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主要方式,即在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中,從不同角度思考,求得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的思維方法。
作文是思維成果的展示,是創造性極強的思維活動,因此,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培養創新思維、運用發散思維大膽創新,多視角揣摩作文題,寫出多篇佳作。
以“媽媽”這道作文題為例,談談如何在作文寫作中運用發散思維。
媽媽是學生最熟悉的人,也是最親近的人,按理說,這類作文最好寫。但很多學生覺得,總是寫媽媽,該寫的都寫了,還有什么好寫的?
其實,母愛是一本讀不完的書,媽媽也有很多故事可寫。如果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這道作文題,也有百種寫法,而且寫出來的文章很精彩。
多向思考,即看到作文題后,多角度審題,深入而靈活地審視題目的內容、要求,從而找到最有特點的切入點,然后行文。
一般情況下,學生在看到“媽媽”這種作文題后,會將發生在媽媽身上的事跡都寫成文章,或者重點寫媽媽對自己如何疼愛。這樣,不僅作文沒有新意,而且容易與其他同學的文章“撞臉”。
如果仔細審視題目,多角度思考,可以發現媽媽這個人物有很多點可以寫,如最典型的故事、相貌特征、個性等,其中母親的特點最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有個學生就抓住“媽媽是購物狂”這一特點,讓媽媽生動的形象躍然紙上:
媽媽不停地進出更衣室,不停地試衣服,我呢,不停地給她做“參謀”。最后,我實在不耐煩了,看到媽媽穿著一件粉紅色的衣服出來,還沒等她開口,就立即點頭,連說:“好,好!”她說:“真的嗎?”我馬上回答:“對,對!”媽媽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女兒說好,那肯定好,走,去收銀臺!”
逆向思維,是指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在作文寫作中,就要善于運用這種思維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在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發現、有所建樹,從而出奇制勝。
媽媽經常在生活中、學習上幫助我們,我們能不能反其意而思之,另辟蹊徑,為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梳一次頭、洗一次臉、洗一次腳、做一餐可口的飯菜,或者給她一個驚喜:親手做一張賀卡、買一件禮物等,然后將這些經歷寫成文章呢?
一個學生就以《美容媽媽》為題,記敘了自己為媽媽美容的過程,寫出了自己對母愛的獨特感受:
母親節到了,我突發奇想地對媽媽說:“媽媽,今天我幫你洗臉吧!”正在散步的媽媽突然變得異常興奮,催我趕快回家。
到了家里,我準備好洗臉的工具,像一個美容師那樣,先給媽媽按摩,從額頭按到眼睛再到太陽穴,然后是下巴,接著,我便輕柔地幫她洗臉,臉上那一道道皺紋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我不由地責怪自己:十年了,也沒有記住媽媽為我所做的一切,還時不時惹她生氣,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孝順媽媽,只要她喜歡,就經常幫她洗臉。
想象是創新的翅膀,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寫作文時,要想寫出精品,也得開動腦筋,大膽想象。
比如寫母愛,就可以展開想象,將母愛比作春雨、迷路時的指南針、水等,展現母愛的偉大。
某學生寫母愛就很有新意,用北風形容媽媽的脾氣,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天陰沉沉的,“天氣”預報說,今天有“北風”,可現在明明是溫暖的春天,怎么會有呼嘯的“北風”呢?
其實,北風形容的是媽媽的脾氣。今天我要考試,一大早,媽媽送我去學校,在路上,她嚴厲地對我說:“你做完后,一定要認真檢查。字要寫端正,數學題要驗算,不要看錯題,還有一定要多檢查幾遍,還有……”
我覺得媽媽真啰嗦,可這些話倒提醒了我。這不,這次考試我又得了9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