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旅游業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轉型。傳統的旅游項目和旅游模式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驚險刺激的新型旅游——黑色旅游。在這種旅游模式下,人們不僅能親臨戰場,還能在硝煙戰火中領略文化與政治的完美融合。
刺激驚險的新型旅游
敘利亞西南部,戈蘭高地的恩澤萬酒店,在清晨的陽光照射下,柯比·馬洛姆瞇著眼睛,手指向庫奈特拉觀景點下面的山坡。敘利亞的庫奈特拉市位于敘利亞與以色列的邊境地帶。在過去一年的敘利亞內戰中,這里曾發生過激烈的戰斗,市區內到處都是殘垣斷壁,而每當戰斗打響,這里總會吸引來一批旁觀者。
“每天都會有人來這里觀看戰爭實況。”馬洛姆說道。馬洛姆今年54歲,是一名已經退役的以色列國防軍上校,如今成了一名旅游從業者,定期帶團登上觀景點,眺望戰火紛飛的敘利亞。“來這里參觀的人覺得這種經歷很有趣,他們感覺自己好像是戰爭中的一員,回家后還可以向朋友們炫耀說,‘我在邊境親眼目睹了一場戰斗’。”
戈蘭高地目前被以色列軍方占領。在該地區一座山谷的頂部,游客們可以全景俯瞰這一戰略要地,這條旅游線路被稱為“大馬士革門戶之旅”,其行程還包括參觀酒莊、櫻桃市場和手工巧克力店。除了這些,有望遠鏡的游客們還有機會看到硝煙彌漫,甚至是屠殺的場面。
馬洛姆向我透露,今年6月初,曾有消息稱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打敗了政府軍,控制了位于以色列的聯合國邊境檢查站長達數小時之久,在此期間,坦克在硝煙中轟鳴馳騁,迫擊炮在空中飛竄。為了一睹這場戰爭的真容,數百名游客當時一起涌向了觀景點,不顧生命安危,只為親身感受戰爭帶來的獨特魅力。
敘利亞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之間的戰爭有時會殃及以色列,今年6月22日,一枚發射自敘利亞境內的導彈炸死了一名14歲以色列男孩。雖然戰爭給當地人帶來了無盡的傷害,但在絕大多數時間里,戈蘭高地卻十分安靜。這里空氣清新,風景宜人。庫奈特拉檢查站的周圍很安靜,天空十分明亮,聯合國駐庫奈特拉市的維和部隊在當地安置了很多帳篷,在微風的吹拂下帳篷輕輕抖動,景色十分優美,很難想象這里竟然會是硝煙彌漫的戰場。
“戰爭經常就發生在我們眼前,游客們會聽到戰斗的聲音,看到戰斗的場面,但這種情況往往要隔幾個月才會遇到。”馬洛姆說,“我們在離邊境一英里的地方吃午飯,聽到炮火聲后,我會立即告訴游客,‘基地’組織正在盯著他們,他們不僅不害怕,還問我,‘你確定我們被盯上了嗎?’對于他們來說,這種事情千載難逢,人人都想體驗一把。”
自今年7月以來,以色列和哈馬斯在加沙地帶的武裝沖突愈演愈烈,于是,“戰地觀光團”有了新的旅游去處。以色列的邊境城鎮斯德洛特是一塊居住著大量移民的貧瘠土地,自2005年以軍從加沙撤軍后,該鎮成了哈馬斯襲擊的主要目標。一旦戰爭開始,這里的居民便坐在躺椅上,津津有味地觀看以色列的“鐵穹”防空系統攔截哈馬斯導彈的場面。當看到從加沙地帶發射升空飛往以色列的導彈時,人們還會歡呼雀躍。
黑色旅游旅行社
戰地觀光并非新鮮事物。從滑鐵盧到葛底斯堡,長久以來,凡是兩軍交鋒的戰場,總是不乏游客的身影。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黑色旅游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斯通表示,與普通的旅游產業不同,戰地觀光業的創新之處在于它的商業化。“戰地觀光,又稱黑色旅游,其發展史可追溯到18和19世紀,創始人托馬斯·庫克曾組織民眾到康沃爾觀看絞刑,于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黑色旅游觀光團誕生了。”斯通說,“如今的黑色旅游產業更加正式,該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普及。”
黑色旅游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主要研究人類前往戰亂地區旅游的動機和行為。前不久,斯通和他的團隊啟動了一個歷時5年的研究項目,調查黑色旅游給全球范圍內的文化遺產帶來的影響。
在過去的4年里,黑色旅游產業值以每年65%的速度在增長。今天,該產值已達到2630億美元。雖然一些非常刺激的旅游項目,如“戰區之旅”和“狂野邊疆”在1990年代就已出現,但在過去10年中涌現出的大批以黑色旅游為主業的旅行社才是這個產業飛速發展的關鍵。
2006年,詹姆斯·韋爾考克斯和他的生意伙伴考薩爾·侯賽成立了一家名為“野性邊境”的連鎖旅行社,總部位于倫敦。這家旅行社目前經營的旅游項目包括參觀巴基斯坦山區、阿富汗游牧民族聚集地、邊遠的印度部落和政局動蕩的高加索地區。“我們盡量不走尋常線路,”韋爾考克斯說,“我們希望能向游客們展示目的地國家的文化多面性。”據介紹,“野性邊境”旅行社提供的線路行程在5天到兩周之間不等,價格為2500至6000美元。這些線路還包括參觀位于巴基斯坦境內的喀喇昆侖山,本·拉登藏身多年的阿伯塔巴德市就坐落在山腳下。正因如此,該線路成為最受西方人歡迎的旅游線路之一。游覽阿富汗的旅游線路還被包裝成“探索滑雪和登山的新去處”。
尼古拉斯·伍德是《紐約時報》的前特派記者。多年前,在巴爾干半島撰寫報道時,他便萌生了開旅行社的想法。2009年,伍德毅然離開了工作多年的新聞業,在倫敦成立了一家名為“政治之旅”的旅行社。伍德用了一整年的時間規劃旅游線路,與“野性邊境”旅行社的旅游項目相比,“政治之旅”的旅游線路就要安全穩妥得多。而伍德成立這家旅行社的初衷也很簡單,他只想帶客人去參觀那些政治熱點地區。
“制定旅游線路有點像編輯新聞稿,”伍德說,“我們要清楚該怎樣把不同的地點串聯在一起,形成一條完整的旅游線路,就像把分散的新聞事件整合成一篇新聞稿。”
伍德表示,他的旅行社目前為游客提供15條旅游線路,目的地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區和倫敦,雖然營業額增長緩慢,但收入大體上很穩定。以其中的一條旅游線路“革命后的利比亞之旅”為例,這條線路的旅行費用為每人7000美元,旅游項目包括參觀卡扎菲的宮殿和臭名昭著的阿布·薩利姆監獄(1996年被關押在阿布·薩利姆監獄的1270名政治犯因不滿監獄的不人道管理方式而嘩變,隨后慘遭卡扎菲集團殺害)。此外,游客還可與位于利比亞西部的米蘇拉塔市的民兵進行面對面交流。
“現在自助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如果想在旅游市場中站穩腳跟,旅行社必須在傳統旅游項目的基礎上增添自助游產品。”伍德將如今取得的成就歸結于旅游產業的轉型。他認為,新型旅游業使游客對旅行社和旅游公司的依賴度降低,游客可以更加自由地制定屬于自己的個性化假期。這意味著經典線路將慢慢淡出人們視野,個性化、非常規的旅游線路開始受到人們歡迎。
對于一些熱愛冒險的游客來說,跟著導游參觀游覽顯然沒什么樂趣。來自美國加州的本·哈達爾就是這樣的游客。今年2月,他休了個短假,買了最便宜的機票飛往基輔,親眼目睹了烏克蘭的反政府示威運動。他說:“與其在家看新聞報道,我們更樂意親自去事發現場弄清楚正在發生的事情。”
身材高大的哈達爾有著寬厚的肩膀,平時的工作是一名銷售助理,周末則在一支業余橄欖球隊里打球。這次,他和球隊中的一名隊友一起前往烏克蘭。他們在基輔獨立廣場和當地人攀談,在附近的酒吧里收看“超級碗”比賽,甚至還把一面NFL(美國橄欖球聯合會)丹佛野馬隊的旗子送給了示威者,這次的旅游經歷讓他深有感觸。“這些人愿為他們的信仰獻身,非常感人。”哈達爾說。
這并非哈達爾第一次深入國際危機的中心。2012年,他曾不顧親友的勸阻,獨自一人前往埃及首都開羅,在開羅的解放廣場上見證了穆罕默德·穆爾西當選總統的全過程。哈達爾表示,自己下一個旅游計劃是去朝鮮,他將那里命名為 “終極神秘之地”。
尋求心靈上的放松
不要以為黑色旅游的目的地盡是那些動蕩不安的地區,會對游客產生不好的心理影響。實際上,在某些時候,這種旅游會使人感到放松。
馬卡比特·艾布拉姆森是耶路撒冷的一位電影攝像師。2009年,以色列軍隊對加沙地帶發動了長達22天的“鑄鉛行動”。那時,她的兩個孩子均在以色列國防軍中服役。行動期間,以色列軍機在加沙上空飛來飛去,哈馬斯的火箭彈呼嘯著飛向以色列邊境地區,艾布拉姆森意識到,她無處可藏,只能靜坐在家中。
“在以色列,每當有戰爭打響,我都感覺自己好像中毒了一樣,”艾布拉姆森說,“而到邊境地帶觀看戰爭場面,就像是以毒攻毒,讓我緊張的情緒得到緩解,為了讓自己擺脫那種感覺,我得到最極端的地方去。”于是,艾布拉姆森帶上攝像機,和另一位攝像師一起駕車來到加沙邊界。她們在那里遇到了一批戰地觀光客,并對這些人進行了采訪。回來后,艾布拉姆森和同事一起將這些采訪素材制作成紀錄片《戰爭斗牛士》。
黑色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斯通認為,沒有別的事情能像黑色旅游一樣,吸引全世界的人參與其中。“參觀紐約世貿大樓原址時,我們是‘黑色游客’,但我們內心并不陰暗,我們只是對周圍發生的事情感興趣而已。”
[譯自美國《大西洋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