互動點播以及招商銀行的“愛心漂流瓶”活動……
看了這些成功的案例,你會發現,為了黏住客戶,為了讓更多的客戶添加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他們都使用了非常有趣的互動活動形式,或者發放非常豐厚的獎品。這不但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還需要專業的營銷策劃團隊。
專業的客服團隊和互動內容。《微信》最強大的功能是點對點的客戶互動,一些企業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出色。例如飄柔的《微信》陪聊服務,利用強大的客服在《微信》中進行點對點的聊天服務,據說這些“小飄”能唱能聊天,添加“飄柔Rejoice”為好友后,就可根據選擇進入聊天模式。
還有長虹電器平臺上的聊天機器人,雖說是機器人,可每次回復的內容都是豐富有趣,包羅萬象。就算不是每一條都是真人回復,那也同樣需要一支專業的客服團隊來查看客戶的消息,并編寫相應的回復內容!
從以上的成功案例,我們可以看出,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做得好的無外乎是這五點:服務號、內容、技術、活動與客服。要做到這四點其實也容易,只要投入足夠的資金,就能打造出編輯、技術、策劃與客服四大團隊。所以,微信營銷的成功案例幾乎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后微信營銷時代,企業應該怎么辦?
其實看過前面那些大段論述,我們大致可以總結出如下的結論。
第一,微信營銷的優勢在于與客戶的互動,增加客戶的黏性,從而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在營銷的三部曲:集客→銷售→服務的鏈條中,它偏向于后兩個環節,是提升企業品牌,提高品牌附加價值的一個手段。但對于銷售環節和集客環節,它帶來的直接利益是有限的。
第二,微信營銷的品牌推廣效果及客戶互動的效果需要資金、技術及團隊來支撐,缺少了這些“功能”、“內容”和“活動”,微信平臺就只是一個空架子,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那么微信營銷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小企業就暫時別玩了,中型企業可以建立一個訂閱號,然后固定一個人每周發送1~2次消息,內容最好是知識普及型的。至于推廣,讓員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進行分享和發送,同時可以在介紹業務時順便推廣一下。
其次,如果企業本身就是媒體,依托強大的內容編輯力量,一定要好好利用微信公眾平臺。除了每天發送該行業的熱點之外,最好能外掛一點程序,讓平臺在推送信息和新聞之外更多一些互動功能。同時,要在自己原來的媒體上加強平臺的推送能力。最后,多搞點活動來增加客戶的黏性。
最后,對于希望用微信公眾平臺樹立品牌形象的企業,請準備好一支專門的團隊,進行統一的外掛程序功能設計及活動策劃。同時,增加與客戶的互動,增加內容的可讀性,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參與度,還要在該平臺的推廣上多下成本。報刊、網站的廣告上都加上二維碼,掃一掃都送點禮物。只要運營策劃得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樹立品牌的文化和內涵。
當客戶的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可以轉化為服務號,打造微網站和微信會員卡。相對于傳統網站和媒體的宣傳模式,花錢較少,且樹立品牌效應的時間也要短得多,此外目標客戶也更加精準!另外,企業如果真的需要利用《微信》提升品牌與服務,那么一定要開啟服務號,因為服務號的消息推送客戶會第一時間收到。而且服務號加上微網站與外掛程序,無論是從形象上還是氣勢上,都遠超訂閱號。就算小企業開始玩的是訂閱號,當客戶數量超過一定數量(大約是1萬左右)就可以轉化為服務號,這樣才能更好的開展企業微信營銷與活動,提升企業品牌的形象!
總之,微信營銷是個好東西,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但是,微信營銷需要龐大的投入,如果企業發展不到位,還是謹慎行事,不要貿然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