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男


一張漂亮的考卷
“質量就是上海大眾的生命。”走進朱海的辦公室,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幾個字。當我跟朱海聊起這個話題時,他認為上海大眾之所以賣得好,是因為它把這個理念貫徹得十分徹底,絕不打一點點的折扣。
2013年前11個月,上海大眾西南地區取得了非常漂亮的成績,106%超額完成任務。據介紹,今年前11個月西南地區累計銷售新車146670輛,同比增長23%。而上海大眾旗下的幾款當家車型如途觀、POLO,途安都取得了細分市場第一名的好成績。
途觀已經成為SUV的王者;“途安作為一款多用途MPV,已經不只是人們的代步工具,隨著人們收入結構的變化,MPV盛行的時間節點已經出現。”而對于A0級小車新POLO在細分市場的表現,朱海也透露,新POLO的市占率達到了35%,相當于每3輛A0級兩廂車里面,就有一輛是新POLO。
兩種文化的融合
作為中國最老牌的合資企業,上海大眾讓德國和中國本土文化實現了完美結合。朱海加入上海大眾之初,是從事技術性工作的,他非常了解和認同德系車的嚴謹工藝。“在上海大眾的工程師的血管里,流的不是血,而是汽油。”朱海說,“對于汽車這種長產業鏈的行業來說,技術,工藝和產品質量是贏得市場的關鍵,最終競爭的是體系價值。”
德國人的文化里,除了嚴謹,再就是超強的集體觀念。朱海給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二戰結束后,德國本土損失嚴重,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人們開始重建家園。在德國農村,全村人會集中先幫一家修房子,修好之后,全村人再繼續修下一家,直到把全村的房子修好。“德國深居內陸,并不是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后,它的制造業和汽車工業依然可以迅速崛起,并遙遙領先于世界,甚至在好萊塢大片中追逐的大部分都是德國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即使次貸危機對歐美有這么嚴重的影響,德國受的影響也是最小的。這些應該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
與德國大眾合資的上汽,依托濃厚的海派文化,也一貫秉承嚴謹、細節、認真的品牌精神。上海是中國最早通商的口岸之一,也是最早受到市場文化洗禮的城市。“在人生劇本里,認真是永不殺青的戲。”這是全新桑塔納的廣告語,當然也是上海大眾對于品質的至高追求。“質量就是生命。”朱海說,這幅掛在他辦公室墻上的字,不是裝飾,更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深入上海大眾人骨髓的一種東西,不可名狀。
三款新車的期待
從2013年9月開始,上海大眾啟動了大眾進口車銷售戰略,首批途銳、邁特威,夏朗已經進入上海大眾4S店展廳。進入2014年,消費者在上海大眾4S店還可以看到更多的進口熱銷車型,如尚酷和新甲殼蟲。朱海表示,目前,上海大眾已經實現了B級車以下產品的覆蓋,正致力于更高級別車型的開發。“引進進口車銷售,并不只是為了增加銷量,而是讓經銷商為未來經營高端車型做充分的準備。”上海大眾預計2015年投產并于2016年上市C級車, 新的C級車將定位在帕薩特和進口輝騰之間。
不過,2014年的幾款新產品離消費者已經很近了。“2014年年中,我們將有POLO的改款車型推出;帕薩特也將升級到MP14平臺。到了2014年底,我們還將有一款全新的B-級轎車推出,它將突破現有的造型,滿足年輕、時尚、運動、注重個性的消費群體。”
本刊評論 SPEECH
解一道證明題
采訪當天,朱海得了重感冒,但他依然堅持脫掉外套,配合拍照。他很謙虛地表示:“今天我就是道具,你們看怎么合適,我就怎么擺(pose)!”
朱海是汽車專業科班出身,以技術型人才的身份加入上海大眾。在短短幾年內,他完成了從技術到營銷的蛻變。他說,“營銷每天給我的感覺都是新的。”他非常感恩上海大眾銷售公司:“我很感激上海大眾這艘快船。”
朱海喜歡讀書,心理學,社會學,人文歷史,都是他吸取營養的對象。“一切是相通的,只有建立起一個大視野,才會有更準確的判斷力。”
為人處世隨和,思維嚴謹,擺事實講道理,他似乎在跟我們做一道證明題。他證明的不僅是他的個人魅力,而是上海大眾的文化之魂:追求卓越,細節、嚴謹、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