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美好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頭,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對于中國移動互聯網而言,仿佛只需要截取《雙城記》的經典開場中的褒義部分就足以表述其在2013年的狀態。過去的這一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延續了近幾年爆發式的增長狀態,進一步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等,以及行業格局、產業布局等,都更深刻地被打上了“移動互聯網”的烙印。
打開手機,收到來自“電影APP”的推送:“您所關注的《環太平洋》已經上映”。接著,根據APP提供的購買方式跳轉至支付寶或者網銀客戶端下單確認。最后,前往電影院的終端機器取票進行觀影。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越來越多的用戶都已經開始習慣于享受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生活便利。有數據指出,截止2013年9月,中國的智能移動設備的活躍數量就已經超過6億部。這個數字,比起2012年12月增長了近一倍。
隨著智能移動設備日益普及,移動互聯網提供的服務也更加深入日常生活,并且逐漸成為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根據艾瑞資詢旗下的網民行為監測產品iUserTracker和mUserTracker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的1月至9月,中國互聯網的日均覆蓋人數基本趨于停滯,保持在2.3億人次左右。而中國移動互聯網的日均覆蓋人數則一直呈現持續上漲的趨勢,截止9月,已接近2億人次。
顯而易見,用戶重心朝著移動互聯網轉移的潮流已經呈現出不可逆轉之勢。
開發者處于希望之春,或迎失望之冬
雖然霧霾于2013年的年末不可避免地再次侵襲了各大城市,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中國移動互聯網開發者的熱情。2013年12月10日,深藏于霧霾之中的北京三里屯,匯聚了眾多的開發者和資深媒體人士。在這里,中國互聯網數據中心DCCI發布了《2013年中國移動開發者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利好環境下,中國移動互聯網開發者的整體盈利狀況也有了很大改觀。截至2013年年底,虧損的開發者所占比例已由2012年的33%降至18%,盈利的比重則從30%增加到了36%。2012年處于虧損狀態的大部分企業或團隊都轉入收支平衡狀態,所占比例從37%上升到了46%。
然而,處于希望之春的開發者卻依然有著自己的困境。雖然根據數據顯示,2013年,個人開發者所占比例下降到了37%,從業時間未滿三年的開發者所占比例也下降了10%,但是,這依然不能掩蓋大多數開發團隊規模過小,經驗偏少,對產品開發的方向把握不夠準確的事實。與此同時,國內用戶的付費意愿較低依然是開發者不得不面對的窘境之一。
當然,開發者面對的最大窘境莫過于,互聯網大佬越來越多地駐足移動互聯網之后,個人開發者與中小開發團隊的生存空間將會被進一步地擠壓。或許,未來只有少數的開發者依然能夠待在三里屯悠閑地品味咖啡,更多的開發者或將迎來“失望之冬”。
互聯網大佬帶來行業的光明,將陷激烈的亂斗
眼見移動互聯網勢必將互聯網的地位取而代之的這股不可逆轉的潮流,互聯網大佬紛紛涉入移動互聯網行業。他們帶來了更多的資金和契機,也讓這個行業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
融資、投資、并購……,引人矚目的事件在2013年的中國移動互聯網頻頻發生。這些事件的引人矚目之處不僅體現在投資、并購等案例的次數增多上,還體現在金額的巨大上。其中,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大佬更是頻出大招。毫無疑問,百度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網龍旗下的91無線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2013年的第一重磅并購事件。阿里巴巴也先后投資或收購了包括《陌陌》、《新浪微博》、《高德地圖》和《蝦米音樂》等在內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騰訊入資搜狗移動端等事件也格外惹人注目。除此之外,以Camera360和《魔漫相機》為代表的從垂直領域崛起的移動應用也紛紛獲得千萬元級別以上的投資。
關于移動互聯網行業的并購、投資等案例,表明互聯網大佬的進駐讓2013年移動互聯網的確得到了蓬勃發展,邁向了“光明的季節”。這也展現出了互聯網大佬在移動互聯網端積極布局和戰略卡位的決心,同時,卻也彰顯了隨著移動互聯網行業的進入者增多,優質應用的不斷涌現,行業的競爭也被推升至白熱化。
從初期的入口之爭,到現在逐漸升級演變為布局之爭,互聯網大佬們之間的競爭已朝著縱深在發展。不過在這個歲末年初交替的時刻,或許他們都不得不歇上一小會兒,以完成對收購目標的整合與消化。
當這個稍顯漫長的過程完成,拼湊行業大陸的七巧板穩定之后,接下來,七巧板之間的板塊沖突勢必更為激烈。這個光明的行業對于互聯網大佬們而言,迎來的將是更為激烈的亂斗。
而我們還可以預見的是,這勢必還將帶來下一場跨領域之爭。
智能硬件廠商擁有各樣事物,卻也一無所有
就像是沒有一個行業不會被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席卷一般,恍若銷聲匿跡的硬件行業在2013年也被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從谷歌眼鏡到智能手表,再到智能手環等,各大廠商接二連三地推出與移動互聯網相融合的穿戴式設備,一度讓人產生了對于未來科技生活的無限遐想,甚至讓人仿佛嗅到了一股濃濃的硬件復興的味道。
讓人遺憾的是,大部分穿戴式設備給人的糟糕體驗讓我們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各大廠商基本也都還沒有找到穿戴式設備的準確定位。那些擺在用戶面前的“各樣事物”,卻讓用戶感到“一無所有”。
相反的是,智能電視,智能路由器等在傳統硬件設備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智能產品卻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關注。其中,依托優秀軟件的互聯網科技企業,與傳統硬件廠商合力推出的智能設備,不僅贏得了這個行業真正的關注,還贏得了數量眾多用戶的追捧。
移動互聯網和多智能終端的協同發展,讓互聯網不再局限于單個節點,也讓互聯網從線上連接到了線下。它們,真正地在嘗試著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讓一切更為智能。
進軍2014,直奔天堂
不管怎樣,2013年的種種跡象表明,對于中國移動互聯網這個行業而言,都可以去掉“直下地獄”四個字,仍將在2014年繼續迎來迅猛的發展,就如同是在“直奔天堂”。
只是,這次直奔天堂的旅途,移動互聯網的哪些領域更容易被引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