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gkok
巨蟒入侵都市,這不是電影,這是現實。曼谷捕蛇人斯瑞達拉諾普整裝待發,隨時準備奔赴巨蟒活動的第一線,他用自己的熱情和血汗演繹出另類版本的“捕蛇者說”。
2011年11月,洪水肆虐,泰國首都曼谷道路成河,水性良好的巨蟒隨處可見。像當地居民一樣,蛇也逃到了地勢較高的地方。而自那時起,斯瑞達拉諾普的手機就不分晝夜地響起。
無畏的捕蛇人
索姆普歐普·斯瑞達拉諾普,這個有著嚴肅表情和溫柔聲音的男人,獲得了“無畏捕蛇人”的稱號。他幫助每一個向他提出要求的人,免費捕捉所有出現在城市里的不速之“蛇”。平日一般一周五次,但是自從洪水泛濫,他一周甚至要開工30次,而只要能做到,他都不會拒絕。
斯瑞達拉諾普看向濃密的芒果樹冠,引起人們慌亂的罪魁禍首正纏在他頭頂的枝椏上——那是一條四米長的緬甸巨蟒。這種巨蟒本應生活在遠離人類的東南亞雨林中,但是這條顯然在人口上百萬的大城市曼谷找到了舒適的安身之地,而且看來似乎不愿離開。
斯瑞達拉諾普脫下鞋子,爬上樹,一手拿著頂端有可調節繩套的木桿,這是他自制的捕蛇工具。要捉住這種爬行動物,必須照著腦袋后面下套。在五米高的樹上,他小心翼翼地移向蛇,但是當他把繩套對準蛇頭套下時,蛇突然溜動,繩套落在它的身體上,它顯然非常憤怒,直立起身子。斯瑞達拉諾普靈活地控制著距離,蛇頭離他的臉已經不到一米。
曼谷巨蟒并不是很有攻擊性的蛇類,除非把它逼進死胡同。為了自我防衛,它們會用尖利的牙齒發出閃電般的攻擊。沒有人比斯瑞達拉諾普更清楚這一點。他強壯的雙手和小臂滿是傷疤,都是被他征服的蛇留下的。
巨蟒發動了兩次攻擊,它的牙齒就像剃須刀一樣刺進斯瑞達拉諾普裸露的大腿,接著又咬向他的腳內側。蟒蛇的牙齒向內彎曲,以固定住獵物,同時身體緊緊纏繞在獵物身上。如果斯瑞達拉諾普試圖抽出他的腳,那么它的牙齒就會更深地扎進他的肉中,甚至還會撕下腳上的一塊肉來。
斯瑞達拉諾普用一只手攀住樹枝,另一只手多次試探,終于套住了蛇的腦部,并收緊繩子。蟒蛇不情愿地慢慢松開了口,他的腳終于被解救出來。這位捕蛇者將蛇頭牢牢地控制在手中,把這條憤怒的動物帶離枝椏,從樹上爬了下來。到達地面后,他把蛇放進一個袋子中,緊緊地拴緊袋口。
他的腳和大腿上的傷口流血了,運動短褲也被鮮血染紅。驚恐的圍觀者為他拿來綁帶和消毒液。捕蛇人斯瑞達拉諾普細心地清理著傷口,收拾好裝蛇的袋子,騎上他的摩托車,奔向下一個工作地點。
從海軍部信使到志愿捕蛇人
59歲的斯瑞達拉諾普戴著眼鏡,看起來更像審慎的會計員,而不是一位勇敢的捕蛇者。他相信,蛇和人類一樣有一個適合生存的空間,但肯定不是在大城市中。因此,自成年之后,他就一直努力避免人和蛇進行生存空間之爭。
斯瑞達拉諾普是一名海軍部信使,捕蛇是他的業余愛好。青年時期的斯瑞達拉諾普在聽完泰國王后Sirikit的一次講話后,找到了自己不同尋常的使命,該講話要求市民為社會無私做出貢獻。盡管十歲就已輟學,斯瑞達拉諾普仍然認為,他能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20歲時,他申請成為警局志愿者。一天夜里,一個家庭打來急救電話。見到蛇的時候,他的同事們說:“你來抓它。”他不想被認為是懦夫,于是捕捉了它。自那夜開始,他就一再接到請求處理城市中出現的蛇的電話。
通過自學,斯瑞達拉諾普熟識了每種蛇的生活習性和繁殖行為,思索捕捉它們的方法,自己制作各種所需工具。他很快就聞名曼谷。只要哪個地方出現了蛇,官方甚至連動物園都會給出他的號碼。最后,他專門備置了一個緊急捕蛇專用手機,鈴聲是Jingle Bells,這是唯一能夠不受交通噪音影響傳達到機主耳朵的鈴聲。他為自己定制了一套深藍色的工作夾克,上面刺有眼鏡蛇和“捕蛇者”這樣的文字,以及電話號碼。只要接到電話,他就會穿上他的夾克,帶上工具和袋子,戴上頭盔,跳上摩托車,開始旅程。用頭盔和木桿武裝的他,就像一個要去未知世界冒險的現代騎士。
在泰國,生活著約175種蛇,但是大部分情況下,斯瑞達拉諾普處理的都是三種:緬甸巨蟒、南亞眼鏡蛇和無毒綠蛇。眼鏡蛇往往出現在郊區。斯瑞達拉諾普從未被眼鏡蛇咬過。他認為眼鏡蛇沒有緬甸巨蟒那么危險,因為眼鏡蛇只會咬一次,緬甸蟒會一次又一次進攻,原因在于成年緬甸蟒行動相對緩慢,它們喜歡靜靜接近獵物,不發出聲音,并從身后發動襲擊。
緬甸巨蟒是一種讓人頓生恐懼的動物。它能在三年的時間內長到6米,母蛇每兩年能生40到50有時甚至100個蛋。長壽的緬甸巨蟒可以活到25歲以上,最重可達60公斤。和這種動物打交道,絕對不能掉以輕心。2008年,委內瑞拉加拉加斯動物園中的一個實習生違反規定,將一條緬甸巨蟒放了出來。第二天早上,動物園工作人員發現了這個男人的尸體,他被那條蟒蛇纏繞窒息而死,而蟒蛇正試圖吞下他。
蛇被捕之后
作為野生動物的蟒蛇靈活地適應了大城市的生活。斯瑞達拉諾普從各種能夠想象到的地方捕捉到了它們。有個女人打電話給他,說她家的淋浴設備中藏了一只蟒蛇。對此,他并不感到驚奇?!八鼈兿矚g水?!?/p>
每年他都能捕捉到500到600條蛇,但從不殺害它們,他深信佛教,堅持尊重生命。他給所有捕捉到的動物一個很好的歸宿,并因此感到驕傲。他把毒蛇送去紅十字會的蛇飼養場,用來制造解蛇毒的血清;對于無毒的蟒蛇和綠蛇,他則委托朋友或鄰居在郊游時送到城外放生。
在那之前,他把蛇養在他住所二層的辦公室中。墻上掛著一張蛇皮,它像一條薄紗圍巾那樣柔軟。這位捕蛇人認為人們對蛇懷有一種無由的恐懼?!澳肋@里引起最多人死亡的動物是什么嗎?是黃蜂。”他做捕蛇人已經二三十年了,并打算一直做下去,“直到死亡來臨”。
幸運的是,如今這位捕蛇人已經有了幫手。去市郊捕蛇時,他的內兄會載他,有時候他幫助到的人會給他錢,他用它來買玩具和體育用品,他已經買了滿滿一架子的毛絨動物、足球、DVD。每年的兒童節(一月),他會把他的收集品分發給當地的孩子們。
下午,斯瑞達拉諾普給一個訪客看他最新的戰利品。在旁邊的儲藏室中,他取下掛在墻上掛鉤上的一個結實袋子,費了很大力氣,才把它拖到外面去。然后,他解開袋子,把里面的東西放在街上,一條四米長的黃棕色花紋緬甸巨蟒緩慢地打開滾成一團的身體。他戴著手套,一手抓住蛇頭后部,一手抓住尾部,雙臂張開。他估計這蛇有約40公斤重。
他說話的時候,蛇緩慢而悠閑地盤繞起身體,他不動聲色地將一只腳放在它的尾巴尖上。他要保證這條蛇也像之前其它蛇一樣,找到合適的棲息之地。他沉醉地說,對他來說,這是一種絕妙的感覺,而他幸福洋溢的笑臉正告訴我們他所言不假。
[譯自德國版《讀者文摘》]
每年他都能捕捉到500到600條蛇,但從不殺害它們,他深信佛教,堅持尊重生命。他把毒蛇送去紅十字會的蛇飼養場,用來制造解蛇毒的血清;對于無毒的蟒蛇和綠蛇,他則委托朋友或鄰居在郊游時送到城外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