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現有總人口21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0萬人(農村勞動力資源45萬人,農村從業人員26萬人,農業人口外出打工15萬人)。近些年來,隨著出國和進城打工人員的逐年增多,農村勞動力資源逐步減少,在延邊州一些村屯幾乎沒有勞動力,城鄉差距越來越大,農業與農民增收越來越難。針對延邊州農村的狀況,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出發,延邊州委、州政府于2008年提出并開始了發展專業農場,促進土地流轉,推進城鎮化工作的探索,先后下發了許多文件。2011年,在總結過去三年發展專業農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延邊州制定下發了《中共延邊州委、州人民政府關于發展專業農場促進土地流轉加快推進城鎮化的若干意見(試行)》(延州發[2011]6號),提出了“十二五”期間,在全州掀起以專業農場為載體,加快農村土地流轉的高潮。其目標是:2011年發展專業農場100個,2012—2015年期間每年至少發展200個,力爭到 “十二五”時期末,全州一半以上的村實現由專業農場集中耕種土地,規模經營土地面積超過60%。2012年,延邊州被列入農業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規范化管理和服務試點單位。
延邊州的專業農場,是指承租農民以土地為主,經營水田、蔬菜、經濟作物面積達到30公頃以上,旱田作物達到5公頃以上,經農業部門認定并由工商部門注冊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延邊州發展專業農場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通過扶持新型經營主體承租農戶的承包地來促進土地流轉,實現規模經營,推進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
一、主要成效
延邊州自2011年全面開展專業農場建設以來,已取得了較大成效。到2012年末,全州專業農場已經發展到451個。今年,延邊州又發展專業農場234個,專業農場總數達到685個。專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50771公頃,占全州耕地面積的14.1%,平均每個專業農場經營土地面積74公頃。流轉土地面積占經營面積的85%,涉及土地流轉農戶22605戶,平均每個專業農場流轉33個農戶土地。專業農場按照種植作物分類,經營旱田作物的492個,水田作物的127個,蔬菜作物的20個,經濟作物的46個。專業農場類型:一是農民種糧大戶領辦類型384個,占農場總數56.1%。主要指種植大戶、村干部、返鄉創業人員創辦的專業農場; 二是農民合伙類型180個,占農場總數的26.3%;三是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類型65 個,占農場總數的9.5%;四是城鎮個人創辦類型38個,占農場總數的5.5%;五是城鄉企業帶動創辦類型18 個,占農場總數的2.6%。專業農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全州農村土地的流轉,今年,全州流轉土地農戶54469戶,占全州農戶數的24%,流轉土地面積77911公頃,占全州耕地面積的22%。
實行專業農場規模經營土地,一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專業農場通過平整土地、打掉戶與戶之間的土地隔界、擴大水田田塊面積等措施,使土地面積增加5%。由于實行規模化生產,機械化作業以及較多運用科學技術和管理手段,使糧食產量增加15%左右,平均每公頃耕地增收1000元至3000元。圖們市白龍種植專業農場、琿春市松哲專業農場等耕種土地較多的農場每年都積極參加省農博會,拿出4至5公頃耕地進行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真正把種地當做增產增收的主業進行研究。二是提高了租金,增加了土地流轉農戶收入。土地流轉價格從過去每公頃2000元至3000元提高到5000元左右,有些已達到6000元以上。2012年,琿春市英安村村委會在征得農戶同意的情況下,把農戶零星流轉的290公頃土地收回統一對外發包,實行規模經營,辦起了3個專業農場,土地流轉價格平均每公頃較前一年增加1000余元。三是提高了規模經營戶收入。去年,全州451個專業農場中99%實現了盈利,共實現凈利潤2.04億元,平均每個專業農場盈利45萬元。四是促進了土地流轉,加速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和城鎮化率的提高。2011年,延邊州土地流轉面積比前一年增加37.4%,城鎮化率達到67.04%,較前一年提高0.84個百分點。2012年,延邊州土地流轉面積達到76517公頃,較2011年增幅30.7%,城鎮化率為68.1%,較前一年增加1.06個百分點。
二、主要做法
延邊州發展專業農場堅持兩個原則。即農場風險最小化及農民利益最大化原則。農場風險最小化,就是要讓專業農場有穩定的利益回報、充足的效益支撐,得以健康發展。農民利益最大化,就是要讓農民既不喪失土地收益權,又能獲得更大勞動力價值,實現雙重收益。
(一)扶持專業農場的主要政策
1.對專業農場貸款貼息。州、縣財政對專業農場貸款各貼息30%(敦化市出臺文件要求對專業農場貸款貼息40%)。2011年州、縣(市)財政貼息總額75.35萬元。2012年州、縣財政貼息總額為272.15萬元,其中,州財政貼息134萬元,縣市財政貼息138.45萬元。
2.注冊登記的專業農場可享受各項國家農業財政補貼政策(含農機具購置補貼、鋼骨架儲糧倉補貼),不受身份和戶籍限制。
3.根據專業農場土地經營面積大的情況,對水田、蔬菜和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0公頃以上、旱田100公頃以上專業農場,在原一次性3臺套農機具享受購置補貼標準基礎上,擴大到可以一次性5臺套農機具享受購置補貼。
4.對專業農場農作物保險保費給予補貼。根據專業農場較一般農戶農業生產物化成本高的特點,提高保額和理賠額。延邊州在原農作物政策性保險的基礎上,對專業農場又增加了土地承租費保險,相應提高保險金額和保費標準,即水田增加3000元,旱田增加2000元,保費增加部分由州、縣財政補貼三分之二。2011年延邊州共有106個專業農場參加了土地承租費保險,參保面積7684公頃,州、縣財政各為專業農場政策性保險補貼資金45萬元。2012年全州共有257個專業農場參加了土地承租費保險,參保面積18013公頃,州、縣財政為專業農場政策性保險補貼資金236.92萬元。2013年全州共有459個專業農場參加了土地承租費保險,參保面積31090公頃,州、縣財政為專業農場政策性保險補貼資金404.48萬元。
5.加大資金支持力度。捆綁使用政策性支農資金,采取以獎代補、項目扶持等形式,重點向專業農場傾斜。2011年,全州捆綁使用政策性支農資金467.4萬元,重點向專業農場傾斜,直接受益的專業農場有23個。2012年,省委、省政府領導多次到延邊調研,對延邊州發展專業農場工作給予了指導和強有力的支持。省政府還在延邊召開了現場會,從超級產糧大省獎勵資金、農民專業合作社扶持資金中拿出1200萬元對延邊州77個專業農場進行了項目扶持。
6.實施稅收優惠政策。(1)專業農場銷售的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2)專業農場從事農林牧漁業項目的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3)直接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基礎設施而占用農村集體林地、牧業用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以及漁業水域灘涂等農用地的,免征耕地占用稅。(4)直接用于農、林、牧業的生產用地(不包括農副產品加工場地和生活、辦公用地),免繳城鎮土地使用稅。
7.專業農場經縣(市)城鄉規劃、國土、建設等部門許可,可以使用集體建設用地、未利用土地建設農產品倉庫、晾曬場、農機具倉庫等生產經營用臨時建筑物。
(二)對流轉土地農戶采取的主要優惠政策
1.固定農民土地收益權。確保現行土地承包關系長久不變,農民離鄉進城即使把戶口遷出,其承包土地不收回、不調整,依附于土地的各項收益歸承包人所有,并可繼承或有償轉讓。
2.鼓勵和引導土地流轉后的農民進城定居。進城農民原來參加“新農保”的,可以繼續保留其原保險關系,并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沒有參加“新農保”的進城農民,也可以隨著社會保障體制改革進程,納入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范圍。進城農民在創業就業、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享受同等市民待遇。農民進城后仍可以到農村從事各種產業經營。
3.專業農場通過種植結構調整和采用新技術等實現超額利潤時(以簽訂合同時的單位面積產量為基數計算),收益超過2倍以上(含2倍)的,給予農戶不低于農場超額利潤的20%的利益補償。
4.進城農民仍然享受原農村集體經濟收益權。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將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產量化到農民個人股份,發給股權證,保證其利益不受損失。
5.政府每年通過實施城鎮廉租房、經濟適用房、農村泥草房和危房改造等政策,幫助符合條件的進城農民解決住房問題,并積極運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減輕農民購房負擔。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組織土地流轉的農民整村遷到城鎮建房,成立新的社區。
6.原用于農村的文化、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可轉用于農民進城新建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社會福利事業,對流轉土地生活困難農民,納入民政社會福利保障范圍。
(三)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營造寬松環境
州直各有關部門根據相關職能,研究落實促進專業農場發展的有關意見、規定和辦法,先后研究制定了《專業農場認定管理辦法》、《專業農場政策性農作物保險意見》、《專業農場貸款利息財政資金補貼管理辦法》、《專業農場擔保貸款工作辦法》、《專業農場申請土地經營權他項權證若干問題的規定》和印制了《土地經營權質押貸款他項權證》等,為專業農場的順利發展奠定了基礎。農業、工商、財政、供銷、銀行等部門密切溝通配合,形成合力,對專業農場的認定、注冊、發放貸款卡及貸款、落實補貼政策等方面創造條件,提供方便,及時為專業農場發展營造寬松環境。
(四)納入立法保障范圍
2012年延邊州人大常委會把制定《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促進專業農場發展條例》納入2012年的立法工作計劃,成立了立法工作機構。經過近一年的研究論證及廣泛征求意見,《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促進專業農場發展條例(草案)》在第十四屆州人民代表大會上予以通過,并報請省人大批準。該《條例》5月30日經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在法律上為專業農場發展給予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三、存在的問題
延邊州發展專業農場,促進土地流轉,推進城鎮化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和支持下,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但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一是生產資金仍然是制約和束縛專業農場發展的關鍵。由于專業農場剛剛起步,農場在支付土地流轉費及購買農機具后普遍缺少生產資金,而農房、農機具又不能抵押,專業農場缺少有效抵押物,貸款較難。二是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力度不夠,財政給予家庭農場的項目資金只是杯水車薪,目前還沒有固定的財政專項資金給予扶持。三是專業農場基礎設施條件比較差,主要是缺少糧食晾曬、烘干、倉儲等設施,不少專業農場糧食損失較大。四是由于農戶土地零星細碎,以及相當一部分農民受傳統觀念束縛還存在著即使不把土地當主業也不愿放棄土地而對付經營的思想,使土地流轉不是很暢通。
四、對促進專業農場發展的想法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引導,幫助農民解決土地流轉中存在的問題
組織相關人員深入基層,宣傳國家、省、州實行規模經營,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政策,幫助農民研究問題,分析利弊,解決農民自身難以解決的諸如地塊零星細碎而又難以互換等問題,引導更多的農民擺脫土地的束縛,從事其他產業。鼓勵扶持種糧大戶特別是鄉村干部流轉土地,實行土地規模經營,創辦專業農場。
(二)完善政策,促進專業農場健康發展
在項目資金扶持方面,充分利用好土地整理、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農田水利、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增農業補貼等涉農資金,更多地向專業農場傾斜。在財政政策方面,各級財政每年應該安排一部分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專業農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對專業農場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給予貼息。在金融政策方面,創新金融服務和抵(質)押擔保形式,拓寬融資渠道,采取集體林權抵押、信用擔保、農村土地收益保證貸款等多種借貸形式,盡可能滿足專業農場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產品收購、購買生產資料的資金需要,農村金融機構要通過開展土地抵押、庫存商品質押、擔保公司擔保等方式,解決專業農場抵押不足的問題,化解融資瓶頸難題。探索農產品保險質押貸款,即將專業農場種植的農產品,在辦理好農業保險的前提下,按保險額一定的比例進行質押貸款,出現自然災害損失后,農業保險的理賠資金直接用于償還銀行貸款。在農業政策性保險上,本著提高專業農場保障程度和降低保險成本的原則完善專業農場保險政策。
(三)統籌兼顧,確保土地流轉農民利益
通過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改革等確保土地流轉農民的利益。同時進一步加強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保護,推動農民工平等享有勞動報酬、子女教育、公共衛生、計劃生育、住房租購、文化服務等方面的工作,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和實用人才,著力加強農業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培訓資源,對土地流轉農民進行培訓,使他們留在農村可以搞其他產業,走出農村可以從事二、三產業,并愿意成為城鎮居民,切實把發展專業農場、促進土地流轉與農民工進城落戶、推進城鎮化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
責任編輯:湯星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