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雖然塊頭小,卻是我國一種重要的娛樂工具,深受國人喜歡,在外國也有不少粉絲。不過,它是誰發明的呢?
關于這個問題,眾說紛紜。人們一般認為麻將的發明者是鄭和。
鄭和曾七次率船隊出使西洋,船隊常年在海上航行,水手們的生活難免枯燥乏味。因此,他發明了一種“竹牌”供消遣用,這種竹牌就是我國最早的麻將。
那時航海使用的是帆船,以風為動力,刮什么風自然就成了他們最關心的事情,于是,竹牌設置了“東、南、西、北”。
有了風就可以行船,而張帆、落帆要繩索,解錨、系錨需纜索,所以竹牌中有一至九條“索子”,如今我們稱之為“條子”。
在海上航行,還需要以淡水做生活用水,所以,航行前,水手們會用許多木桶或竹筒裝滿水,貯藏在船艙內,于是竹牌中有一至九“筒”。
男丁出海了,家中妻兒老小咋辦?況且,水手們上岸后總得有幾個錢使,供吃飯、購物用,因此,皇家撥給每船幾萬串銅錢,分發給水手們,竹牌中也就有了“萬”字。
此外,水手們手中有錢,會采購些異域奇物,做點小生意。購物選“中”了,就能“發”財,不“中”就可能洗“白”,于是就有了“中、發、白”3種牌。
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水手們往往不記日期,只辨季節變化,所以竹牌中又添了“春、夏、秋、冬”4種花牌。
關于麻將的來歷,還有一個比較常見的說法,是明代萬秉迢受《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的啟發而發明的。
麻將以108張為基數,分別隱喻108條好漢,如九條隱喻“九條龍”史進,一餅隱喻“黑旋風”李逵。
至于為什么分為萬、餅、條三類,是取萬秉迢名字的諧音。每類從一到九各4張牌,剛好108張。
108條好漢從四面八方匯聚梁山,所以“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各添4張牌,計20張。
這些好漢來自富貴或貧窮的各階層,為了隱喻“富有”和“窮白”,設置了“發”、“白”兩種牌各4張。后來又加上各種花牌,整副牌共計144張。
(據蝌蚪五線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