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喆
“冷暴力”產生的原因
冷暴力產生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社會心理因素,也有人體生理因素。就人體生理因素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激素水平 眾所周知,女性有三期:月經期、生育期、更年期。在這三期中,情緒極其不穩定。其實,男性也一樣有三期。分別是:壓力波動期、體力消耗期、情緒暴躁期。
當激素水平好的時候,體力很好,人會充滿斗志,壓力也不是壓力了;當激素低谷時,體力下降,人會懶得做事,很累的感覺。
抑郁癥 抑郁癥的原發是個迷,到現在醫學還不能給予明確的解釋,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就是抑郁癥的產生是人在消極情緒下的產物。大多數冷暴力家庭中,實施冷暴力的一方,多多少少都有抑郁癥。
抑郁和冷暴力有幾個共同點:
失望。對自己失望,對對方失望。或許在別人眼里很棒的配偶,你卻越來越覺得虛假。
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心里面總是在對比,總是在不滿意,就好像我們中國一句民間俗話,老婆是別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
有分開和尋求脫離的沖動。在抑郁癥患者中,這個沖動就是自殺沖動。
冷暴力強調的是精神的傷害,抑郁癥強調的是心理上的自我毀壞。
患有抑郁癥的人,出現家庭冷暴力的情況更容易、更多、持續時間更久,性質更殘酷和惡劣。
情感激情存續期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兩個特殊的“十八”。第一個十八,從出生開始,人的最初十八個月是沒有記憶的;第二個十八,人的情感激情,最多只能存在十八個月。
那么,當孩子出生后到1歲半產生記憶開始,家庭成員給與的“團愛”和家庭成員分別給與的單獨的“個愛”,會使孩子有極其不同的感覺,他會敏感地認識到家庭成員的不和諧。對于孩子來說,家庭的親情在1+1的狀態下,要遠遠大于2的。
通過觀察發現,家庭冷暴力的產生,90%以上是婚后18個月后發生的。需要注意的是,冷暴力是成人間特有的情感心理現象,不存在家長對孩子的態度和方式。
“冷暴力”帶來的危害
一個生活在關系比較冷漠的家庭環境中的孩子,性格和學習成績等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導致孩子的安全感缺失 在我的實驗室經過計算機模擬計算,有一個定性規律,家庭冷暴力發生越早,兒童的性格越乖張,學習能力越差。
為什么說冷暴力會對孩子產生惡果?因為孩子很敏感,他們自覺地把自己當做弱者,他們需要安全感。
在構成孩子安全感的六個維度(家庭成員數量維度、親情維度、知識獲取維度、購買力維度、私密維度和體力維度)中,孩子會很敏感地感受到缺少什么,這個叫做“缺洞體會”。
當缺洞體會產生后,孩子的安全感喪失,他內心深處會產生恐懼,這種恐懼是他說不清的,但又無時無刻都在影響他,使孩子缺乏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學習系統的知識,也會誘使孩子去尋找他自己認知的安全感,比如到外界去尋找所謂的“安全”。
導致孩子出現自殺傾向 缺洞體會產生的恐懼感容易導致孩子形成性格極端,要么極其暴躁,要么極其悲觀懦弱壓抑。
可想而知,一個整天惦記著家庭分裂,需要另外尋求保護的孩子,怎么可能有正常的人格?又怎么可能有穩定的內心學習環境?
當這種缺洞體會嚴重到一定極限的時候,孩子還會出現自殺傾向。
我們見過太多的報道,說七八歲的孩子,甚至十幾歲的孩子竟然自殺,覺得不可思議,其實這正是孩子在家庭中感覺不到安全感,去外界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極端做法。
另外,孩子在對家庭不抱有希望的時候,恐懼感會急劇上升,如果沒有一個發散渠道,自殺往往會成為孩子最簡單最直接的選擇。
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的好壞,和人的意志力、注意力成正比,只要意志力和注意力足夠,學習成績都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好的意志力和注意力都有一個前提,就是干擾源越少越好。那么最大的干擾源,就是來自于家庭的干擾,過度的干涉、過度的寵愛、過度的思想影響、過度的冷漠,都屬于這一范疇。
不過,恰恰是很少有人注意的家庭陰晴表才是最大的干擾,這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內心深處的,是負面的,是出現即痛苦的。
影響孩子未來的親密關系 更嚴重的是,因為父母冷漠,孩子急于尋求家庭的感覺和溫暖,所以孩子早戀、早性現象非常嚴重,但偏偏這些早戀早性的孩子在未來又懼怕家庭,形成拒絕結婚的一族。可見,冷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有人說,一個父親能為他孩子做的最好事情,就是好好愛他的媽媽。那么,同理,一個母親能為他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好好地愛他的爸爸。夫妻之間彼此心中有愛,減少甚至規避家庭冷暴力,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更溫暖、更幸福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