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產生了一屆‘粉紅色’政府!”自新總理馬特奧·倫齊2月21日公布內閣成員名單后,意大利各大媒體不斷發出如此感嘆。
39歲的倫齊組建的新內閣,不僅在意大利歷史上創下了平均年齡僅47歲的“最小年齡”,也創下了女性人數之最——由16名部長組成的內閣中,女性占了8人,真正頂起了“半邊天”。倫齊本人在宣讀完內閣成員名單后,還特地強調,“這是意大利史上第一個男女成員各占半數的政府”。
這8名女部長包括:國防部長皮諾蒂、外交部長莫蓋里尼、經濟發展部長圭迪、衛生部長洛倫琴、教育部長賈尼尼、改革及議會關系部長博斯基、公共管理及職能簡化部長馬迪亞和大區事務部長蘭澤塔。其中,意大利史上首位女防長皮諾蒂、最年輕的外長莫蓋里尼、年僅33歲的博斯基和馬迪亞這4人,在與其他幾位女部長共同創下了“集體紀錄”的同時,也分別創造了自己的“個人紀錄”。
女防長的挑戰
國防部長皮諾蒂,1961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港口熱那亞,大學里學的是現代文學專業,畢業后曾在當地一所高中任語文教師。上世紀90年代初,皮諾蒂以意大利共產黨候選人的身份當選熱那亞省地方理事會委員,從此步入政壇。此后意大利共產黨解體并改組為左翼民主黨(意大利民主黨前身),但皮諾蒂仍繼續在熱那亞省政府擔任理事會委員一職。1999年,她被選為左翼民主黨熱那亞省委書記;2001年,當選意大利眾議院議員,從地方邁進全國政治中心。
在眾議院工作時,皮諾蒂加入了眾議院國防委員會,并于2006年再度當選新一屆議會眾議員,后升任主席之職,成為該委員會首位女性領導人。2007年,時任民主黨書記瓦爾特·韋爾特羅尼欲參選總理,并將皮諾蒂納入其為備選而設的“影子內閣”,擔任“國防部長”。 2008年,韋爾特羅尼在大選中敗給了貝盧斯科尼,皮諾蒂也沒能提前實現“史上首位女防長”的愿望,但她通過大選走進了參議院,后在萊塔政府中出任國防部副部長。
如今,在倫齊政府中皮諾蒂終于如愿以償出任國防部長,但接下來她將面臨兩大棘手問題。
一是如何挽回在“海軍士兵誤殺印度漁民事件”中喪失的軍方尊嚴。2012年2月,兩名意大利海軍士兵在印度附近海域護航時,因誤殺兩名印度漁民而遭到指控,至今已被印方拘押了兩年。在此期間,意大利因政局動蕩導致幾易國防部長,但始終沒能在這個問題上取得進展。意大利國防部的“不夠強硬”,也飽受民眾批評,使軍方形象受損。
二是如何推進裁軍進程。由于長期受經濟危機和國內緊縮政策的影響,意大利國防預算較此前大幅縮減。前國防部長詹保羅·迪保拉曾于2012年向議會上交裁軍計劃并獲得通過,但如何解決被裁人員后顧之憂的問題沒有解決,這事無疑就落在了皮諾蒂身上。
“不被看好”的外交部長
外交部長莫蓋里尼,1973年出生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畢業于羅馬大學政治學專業。1996年,她申請加入了一個左翼青年團體,僅用5年時間就成功打入左翼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不久又升入該黨領導機構。
2003年,年僅30歲的莫蓋里尼開始負責左翼民主黨的外交事務。在這段時間里,她先后經歷了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中東動蕩等局勢的鍛煉。她還與歐洲社會主義黨團、國際社會主義者聯盟及美國民主黨保持著緊密的聯系。這些都為她積累外交資本提供了條件。
2009年,莫蓋里尼進入民主黨書記處,負責機會均等方面的事務,暫時中斷了外交生涯。有趣的是,當時提拔她的前民主黨總書記達里奧·弗朗切斯基尼,如今成了同事,在倫齊政府中擔任文化及旅游部長。2013年12月,倫齊當選民主黨總書記后,任命莫蓋里尼擔任書記處歐洲事務負責人。這次工作變動,讓她再度回到外交舞臺。
此次新政府組閣時,前女外長博尼諾被意大利媒體一致認為是留任幾率最大的萊塔政府內閣成員,因為她在幾十年外交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所以,莫蓋里尼雖然被譽為二戰后意大利最年輕的外交部長,卻并沒有獲得民眾的廣泛認可,擺在她面前的困難似乎更多。
同樣,如何帶回仍在印度等待受審的兩名意大利海軍士兵,也是考驗莫蓋里尼的問題,因為已有輿論在這件事上把她和前外長博尼諾聯系在了一起。此前,在印方表示對兩名意大利士兵審判時,博尼諾曾施展外交手腕,不僅使歐盟在這個問題上同意大利堅定地站在一起,也通過不斷地呼吁引起了聯合國的重視,她因此贏得意大利社會不少好評。所以,如何讓自己盡快獲得認可,應該是莫蓋里尼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倫齊對新內閣的考量
改革及議會關系部長博斯基,剛剛在一個月前過完自己的33歲生日。律師出身的博斯基2012年當選民主黨佛羅倫薩領導機構成員,正式走入政壇至今還不到兩年,被意大利媒體視為倫齊最忠實的支持者之一。2013年,博斯基作為托斯卡納大區地方代表參加大選并當選眾議員,此后又受到倫齊提拔而進入了民主黨書記處。
同樣年僅33歲的公共管理及職能簡化部長馬迪亞,是一位經濟學博士。她和皮諾蒂一樣,曾參與過韋爾特羅尼的競選活動,并通過這次選舉成為意大利國會參議員,后加入到倫齊的書記處,負責處理日常工作。
今年2月22日,倫齊帶領新內閣成員在總統府宣誓就職時,“80后”部長博斯基和馬迪亞更是賺足了人們的“眼球”。博斯基一身熒光藍顏色的著裝格外搶眼,一時成為媒體鏡頭的焦點;而馬迪亞所吸引人的是她那身懷六甲的大肚子,一些外國記者感到新奇:一個過不了三五個月就要生產的孕婦,在內閣里究竟能干些什么?但了解意大利政壇的人知道,類似這兩名年輕內閣成員,被稱為“不管部長”,她們就相當于倫齊在相關事務上的專職助理或顧問,并不像外交部長那樣擁有實權。
相較于上述幾位“明星”女部長,圭迪、洛倫琴、賈尼尼和蘭澤塔等人身上,并沒有很顯眼的亮點,但個個都稱得上“實力派選手”。
倫齊之所以如此重用女性,和他此前的政治經歷不無關系。在擔任佛羅倫薩市長時,他就曾大幅提高政府中女性官員的比例。在意大利這個保守主義色彩較重的國家里,男性占據著絕對的主導權,倫齊勇敢地反其道而行之,受到了大部分民眾特別是女性民眾的歡迎,這也成了他制勝的一個法寶。
也有媒體分析認為,雖然倫齊一直強調,自己的目標是加快經濟、政治改革,讓新政府穩定執政到2018年,但他非常清楚,這種“大聯合政府”不是長久之計。在完成下半年歐洲輪值主席國任務后,意大利明年初進行大選的可能性不小,而組建一個女性色彩濃重的政府,對爭取女性選民的選票具有深遠意義,倫齊或多或少有這樣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