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殼中致癌物的來源有哪些?目前手機殼分硬殼和軟殼兩種,軟殼主要材料為硅膠類,這種材料本身無毒;硬殼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手機殼,主要材料為聚氨脂、聚苯脂、碳酸酯等PC材料類,目前使用最廣泛,常用于家用電器、電子產品等。
為什么部分手機殼存在甲醛?
多數手機殼的材質是塑料、硅膠和皮革,在合成過程中通常要使用甲醛,殘留甲醛會以游離形態(tài)存在于手機殼中,無論是否受熱都會向外界揮發(fā)。
許多款式復雜的手機殼,比如皮革翻蓋式或各種卡通造型的,需要用到粘貼、印花、固色等工藝,膠黏劑中往往存在尿素甲醛樹脂,在溫度過高時就可能分解。
專家表示,塑料手機殼在常溫下是穩(wěn)定、無毒的,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手機殼中的“苯”、“醛”等物質會變成游離狀態(tài),會釋放到空氣中,具有一定毒性。
苯和甲醛對人體有何危害?
①苯和甲醛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認定的致癌物,屬于揮發(fā)性有機物,會從手機殼中釋放出來。
②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免疫力降低,并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郁等。
③長期慢性接觸苯則可能損壞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手機殼能延長手機使用壽命嗎?
事實上,使用手機殼并不能延長手機的使用壽命。有資料顯示,手機殼會影響手機的散熱功能,同款手機如果不套殼可以使用3年以上,而套殼最多使用2年。因此,絕大多數手機殼沒必要用。lt;D:\2013今日文摘\固定圖片\BTBTA.TIFgt;
(楊萬忠薦自人民網)
責編: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