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在了“杠桿”
今年2月,國家跆拳道隊女子67公斤級的絕對主力郭耘菲來到我們工作室時,一臉的痛苦。
去年底,在一次國際對抗賽中,她抬起右腿強勢出擊,對手一躲一帶,使她撲了個空,身體瞬間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此后她再也不能自如做動作了。經查,她的第三腰椎右側的橫突兩處撕脫性骨折,通俗地說,就是肌肉的力量瞬間把腰椎橫突生生掰斷了。
內行人都明白,跆拳道是一種追求速度、力量,以剛克剛的運動,其中腿法占總技術體系的70%,而帶動腿部動作的主要是腰。腰椎橫突是腰部和腿部肌肉的重要附著點,腰椎的旋轉屈伸,腿部的起落踢出都有賴于這些肌肉的有力收縮。因而,這個部位受傷對一個跆拳道選手的打擊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第一時間確診之后,國家隊和河南省隊迅速作出決定,讓郭耘菲臥床休息。40天過后,可以起身走路時,郭耘菲登門求助于我們。
其時,她舉步行走仍感腰部不舒服,跑跳踢腿等動作也做不了。從X片上看,她的腰椎兩處骨折部位,骨痂雖已形成,但仍有較寬的骨縫。我們深知橫突的骨頭小,而且又細又薄,供血較差,骨頭肌肉的受力也較重。在恢復期,如果治療康復方法有一點偏差,就很可能使骨頭不能愈合,造成運動功能障礙,甚至斷送郭耘菲這個世界一流選手的前程。反過來說,我們面對的挑戰和風險也在于此:既要讓其骨頭愈合長好,還要讓其腰部恢復靈活敏捷有力的杠桿功能。
讓國家隊心急的還有這樣一些情況:由于有傷不能參賽,郭耘菲的排名在下降,積分停止不前,這些都直接影響到她和中國隊獲取里約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從我們接手時,就有一系列與積分排名有關的跆拳道國際比賽陸續而來,而且下半年還有亞運會……
從風險中小心突圍
越是時間緊,越不能操之過急。經過與各方的會診和討論,我們成立了特別康復小組,為郭耘菲制定了“三個臺階”的康復計劃。

第一階段,由于郭耘菲的傷屬于撕脫性骨折,伴有較重的內出血和粘連,造成其持續疼痛,不能彎腰和旋轉發力。因此,我們采取各種理療方式,為其消炎止痛,恢復關節活動度。其間,我們請來隊醫為其做頭部針灸,郭耘菲也因此得到一個“天線寶寶”的綽號。
第二階段,從最簡單的墊上運動開始,我們對其進行腰部旋轉訓練、力量訓練,特別是腰部不同角度、不同位置的發力訓練,意在恢復腰部力量,增強關節的穩定性。
第三階段,結合跆拳道的技術特點,恢復其專項能力。
前兩個階段的訓練全部在我們的工作室進行,長達兩個月,其間經歷了春節,但郭耘菲的訓練課一天也沒落下。即使我們出差到外地,也把她帶去訓練,我還陪著她沿河慢跑。第三個階段我們讓其歸隊訓練,但每周仍要到我們工作室兩至三次,我們也適時下隊跟蹤監控。
此外,在康復治療中,我們還注意到郭耘菲的腰部肌肉容易發僵,左腿支撐的穩定性較差,右腿的打擊高度不理想,這種技術上的欠缺說明她腰胯的靈活性、柔韌性不好。為此,我們在計劃中增加了從根本上解決其腰胯協調性問題,減少腰部負荷的內容。
康復訓練實操中最難把握的還是“度”。為此,我們對各種細節都很謹慎小心,任何微小的異常都使我們十分敏感。一次訓練拉伸動作時,郭耘菲的腰部突然發出啪的一聲,我們嚇出一身冷汗,疑其骨頭再次斷裂,趕緊檢查其有無痛感和活動障礙,最后發現那是腰部一個小關節復位時發出的聲響,一場虛驚。
郭耘菲是個個性極強的姑娘,康復訓練再苦再痛,她也從不出聲,咬牙硬挺,像在賽場上,努力“征服”我們采用的任何手段,這也使我們的康復計劃得以順利進行。
然而,再好的康復訓練也要經過實戰對抗的檢驗,更何況因傷而形成的心理障礙也需要借此突破。今年4月,郭耘菲傷后第一次出現在賽場,沒想到一路闖關,打進決賽,出于保護自身等原因,她最終放棄了冠軍爭奪,獲得第二,但實力恢復的效果顯而易見,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5月,她再次參加世界比賽,如愿拿到冠軍,重返競技高峰。接下來,在一系列世界大賽和仁川亞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上,人們屢屢看到郭耘菲的笑臉。
警醒與提醒
骨折是由于外力或內力作用引起的骨頭損傷,發生時一般會聽到清脆的響聲,骨頭的支撐能力和力量因此而受到損壞,隨即出現功能障礙、肢體畸形,因而應當馬上就醫確診。
骨折治療的方法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手術,通過內固定,將折斷的骨頭用鋼板或鋼釘連接起來。另一種是保守療法,通過外固定加靜止休息,讓骨折部位自然生長愈合。郭耘菲的傷部是面積極小的腰椎橫突,采用手術方式難度極高,風險很大,采用保守療法也有效果不佳的可能性。
幸運的是骨折初期,隊里對其采用的治療方法正確而及時,如相對固定、休息等,為后期的康復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康復期,骨痂沒有完全長好,傷部的骨頭力量還很脆弱,但又需要一定的負荷促進其生長,慢慢恢復正常的和專項的功能。在這個過程中,一是要尋求有經驗的醫生和康復師來幫助指導,二是不能急于求成,訓練要在嚴密科學的監控下從易到難,從小力量到大力量,從單方向到多方向,循序漸進,同時要因人而異地定期拍X光片,確定骨痂的形成,調整治療康復方法。這是郭耘菲個案帶給我們的一種啟示。
其次,郭耘菲的撕脫性骨折是由于肌肉的力量大大超過了骨頭的承受力,而肌肉張力過大,往往緣于肌肉本身的彈性或柔韌性不好。因而,人在做急速或過度抻拉動作時,肌肉就會變成一根硬梆梆的繩子,極易將骨頭扯斷拉傷。反之,肌肉若有良好的柔韌性,在做劇烈動作時,就會像一根彈簧,緩沖強力,保護骨頭。這一切都提醒我們不能忽視肌肉柔韌性的訓練,至少在運動前要充分活動開肌肉,運動后及時放松肌肉,保持肌肉的活性。
第三,參加對抗性強的運動,不能只注重專項技術的提高,還要重視身體素質和基本功的增強。郭耘菲右腿高踢時身體不易站穩,看似專項技術的毛病,實則與身體結構功能欠缺和基礎訓練不夠扎實全面有關,這些潛在的致傷因素不盡早消除,或者放任自流,是極其危險的。這不光需要運動者本人要警醒,也需要教練、醫生、家人、朋友多多的提醒。
增加腰肌柔韌性的練習
髂腰肌拉伸
拉伸部位 髂腰肌
起始動作 (以左側為例)
弓步,右腿前,左腿后
腰背挺直,雙手叉腰
前腿小腿與地面呈直角,
后腿膝關節觸地
動作流程
自然呼吸
呼氣時,身體重心前移,軀干直立下壓
左右交替練習
練習要點
上身直立下壓
前腿弓步盡量向前
每次拉伸30秒,重復4-5次
正確的練習感覺
單側髂腰肌有明顯拉伸感
常見錯誤動作
拉伸時用力過猛
彎腰
拉伸時身體向左側旋轉
腰方肌拉伸
拉伸部位 軀干側部
起始動作 (以左側為例)
坐位
腰背挺直
雙腿分開,右腿伸直,左腿屈曲
左手上舉伸直
右手在體前交叉
動作流程
自然呼吸
呼氣時,軀干向右側曲
左手貼近右腳
左右交替練習
練習要點
上背放松,身體盡量不要旋轉
每次呼氣時,進一步拉伸
每次拉伸30秒,重復4-5次
正確的練習感覺
側腰部、大腿后側有部明顯牽拉感
常見錯誤動作
拉伸時用力過猛
上身旋轉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