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中午,歐洲議會和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視頻連線,同時表決并高票通過歐盟與烏克蘭聯系國協定。
何為聯系國協定?
聯系國協定是歐盟與對象國深度合作的協定,內容主要包括歐盟與這些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加強能源和安全方面合作、簡化其公民進入歐盟的簽證手續以及取消人員跨境流動限制等。成為歐盟聯系國的條件雖然遠不及加入歐盟的條件那么苛刻,但對象國也必須在政治上認同歐盟的民主價值,并踐行民主政治理念,在經濟上實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愿意與歐盟市場并軌融合。
獲得聯系國地位是加入歐盟的鋪墊?
1990到1995年,歐盟陸續和波蘭、捷克、立陶宛等中東歐8國締結“歐洲協定”,賦予后者“聯系國”地位,2004年這些國家成功加入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后,烏克蘭向加入歐盟邁出關鍵一步,但要成為歐盟成員并非易事。在目前的歐盟“聯系國”名單中,不僅有突尼斯、巴勒斯坦等北非中東國家,還有中美洲國家,顯然這些“聯系國”很難成為歐盟一員。就烏克蘭而言,其地緣特征和國家體量也很難讓歐盟“消化吸收”。烏克蘭東鄰俄羅斯,西接歐盟成員國,是俄羅斯與歐盟地緣政治的交叉點。烏克蘭曾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獨立以來,一直在外交上東西搖擺,在俄羅斯與歐盟的夾縫之中苦苦尋找著自己的位置。
聯系國協定主要還是雙方把生意做大,而入盟則意味著分享決策權。烏克蘭有4600萬人口,超過波蘭的3800萬,60萬平方公里土地,超過德國的面積,一旦入盟,它的人口基數意味著它會在歐盟理事會中擁有相當大的投票權數。歐盟已是一個擁有28個成員國的大集團,它的擴大已經給自身帶來諸多的負效應,讓烏克蘭加入歐盟,有可能大大沖擊和削弱它的決策和行動能力。烏克蘭多次請求加入歐盟,但歐盟一直未予首肯。
烏克蘭成為歐盟聯系國后可享受何種待遇?
2014年3月,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克里米亞入俄條約,烏俄關系降至冰點。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烏歐關系迅速升溫。3月,烏歐聯系國協定政治部分簽署,6月,經濟部分簽署。根據時間表,經歐盟各成員國議會批準后,烏歐聯系國協定政治部分就可以生效,經濟部分則推遲到2015年12月生效。該協議生效之后,將使烏歐關系實現質的提升,即從過去的伙伴關系轉變為政經聯盟關系。歐盟一項研究顯示,烏克蘭將會因為該協定增加10億歐元的出口,使鋼鐵、紡織品和食品生產行業受益。據歐盟委員會估計,聯系國協定的實施每年將為烏克蘭新增12億歐元收入,烏克蘭經濟將會增加一個百分點。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烏克蘭未來還需要對本國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系統改革,還需對司法體系進行大幅調整,以期達到歐盟要求的標準,而這些對于政局動蕩的烏克蘭來講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俄羅斯為何對烏克蘭成為歐盟聯系國反應強烈?
烏克蘭曾是“獨立國家聯合體”(獨聯體)成員國,獨聯體是由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等11國于1991年12月成立的國家聯盟,烏當時屬于“俄羅斯集團”。今年3月,因克里米亞獨立入俄問題,烏克蘭宣布退出獨聯體?,F在烏終于“脫俄入歐”,這威脅到俄羅斯的核心利益。在經濟方面,烏歐聯系國協定基本消除雙方的貿易壁壘,加快經濟一體化,俄羅斯擔心這給本國經濟造成巨大傷害,或將蒙受超過1000億盧布的經濟損失。但俄羅斯更擔心的是自己的戰略空間受到擠壓。冷戰結束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通過北約和歐盟雙東擴,并在烏克蘭等國策動“顏色革命”等,要將這些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拉入西方陣營。烏克蘭被歐盟“招安”后,很可能會對其他獨聯體國家起到示范效應,最終獨聯體將被完全肢解。(任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