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爺”境遇兩重天
“爺爺”球員中,有3位是NBA的狀元秀,他們目前的處境卻是兩重天。
“鄧狀元”何時退役成謎
★蒂姆·鄧肯,1976年4月25日出生,38歲。
1997年,圣安東尼奧人撞了大運。那年5月進行的NBA選秀大會上,他們以第一順位挑中了來自維克森林大學的鄧肯。當時,馬刺隊還有一位全明星中鋒大衛(wèi)·羅賓遜,主教練則是大名鼎鼎的波波維奇。

鄧肯加盟馬刺時,有人曾問他:“你的到來,會不會開創(chuàng)一個新時代?”木訥的鄧肯嘿嘿笑道:“千萬別這么說,我只是一個普通球員而已,我最大的愿望是能給球隊帶來些幫助,你說的這些,我連想都沒想過。”由于性格內向,沉默寡言,有人罵他為“呆子”。但這位“呆子”加盟馬刺的第二年,就和大衛(wèi)·羅賓遜一起,為圣安東尼奧城奪得了首座NBA總冠軍獎杯。
從此,鄧肯一發(fā)不可收,為馬刺隊奪得了2003、2005、2007和2014年的NBA總冠軍,他還分別獲得了1999、2003和2005年的NBA總決賽MVP,一躍成為NBA超級巨星。
這時,鄧肯的綽號也有了變化,再也沒人罵他“呆子”了,而喚他為“石佛”。
進入新世紀以后,多位NBA狀元秀因表現不佳備受指責。而鄧肯一步一個腳印地證明自己是最好的,這讓人們對狀元秀的看法也有了改變。NBA名宿凱文·麥克海爾說:“鄧肯總是那么冷靜,他不會肘擊對手,不會在比賽中爆粗口,他是NBA現役最好的大個子球員。”
談到鄧肯的特點時,麥克海爾說:“他很聰明,不會胡亂跑動,看上去一點都不浪費力氣,這也是鄧肯為什么很少受傷,職業(yè)生涯這么久的原因。”
雖然38歲了,鄧肯沒有絲毫退役的打算。今年8月中旬,洛杉磯快船隊全明星大前鋒格里芬接受采訪時,一臉崇拜地說:“有一個家伙,我在很小時就看他打球,直到現在我依然敬仰他,依然試圖向他學習,他就是蒂姆·鄧肯。他的職業(yè)生涯看起來無止境,我認為,他的巔峰期至少還能保持10年。”
圣安東尼奧馬刺隊主教練波波維奇說,鄧肯什么時間退役,他就什么時候從馬刺隊主教練位置上退休。
鄧肯何時退役,起碼現在還沒有答案。有家美國媒體調侃道,NBA現在有兩大待解之謎,一個是穆托姆博的年齡,另一個就是鄧肯什么時候退役。
“布狀元”標簽是藍領
★埃爾頓·布蘭德,1979年3月11日出生,35歲。
對畢業(yè)于籃球名校杜克大學的埃爾頓·布蘭德來說,最美好的回憶應該是在1999年的NBA選秀會上。那年,芝加哥公牛隊用手中的狀元簽,選中在NCAA聯賽中獲得過奈·史密斯獎、大學最佳球員獎、奧斯卡·羅伯特森獎以及約翰·伍登獎的布蘭德。
布蘭德雖然在大前鋒位置上身高略顯矮小,卻是NBA傳統大前鋒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其巔峰時期,他的出色低位單打腳步和精準的中距離跳投,與年輕時的卡爾·馬龍簡直一模一樣。
但是,球技出眾、扎實肯干的布蘭德卻是個悶葫蘆,不喜言語。雖貴為狀元,但性格導致他不論是在公牛、快船,還是76人,以及近兩年效力過的小牛和鷹隊,其場上作用都是與藍領相伴。
1999-2000賽季加盟公牛后,雖然芝加哥進入大規(guī)模重建,隊中沒有明星,但布蘭德沒能擔起領袖重任,而是讓杰倫·羅斯和丹尼·馬紹爾說了算。
見布蘭德不能成為更衣室領袖,兩年后,公牛隊和快船進行了一筆交易,把布蘭德送到洛杉磯,換來了一個榜眼簽和三流球員布萊恩·斯金納。
到快船后,布蘭德表現不錯,效力該隊的7個賽季,有5個賽季場均拿下兩雙。但是,他的性格使他無法成為球隊領袖。雖然外人稱他為“船長”,但那時快船隊真正的話語權掌握在奧多姆、喜歡打瘋球的馬蓋蒂以及后來加盟的拜倫·戴維斯等人手上。
2007年夏天,布蘭德在訓練時左腳跟腱斷裂,只在賽季末打了8場。賽季后,他選擇跳出最后一年1640萬美元的合同,于2008年7月上旬和費城76人隊簽下5年7980萬美元的合同。
到了費城,沉悶的性格讓布蘭德仍扮演藍領的角色。雪上加霜的是到76人的首個賽季,他便因肩部手術缺席了53場比賽。這讓76人主教練埃迪·喬丹相當惱火,布蘭德受到輕視。在接下來的2009-2010賽季,他只場均上場30分鐘,得到13.1分、6.1個籃板,成為高薪低能的代名詞。
2012年7月,76人隊動用相關條款,特赦了布蘭德。最近兩年,小牛和鷹隊分別給了布蘭德一年合同。2014年9月11日,老鷹隊再次和布蘭德簽下一份一年200萬美元的合同,這位老球星新賽季將繼續(xù)在NBA征戰(zhàn)。
“馬狀元”成了流浪漢
★肯揚·馬丁,1977年12月30日出生,37歲。
用命運不濟來形容馬丁非常合適。馬丁出身于單親家庭,職業(yè)生涯不僅多次受傷,還頻繁換隊,成為“流浪狀元”。
2000年他以狀元身份加盟籃網隊,首個賽季,場均只得到12分、7.4個籃板。賽季末期,馬丁再一次摔傷了腿,并做了手術,導致出場次數不夠,在最佳新秀評選中輸給了邁克·米勒。
當時的籃網隊還有基德和杰弗森兩位全明星級別的球員,他們和馬丁組成了“鐵三角”,一起率隊在2002和2003連續(xù)兩年殺進NBA總決賽,但分別輸給了湖人和馬刺隊。
2004年,籃網隊覺得馬丁不能給球隊帶來總冠軍,采用先簽后換的方式把他交易到丹佛掘金隊。馬丁到丹佛后,運氣也變差了。2006年4月27日,他和當時的掘金隊主帥喬治·卡爾吵架,拒絕打接下來的比賽,被球隊禁賽。
2006-2007賽季,馬丁剛打了2場比賽,右腳就受重傷,不得不進行手術。經過恢復,馬丁能夠上場比賽了,成為NBA歷史上第3位兩腿均做了手術,最終還能回到賽場上的球員。
2011年,在掘金隊打了7個賽季后,已經淪為配角的馬丁面臨著被球隊放棄的危險。這時,NBA大停擺,讓馬丁更是看不到前途,于是,2011年9月下旬,他加盟了CBA新疆隊,成為首位來CBA打球的NBA狀元。
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上另一名外援昆西·杜比因傷缺陣,新疆隊成績比上個賽季退步較大,主教練鄧華德下課。2011年12月21日,是蔣興權重掌教鞭后的首戰(zhàn),與遼寧隊比賽前,馬丁提出和新疆隊解約,回到美國。

2012年2月3日,洛杉磯快船隊簽下馬丁。2011-2012賽季結束后,馬丁再次被拋棄,直到2013年2月22日,才從尼克斯隊得到了一份10天的短合同,此后又得到一個10天短約,合同簽至賽季結束。
2013年7月25日,馬丁與尼克斯簽下一份為期1年140萬美元的老將底薪合同。上賽季后,馬丁再次成為自由球員。但尼克斯表示,會再給這位狀元一份合同,至于合同的含金量,肯定不高。
“國際爺爺”亦風流
2014年8月中旬,美國著名籃球網站Hoopshype評選出21世紀NBA百大球員。前25位中,國際球員占了5位,其中年齡超過35歲的有3位,分別是第五位德國球員德克·諾維茨基、第八位加拿大球員史蒂夫·納什和第二十五位阿根廷球員吉諾比利。如此高齡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實屬不易。
納什,史上最年長控衛(wèi)之一
★史蒂夫·納什,1974年2月7日出生,40歲,加拿大人。
今年9月3日,洛杉磯湖人隊宣布不會裁掉納什,將執(zhí)行完他最后一年970萬美元的合同。再過幾個月,納什就41歲了。翻開NBA歷史,41歲高齡仍在賽場上作戰(zhàn)的控球后衛(wèi)只有兩位,一個是約翰·斯托克頓,一個是鮑伯·庫西。這樣,他就和庫西、斯托克頓成為NBA史上最大年齡控衛(wèi)“鐵三角”。
納什職業(yè)生涯18年,獲得的榮譽無數,分量最重的當屬連續(xù)兩年獲得NBA常規(guī)賽MVP。他被認為是NBA歷史上最出色的控球后衛(wèi)之一,獲得了專家們的充分肯定。Hoopshype評選納什在所有球員的第八位,也是NBA所有控球后衛(wèi)的最高排名。
新賽季納什將和林書豪搭檔,出現在湖人后場。有人認為應該減少納什的出場時間,有人認為他應該給林書豪打替補。但是,這些觀點都顯得目光短淺。
納什在現役同位置球員中是最有經驗,也最有智慧的。過去3個賽季,在罰球線到籃筐之間的區(qū)域,納什的投籃命中率為51.9%,其中大部分是跳投和上籃。雖然因為傷病,納什的進攻減少了,但他的效率依然很高。最近的兩個賽季,納什有12次助攻上雙,其中9次拿到兩雙。林書豪4年職業(yè)生涯只有19次助攻上雙,其中兩雙18次。顯然,納什的效率更高,也更加穩(wěn)定。
湖人新任主教練拜倫·斯科特最擅長使用超級控球后衛(wèi),當年他對克里斯·保羅的使用就非常成功,而保羅在罰球線到籃筐之間區(qū)域的投籃命中率正好是51.9%。
湖人隊小老板“魔術師”約翰遜說,只要控制好出場時間,納什仍是湖人最好的選擇。這位 NBA史上最出色的控球后衛(wèi)預言,如果納什正常發(fā)揮,他將不辱史上最年長控衛(wèi)“鐵三角”之一的榮耀。
吉諾比利,神出鬼沒的“妖刀”
★馬努·吉諾比利,1977年7月28日出生,37歲,阿根廷人。
吉諾比利25歲才加盟圣安東尼奧馬刺隊,首個賽季(2002-2003)便幫助馬刺隊奪得NBA的總冠軍。他是那種在比賽中能保持極高的專注度,并且活力四射的球員,特別是他的突破,即便是面對像科比這樣頂尖的防守人,也能憑靈貓般的腳步移動殺進內線得分。此外,他的視野開闊,傳球神出鬼沒,令對手防不勝防,被譽為“阿根廷妖刀”。他的身體極具柔韌性,美國著名的《體育畫報》曾把吉諾比利評為NBA年度最具觀賞性的球員。
雖然幫助馬刺隊奪得了4次NBA總冠軍,2005年入選全明星陣容,但是,吉諾比利多以替補身份出場比賽,這讓他獲得了2007-2008賽季NBA的最佳第六人。
諾維茨基,動力強勁的“德國坦克”
★德克·諾維茨基,1978年6月19日出生,36歲,德國人。
稱諾維茨基為NBA史上最出色的國際球員和大前鋒之一,一點不為過。作為NBA98屆生,諾維茨基技術非常全面,得分手段多樣,進攻范圍覆蓋整個半場,突破、中投、三分球樣樣精通,特別是他單腳起跳投籃,被譽為“金雞獨立”,成為其進攻的招牌動作。
經過新秀賽季的磨練后,諾維茨基迅速成長起來。第3個賽季便場均拿下21.8分、9.2個籃板,和納什、邁克爾·芬利一起,組成達拉斯“三駕馬車”。從加盟小牛后的第四個賽季,他就成為小牛隊核心,并一直保持至今。
諾維茨基打關鍵球的能力出色,多次上演絕殺的好戲,幫助小牛隊奪得2011年的NBA總冠軍。這也是小牛隊史上的首個NBA總冠軍。
2003年,諾維茨基被30位NBA球隊的總經理評為最佳國際球員,他也是成為NBA超級巨星的首位歐洲球員。沙克·奧尼爾談到諾維茨基時說:“他既能沖到籃下得分,也能拉到三分線外遠投,這么高的個子低位和高位通吃,他讓比賽變得大不同。”
上個賽季,已經35歲高齡的諾維茨基場均拿下21.7分、6.2個籃板、2.7次助攻,投籃命中率高達49.7%,三分球命中率39.8%,罰球命中率89.9%。
“德國坦克”這樣的效率,太恐怖了!
瞧,這老哥倆
1995和1996年NBA選秀,是比較重要的兩個時刻。1995年有加內特、邁克爾·芬利、“怒吼天尊”華萊士、斯塔克豪斯等,1996年出現了艾弗森、科比、納什、雷·阿倫、馬布里等名角。

科比,立志轉型
★科比·布萊恩特,1978年8月23日出生,36歲。
如果兩年前有人說科比老了,這位湖人隊的24號球員會很生氣。僅僅過去了兩年,沒等別人說,科比就開始給自己找退路了。
2013年年底,科比與湖人續(xù)下了一份2年價值4850萬美元的合同。在合同上簽字沒多久,科比就在公開場合承認,等這份合同結束后,自己就會選擇退役。科比說:“這份合同執(zhí)行完時,我就快40歲了,那時距我離開球場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促成科比要退役的除年齡因素外,傷病也是個重要原因。上個賽季前后經歷的兩次重大傷病,讓科比僅打了6場球。科比明白,隨著年齡增長,今后他受傷的機率會增加,備戰(zhàn)新賽季時,為讓自己更長久地留在賽場上,科比決定轉變自己的風格。
今年8月底,科比在接受《體育畫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我需要對自己的比賽風格做出調整,今年夏天我研究了保羅·皮爾斯的風格。他36歲了,其比賽風格非常適合我。我要效仿他,讓自己既保持侵略性,又能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身體。”
加內特,唯一的95級生
★凱文·加內特,1976年5月19日出生,38歲。
作為1995年進入NBA的惟一現役球員,19年的風風雨雨讓加內特由一名高中生成長為被稱為“狼王”的超級巨星,他為NBA和森林狼、凱爾特人付出的努力,已經載入了NBA史冊。
標志性的咆哮、激情始終如一、靈活多變的進攻方式、密不透風的防守,成為加內特的符號。在明尼蘇達奮斗了12年后,他于2008年來到波士頓,和皮爾斯、雷·阿倫聯手組成“三巨頭”,當年便獲得了NBA總冠軍,圓了自己一個夢。
2013年,加內特被交易到籃網隊,雖然已不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狼王”,但主教練基德仍讓他場場首發(fā)。加內特也表現出了一名巨星應有的風范,竭盡全力幫助球隊。

加內特是現役球員中打球時間最長的人,38歲的他總有離開NBA賽場的時候。有消息稱,籃網隊打算在加內特退役后,讓他進入球隊管理層。這樣的結果也算是對加內特多年努力和付出的最好回報。
一句話的“爺”評
★杰梅因·奧尼爾,1978年10月13日出生,36歲。
雷吉·米勒將印城領袖的大印交給小奧尼爾,但是傷病毀了他的一切,也壞了步行者大計。現在,流浪過多支球隊的小奧尼爾又來到了勇士。
★巴勃羅·普里吉奧尼,1977年5月17日出生,37歲。
這位阿根廷后衛(wèi)最出色的地方是沉穩(wěn)大氣,在場上組織得井井有條。身高1米91的普里吉奧尼直到30歲才加盟NBA,與他166萬美元的賽季薪水相比,還是物有所值的。他共打過144場比賽,首發(fā)45場,場均得到3.7分、3.2次助攻、1.9個籃板。他的合同2016年夏天到期。
★雷·阿倫,1975年7月20日出生,39歲。
★劉易斯,1979年8月8日出生,35歲。
曾經的西雅圖雙子星,前者1996年進入NBA,后者則是1998年。沒人指望他倆還能聯手,但是,多年過去,他們憑高超的球技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仍是被哄搶之人。
★賈森·特里,1977年9月15日出生,37歲
他在小牛隊效力了8年,并助隊奪得2006年NBA總冠軍。他的名言是:“我身上流著藍色的血,我要在達拉斯終老。”結果呢?他還是離開了小牛。
★安德烈·米勒 1976年3月19日出生,38歲。
他是1999年進入NBA的,曾從賈森·基德手中搶過了助攻王,34歲高齡時還掠下自己職業(yè)生涯最高的51分。這樣的“爺爺”,你什么時候見過?
★杰森·科林斯,1978年12月2日出生,36歲。
這位身高2米13的36歲中鋒能被人記住的,不是職業(yè)生涯場均得到3.6分、3.7個籃板,而是他公開自己是同性戀者。
★拉蘇·巴特勒,1979年5月23日出生,35歲。
作為姚明的同級生,巴特勒的輝煌時期是2008-2009、2009-2010賽季,打滿82場,場場首發(fā),場均分別得到11.2分、3.3個籃板和11.9分、2.5個籃板。今年夏天,巴特勒和活塞簽下一份2年900萬美元的合同。
★克里斯·安德森,1978年7月7日出生,36歲。
此人號稱“鳥人”,讓人們記住的除滿身的文身外,還有奮不顧身的頑強風格。他來CBA江蘇隊打過球。正是由于頑強,他才在36歲高齡時,從邁阿密熱火得到一份2年1000萬美元的肥約。
★馬里昂,1978年5月7日出生,36歲。
這位1999年進入NBA的“駭客”,最駭人之處是離開太陽隊后,仍能場均取得12+7,特別是他的防守,總能給球隊帶來極大幫助。
★文斯·卡特,1977年1月16日出生,37歲。
作為98級新秀,加拿大飛人總有一天會落回地面,但起碼不是現在。
★保羅·皮爾斯,1977年10月13日出生,37歲。
令人難過的不是皮爾斯英雄遲暮,而是不能終老波士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