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溪縣財政局嚴把涉農資金監督管理“五個關口”,確保財政惠農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到廣大群眾手中,促進了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把好事前“審核關”。財政和社保、民政、農業等部門通力合作,嚴格按照程序收集、錄入農民基礎信息,嚴把審核關,采取會議宣傳、政務公開欄等方式,讓群眾知曉,涉農資金項目實施15日內,向群眾公布涉農資金使用情況,在項目實施中期,擇時向群眾公布項目資金撥付情況。
二是把好資金“備案關”。財政部門及時將涉農項目資金名稱、來源、數量、項目安排去向、實施單位等情況在項目安排后15日內報同級紀檢監察機關備案,讓紀檢監察部門掌握涉農資金落實情況。
三是嚴把支出“撥付關”。對專項資金總的管理辦法是:統一開戶,統一審撥,統一核算。實行資金專戶管理,堅持按預算、按項目、按進度、按指定用途撥款。支付方式實行國庫集中支付。
四是嚴把監督“檢查關”。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計劃走,監督跟著資金走”的原則,積極組織、配合監察、審計、項目實施單位和相關部門開展對涉農資金、教育專項資金、社保資金、民生工程資金的監督,實現全方位、多層次、多環節、多形式監督,將專項資金的監督貫穿于財政活動全過程。
五是嚴把服務“質量關”。一手抓優化服務環境,一手抓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提高。在鄉鎮財政所建立了財政綜合服務大廳,實行一廳式管理、一廳式服務,完善了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增強了干部服務意識、依法理財意識和廉潔自律意識,確保了財政干部和財政資金兩安全。
(江西省金溪縣財政局楊阿三供稿)
責任編輯:宗宇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