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成為傳奇。
這是我以多年的社會觀察和人生閱歷得出的結論。當然,這是專指那些在人生道路上不斷進取、身上充滿正能量的人士,而那些總希望坐享其成、總是在抱怨中耗損意志、總是在消磨中虛度人生的人,不在此列。
職業的屬性讓我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與了解更多人生的傳奇,并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令人鼓舞的力量,汲取到更多的人生智慧啟迪。我相信,內心的堅持,支撐著我們在人生路上實現自我人生價值與對社會、時代的責任。
我是幸運的,當我從大學校園走向社會, 正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那個夢想升騰、激情燃燒的時代。經過海納百川、心靈復蘇的八十年代的洗禮,大同也正處處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春天的故事。在萌動的希望中,時代為眾多志在創業的人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為每一份夢想的勃發提供了無限的可能。
回望那個時代,真的恍若面對一個巨大的舞臺,每個人都有機會盡情揮灑心中的激情與夢想,在屬于自己的或大或小的空間里扮演不同角色。但生活的選擇以及冥冥中的機遇,無法讓每個人都成為令人羨慕的贏家和主角,但我始終相信,只要努力就沒有失敗,成功從來沒有標準,財富亦絕非衡量價值的惟一尺度。
在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以廣告和新聞從業者的姿態,讓我如同恰好坐在了這個舞臺的最前排,得以細致觀察并幾乎見證了這座城市中每一個值得尊敬的夢想的成長。今日思來,雖然因天資、能力及膽略之限,我并未在那潮起潮涌的時代洪流中成為一位引人矚目的弄潮者,但有此閱潮機遇,亦足以欣慰。
以仰觀的姿態,我看到的每個人,都是傳奇。
五六十年代生人以及更早的前輩,經歷過生活的許多蹉跎與磨礪,但仍在用理想激勵自己并感染別人,對于責任、勇氣、尊嚴和英雄主義有著透徹的認識和執著,他們對生活的信心從未因世事多變而消沉消減,始終有著奮發向上的目標。于是,我看到,六十歲的老人壯心不己開始創業,以厚德載物的精神書寫自強不息的篇章,樹立起令人仰止的風范;我看到,帶領一幫“待業青年”以“泥飯碗”試圖向市場分得一杯羹的探路者,最終創造的卻是一個宏大的商業帝國。
七八十年代生人,用知識、想象力和實踐力謀求陽光下的財富,不斷迸發著創造的靈感與思想的火花,在各個領域實現著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于是,我看到,當年,一個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不拘常規,不走尋常路,用才華和銳氣開拓事業的疆域,今天的他們,已經是各個行業的領軍人,成為城市的精英和時代的中堅,持續展現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對于人生事業,他們始終保持著清醒而理智的認知:成功還遠,只是剛上路而己。
以平視的姿態,我看到的每個人,都是傳奇。
他們來自異鄉或偏遠的山村,身無長物,無所依托,有的只是勤勉的雙手和不畏艱困樂于迎接挑戰的精神。他們信奉創新,有著敢于拼搏的風險意識,在他們身上,我總能看到樂觀的性情和謙虛的品質以及務實的取向。于是,認識他們數年之后,完全如我早已預見的,他們脫穎而出,用知識或勤奮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這座城市無處不在的活力因素,他們已融入到這座包容度很高的城市,點亮屬于自己的美麗生活。
一些很年輕的新生代亦讓我備生敬意,他們可能有過失敗,經歷過不止一次低谷,但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卻從未聽到過對命運不公的抱怨與喪失信心的浩嘆,有的只是深刻的自省與更大動能,他們懂得在不斷學習中豐富才智,在每一次經歷中增長閱歷,在挫折中砥礪意志,他們相信自己、相信明天,相信付出終有回報,他們認為年輕就是最大的財富,失敗只是成功之前的必要積淀。他們終將以睿智贏取這座城市的微笑,以奮斗收獲期待許久的榮光。
以探究的姿態,我看到的每個人,都是傳奇。
我看到的每一份傳奇都不是偶然,他們有著各自鮮明的個性,同時又有著強烈的共性。積極陽光的心態、自信昂揚的精神、始終堅持的信念以及開闊新銳的思維,讓他們人生與事業向前的步履似總在奔跑狀態,這讓我深刻地領悟,所有的成功都是辛勤創造而來,絕非上天的賜予,亦非源自好運的眷顧。而最為關鍵的是,在他們身上,都有著善于待人的誠信品格和道義為重的為人哲學,我相信,這是所有傳奇之所以發生至為重要的基石。在他們身上,我清晰地看到一時勝在智、一生勝在德的哲理。在面向時代舞臺觀潮的歲月歷程中,我發現,許多天資聰穎的人因其聰明而早已黯然退出,只有堅持勤以精業、誠以澤人的若愚者才能贏得持續的掌聲。這一點,無論時代如何更迭都不會改變:謀略只是技術的取巧,誠信方為至上的大智慧。
向每一份堅持致敬,為每個人的傳奇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