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洙墉,朝鮮政治人物。曾任朝鮮駐瑞士大使,現為朝鮮外務相。
這些日子,朝鮮外務相李洙墉很活躍。自今年4月上任以來,他已先后訪問中東、非洲和東南亞國家。9月11日,他離開平壤,赴伊朗出席第五十三屆亞非法律協商組織會議。9月底,他還將率團赴美出席聯合國大會。李洙墉此行主要是為了轉達朝方在人權和核問題上的立場,沒有計劃會見韓國政府有關人士,但有可能與韓國外長尹炳世和美國國務卿克里等韓美官員相遇。這將是1999年時任朝鮮外務相白南淳出席聯大以來,朝鮮外務相首次赴美參會,引起外界濃厚興趣。
駐瑞士期間擔負重任
在國內,李洙墉非常低調。朝鮮官方從未公開他的個人相關資料,公務活動的相關報道也多為寥寥數語,連其出生年份也有1935年和1940年兩種說法,外界對其了解非常少。不過,有報道稱他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及前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張成澤的親信。
李洙墉最具神秘色彩的是其任朝鮮駐瑞士大使的那段經歷。有報道稱,從1988年開始,李洙墉擔任了約20年的朝鮮駐瑞士大使,并曾化名“李哲”,成功地完成過“特殊任務”。1996年,在“李哲”安排下,一對分別名為“樸銀”和“鄭順”的朝鮮兄妹來到瑞士伯爾尼的一家國際學校就讀。在之后的5年中,“李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秘密照顧好這對兄妹的學習和生活,保證他們的安全以及身份不被外泄。報道稱,“樸銀”正是朝鮮現任最高領導人金正恩,“鄭順”則是金正恩的親妹妹金汝靜。這段頗具傳奇色彩的經歷,為李洙墉后來的職務升遷打下堅實的基礎。
2009年,在結束駐瑞士大使任期回到平壤前夕,李洙墉當選為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這一年,金正恩成為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平壤的一些小學停止正常授課,向學生教唱歌頌金正恩的歌曲《腳步》,這被認為是朝鮮政治權力移交的前期準備。2010年1月,朝鮮勞動黨在黨內發(fā)布消息,將金正恩的生日指定為國家紀念日,并稱金正恩是完美繼承白頭山血脈的又一位偉大領導人。同年,李洙墉從瑞士回到了平壤。2011年,金正日逝世,金正恩隨后擔任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并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獲得了朝鮮黨政軍最高領導人頭銜,朝鮮正式開啟“金正恩時代”。
沒有受到張成澤牽連
回國后,李洙墉曾從事經濟工作,并因此與張成澤有了工作上的交集。2010年,他擔任內閣合營投資委員會委員長,致力于吸引外資。李洙墉成功促使埃及奧斯康電信集團在朝鮮建立通信供應網絡,又推動德國酒店集團凱賓斯基參與平壤最高建筑柳京飯店的建設。2011年,李洙墉在吸引外資上屢有建樹,被提升為勞動黨行政部副部長,成為時任勞動黨行政部長張成澤的左膀右臂,被稱為張成澤手下的“經濟通”。
2013年12月,張成澤被處決,此后一度傳出李洙墉“被株連”的消息。但韓聯社分析當時朝鮮中央電視臺播放的畫面敏銳地發(fā)現,在張成澤被當場強行帶走的朝鮮勞動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一個酷似李洙墉的人物坐在會場的第三排。如果此人是李洙墉,那么他受牽連的可能性就很低。這一判斷的另一根據是,李洙墉在瑞士時對金正恩兄妹照顧得非常細心,因此不會受處罰。
2014年4月,在朝鮮第十三屆最高人民會議第一次會議上,李洙墉接替已任職7年的樸義春出任外務相,成為金正恩時代朝鮮外交的“新掌門人”。李洙墉成為外相,不僅否定了外界關于他的種種猜測,還躋身金正恩時代的權力核心圈。當然,朝鮮外務相一向沒有實權,李洙墉真正的身份更像是金正恩的“外交管家”。
替金正恩奔走多國
出任朝鮮外務相后,李洙墉首次出訪,選擇了埃塞俄比亞、南非、科威特和卡塔爾。從5月24日開始的出訪進行了一個月,但無論朝鮮官方媒體還是非洲、中東的主流媒體,對他這次出訪的報道都不過寥寥數語。一家非洲媒體稱:“李洙墉展現了很好的外交技巧。”并認為李洙墉有可能憑借和金正恩良好的私人關系,打破過去朝鮮外務相沒有實權的模式。但該報道沒有深入解讀李洙墉如何展現外交技巧。韓國媒體對李洙墉“外交首秀”的興趣,則集中在這趟訪問的一個插曲上。6月20日,李洙墉結束訪問返回朝鮮,途中在瑞士停留了一個多星期。媒體猜測,李洙墉可能在為金正恩處理一些事情。
8月,李洙墉率朝鮮代表團訪問老撾、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出席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舉行的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新加坡《聯合早報》分析認為,李洙墉此行,是想鞏固朝鮮同東盟內這些友好國家的外交關系。在訪問期間,李洙墉一直保持沉默,面無表情,幾乎沒有與其他國家外長進行交流。日本媒體稱,外界很難窺探這位實力人物的真實面貌。唯一的“情節(jié)”發(fā)生在晚宴前,在走向宴會廳進行合影的通道上,一身淺粉色緬甸民族服裝的李洙墉與韓國外長尹炳世首次會面。韓聯社報道稱,尹炳世向前走近幾步,與李洙墉握手,表示“很高興在此相見”。李洙墉只是點頭示意。晚餐時兩人座位相隔很遠,沒有進行交流。
與日本互動引起關注
在內比都,李洙墉與日本外相岸田文雄8月10日的接觸也引起關注。這是朝日兩國外長10年來的首次會面。李洙墉要求日本政府認真清算殖民統(tǒng)治的賠償問題,以實現兩國邦交正常化。而據日本媒體引述日本外交相關人士的說法,兩人在內比都見面時,可能交談了約20分鐘,主要是通過日方隨行翻譯進行溝通。而岸田文雄在向媒體介紹情況時,甚至避免使用“會談”一詞,而稱之為“意見交換”,也沒有提及詳細內容。
除俄羅斯外,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當事國外長都到了內比都,但只有中國外長王毅以及岸田文雄同李洙墉公開會見。外界分析,在與六方會談的當事國關系發(fā)展中,日本可能是金正恩時代的外交優(yōu)先選項之一。此前的3月30日至31日,朝日兩國政府間局長級會談分別在朝鮮駐華使館和日本駐華使館舉行了兩輪談判。不過,美國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布什認為,朝鮮對“綁架問題”調查的進度,以及能否給出讓日本人滿意的解釋,將決定日本會否成為平壤打破外交孤立局面的一個突破口。
美國對朝日接近的態(tài)度也很關鍵。7月初,美國國務卿克里同岸田文雄進行了一次電話會談。據日本共同社報道,克里表態(tài),“如果安倍晉三首相訪問朝鮮,有可能打亂日美韓的合作”。
對李洙墉的一系列外交行動,理查德·布什認為,首先,這位朝鮮外交新掌門人的外交風格和外交技巧無從判斷。 “李洙墉只能對金正恩惟命是從,不可能有別的模式。”而李洙墉就任朝鮮外務相后,最重要的使命是打破國際社會制裁給朝鮮造成的外交孤立局面。這在根本上還取決于朝鮮是否放棄“擁核求和”的政策。“如果金正恩堅持不棄核的選擇,那么國際社會對朝鮮的制裁就不會放松,而李洙墉的一切努力都無濟于事。”
編輯/凌云 美編/黃浩 圖編/傅聰 編審/吳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