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新德里,富人家的豪宅與貧民窟往往只有幾百米之隔,彼此長久相安無事;而在俄羅斯,老百姓看到富人及其保鏢招搖過市時,都會冒出一句:“看著,又一個暴發戶!”
成為百萬富豪是很多人的夢想,而現在實現這一夢想的人已越來越多。但富豪的增加在許多國家引起了復雜的反應,有些國家把富豪當作帶頭創業的英雄,把富豪的增加當成是國家經濟發展的象征而歡呼;有些國家則不齒于富豪們致富的方式和闊起來之后的張揚,直接稱那些新富豪為“暴發戶”。
在印度許多大城市的富人區,因翻修房屋而大興土木的情況越來越頻繁,許多人家開始不再滿意自己的原有住房,將其拆掉后重新建起一幢幢三到四層的歐式別墅。按照新德里的地價以及商品房價格估算,市區里這樣的別墅每幢市價基本上都會在100萬美元以上。街頭行駛的車輛也能讓人看出當地富豪越來越多。一些掛私家車牌照的寶馬5或7系列、保時捷越野車等偶爾呼嘯而過,在新德里街頭是道獨特的風景。
當然,比較張揚的往往都是那些家族式傳統富豪,而靠個人奮斗近些年才發家的富豪則顯得相對低調。
俄羅斯富豪們的張揚比印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其中有些富豪甚至還產生了涉足政治的欲望,霍多爾科夫斯基政治野心一度曾經相當膨脹,以至于公開向總統和政府叫板。但他的被捕入獄使俄資本家從他身上吸取了教訓,再也沒有什么人敢像他那樣公開狂妄自大了。
與俄羅斯的大富豪相比,俄羅斯中小富豪的想法要簡單許多,他們發家以后就想著買高級汽車,蓋高級別墅,領著老婆孩子到外國去旅游。
回饋社會印度最好
印度富豪張揚歸張揚,但都會做一些回饋社會的舉動。如幾乎壟斷國家工業命脈的貝拉集團在全國各地修建貝拉廟,受到當地印度教民眾的熱烈歡迎。除此之外,一些以“貝拉”命名的學校、公共飲用水提供處等在印度各城市也經常能夠見到。一些富人在舉辦大型活動時也會向窮人賑濟食品、衣服等生活用品,甚至免費幫助窮人舉辦婚禮。
富豪回饋社會的舉動及印度特殊的宗教和等級觀念使印度成為富豪和窮人最“和諧”的社會。在新德里的許多地區,富人家的豪宅與貧民窟往往只有幾百米之隔,他們也一直在相安無事地彼此生活著。對于那些借軟件科技或新興產業而致富的人來說,其平凡的出身和低調的行事方式也為普通人提供了一個可供模仿的創業目標。
俄羅斯富豪則沒有印度“同行”那么好的待遇,他們的張揚引起老百姓的反感,媒體上罵富豪的文章屢見不鮮,前不久還有一本書揭露富豪們奢侈糜爛的生活。普通老百姓看到富人及其保鏢招搖過市時,都會冒出一句:“看著,又一個暴發戶!”
韓國存在的“仇富”情結在金融危機之后有所擴散,總統盧武鉉數次拿富豪開刀。三星老總李健熙和現代汽車老總鄭夢九先后捐出個人私有財產8億多和10億美元,但社會對他們的負面評價仍然不少。韓國富豪們在國內顯得比較低調,很少擺闊,甚至導致奢侈消費也主要跑到海外去,但這反而影響了韓國的經濟。由于富人們在海外增加了消費。富人消費的增加帶動低收入階層收入和消費增加的擴散途徑正在出現斷痕。
慈善事業成財富歸宿
曾經有人為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算過一筆賬:他所擁有的財富可以買30多架航天飛機,或344架波音747飛機,拍攝268部《泰坦尼克號》,買15.6萬輛勞斯萊斯的本特利大陸型豪華轎車。對這一大筆財富,蓋茨一直在尋找一個最好的花錢方式。在“五十知天命”時,他為自己找到了人生后半程的道路——做一個慈善家。
對蓋茨的崇拜者來說,蓋茨從企業家到慈善家的轉型無疑強化了他作為資本英雄的個人魅力。蓋茨此次的舉動會讓那些一夜暴富后忘乎所以,醉心于購買飛機、游艇、豪宅供個人享樂的精英們汗顏。即便是那些一直憎恨微軟壟斷者形象的批評人士,這一次也似乎找不到指責的理由了。
作為全球第一慈善家,蓋茨希望將絕大部分“退休”時間用于關注290億美元規模的“比爾及美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全球健康和教育工作。這對世界慈善事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蓋茨曾許諾,將把自己大部分的個人財富捐給他的基金會,用于資助貧困國家的衛生與教育事業,而他的3個孩子只能從父親500億美元的財富中,得到幾百萬美元的遺產。擁有290億美元資金的比爾及美琳達·蓋茨基金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慈善機構。
近年來,比爾·蓋茨已經把大約20%的時間投入到了基金會的工作中,行善的足跡遍布世界100個國家,他的財富被用于解決當今世界最迫切的問題:貧窮、無知與疾病。而蓋茨對慈善事業的熱衷,也帶動了一大批高科技行業的財富人士為社會公益事業慷慨解囊。美國一位對慈善事業頗有研究的學者認為,蓋茨即將實現的轉型,代表了美國社會一種重要的文化變遷,并將激勵更多致富后的人,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完成自身的精神升華?!堵迳即墪r報》在社論中稱,蓋茨要當全職慈善家的決定,將是慈善世界的一個福音。也許幾十年后,當提起比爾·蓋茨的名字時,人們想到的不再是微軟和視窗,而是一個慈善家的博愛,一種在個人成功實現之后的精神追求?!度A盛頓郵報》則稱,蓋茨為數字時代造就的成功企業家們樹立了社會責任的新標尺。
世界第二富翁、“股神”沃倫·巴菲特宣布,將逐年把價值370億美元、相當于其個人財富85%的股票捐給5家慈善基金會,其中5/6將由比爾·蓋茨的基金會獲得,其余分給其家族的4個慈善基金會。巴菲特這一數額巨大的捐款使他超越卡內基、洛克菲勒、福特以及蓋茨本人,成為有史以來出手最為慷慨的慈善家。
貧富差距更應關注
面對日益興盛的慈善事業,俄、韓兩國出現的不和諧只是富豪們增加帶來的問題之一。富豪們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錢不僅意味著經濟的發展迅速,還意味著閑錢會越來越多。這筆巨大數額的閑錢像一股股洶涌的惡浪,對國際金融市場、原料市場形成強烈的沖擊。石油、黃金、股票、房地產……都會成為他們沖擊的對象。
美林公司的這項調查同時告訴我們,全球范圍內正在出現貧富差距拉大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在一些缺少完善的福利體制的新興國家中更為突出。人們不無擔心的是,隨著全球化的加快,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將會危及社會的平衡發展,使社會的裂痕不斷加深。因此,在很多地區,縮小貧富差距更應成為最受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