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櫥窗人”日漸增多。所謂“櫥窗人”,就是他穿時尚的衣服是為了給別人看,他開小轎車也是為了給別人看,他居住的家裝修也是為了讓別人看,他把孩子送到名校還是為了讓別人看……他所做的都是為了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品位、格調,披著虛榮的外衣,在別人的眼光和評價里奔跑。
我朋友娟的生活一路順風順水,讀書、結婚、生子,所到之處都是鮮花與掌聲,還有贊美與愛慕。她習慣了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幸福,一天不曬幸福就渾身不自在。用我們時下的話說,她就是要不停地刷存在感。看見時尚的衣服、鞋子,她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買回家。盡管她新買的鞋子不合腳,但同事、朋友們羨慕的眼神足以消弭掉她身體的不痛快。房子才住了七年,不行,一定要換,她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幸福。盡管身為工薪階層的夫妻剛經歷了父母大病的經濟考驗,買的小轎車仍在還貸中。但老公拗不過娟的堅持,得,費盡心力,買了新房。把新房子的風光秀給外人看后,娟覺得關起門來吃糠咽菜也值。兒子本來成績中等,但因為不少朋友的孩子都進了私立學校。不行,她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一年三萬元的學費,讓家庭的經濟壓力不堪重負。但娟不在乎,她只要別人在意自己的幸福。為了跟上那些風光的朋友們的生活節奏,為了不讓自己在圈子里落伍,她總是跟在別人的屁股后面消費,根本不考慮那些東西是否適合自己。有一天,老公向她攤牌要離婚的時候,娟憤怒地質問:“我們現在生活得這么好,多少人都羨慕我們的幸福,你離婚純屬有病!”老公無奈地說:“和你在一起,我一點都不幸福。你的幸福都是秀給別人看的,但我不需要。你太虛榮了,我很累。”
還有一種女人,她們的生活更多的是聽從于自己的內心。我的同事玉出生于農村,從小就吃了很多苦,貧窮的家境讓她自強獨立。酷愛讀書的她,考上了大學,畢業后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盡管日子漸漸好起來,但她依然保持著樸素與整潔的生活方式。她將讀書、養花當成了樂趣,喜歡自己的工作,但從來不在人多的場合提及自己年紀輕輕就已是單位的中堅力量。她和老公、孩子還住在結婚時買的一套二手房里,八十多平方米的家被她布置得溫馨、恬淡。每一束花,每一盆草,每一張墻紙,每一塊桌布甚至包括擺放在角落里的垃圾簍都是別致的,都是玉喜歡的。她的女兒喜歡彈鋼琴,而且水平不亞于專業班的學生,但女兒堅持說音樂只是修身養性的途徑之一。玉尊重女兒的選擇,從不要求她去參加什么比賽,更不要求去考什么級。女兒如愿考上了重點初中,她征求女兒的意見,問:“你是想和那么多尖子生拼得累成一個老太太,還是去普通中學,輕輕松松地學玩結合,多留一些美好的回憶給未來?”女兒笑瞇瞇地選擇了后者。有時間,玉一家人出門旅行,了解遠方的風土人情,用以滋養自己的人生。很多人都知道玉為人低調謙和,從不張揚自己的幸福。而到過她家里的朋友都說,那才是最好的生活。玉在自己的生活半徑里,收獲著老公的疼愛與呵護,還有女兒的尊重與親近。而這種生活,得到的如此簡單。
我們都不是完人,每個人都有虛榮心。但幸福從來就不應該是秀給別人看的,擺在櫥窗里的展品才360°無死角供人觀賞。別人的夸獎與愛慕不能帶給你真正的幸福,我們應該先要取悅自己的內心,然后將那些溢出碗里的幸福,稍稍秀一下給別人看。
生活中的我們,做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