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黑龍江、福建、河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陜西等省陸續成立省級新聞道德委員會。此前,湖北、上海等5省市均已建立同類機構。新聞道德委員會將在全國各地建立。
什么是新聞道德委員會?
這是新聞傳媒業進行行業自律和監督的一種組織形式,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媒體都有類似的組織形式。中國的新聞道德委員會一般由19人組成,新聞界和非新聞界成員的比例為1:3。該機構設在記協之下,一般由記協主席兼任委員會主任,其約束對象是新聞機構,以及新聞機構的從業人員。職責范圍包括:接受舉報、進行曝光、案例評議、教育培訓、調查研究等,對于違反新聞道德職業規范的行為進行評議和譴責,并要求改正。
中國為何要成立新聞道德委員會?
中國傳媒產業在2012年已位居世界第三,其資產總規模近8900億元,報刊發行量連續多年居于世界第一,持有記者證的新聞采編人員達25萬左右。但是隨著媒介融合,網絡媒體、移動接受終端的發展,使得新聞信息傳播的途徑越來越多樣。雖然我們對報刊業有一套管控體系,但是,這種基于傳統媒體的新聞采集和傳播方式而建立的管控制度和理念越來越受到挑戰,因此需要道德的約束力來進行規范。再者,新聞界的職業倫理狀況不斷惡化,有償新聞、虛假報道、不良廣告和低俗之風久治不愈,新聞敲詐日益嚴重,新聞道德委員會的成立成為一種必然選擇,是行業規范化的必經之路。
相關工作的進展情況如何?
中國建立新聞道德委員會的工作始于2013年。當年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領導人和中共中央宣傳部負責人指示記協啟動此項工作。記協起草了《關于試點建立省一級新聞道德委員會的工作方案》。根據這一文件,河北、上海、浙江、山東、湖北在2013年率先建立了省級新聞道德委員會,2014年則擴大到10個省市。新聞道德委員會將在全國范圍內遍地開花,承擔起行業監督的責任。新聞道德委員會的設立,有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它表明我們對于新聞媒體和從業人員的規范和要求從過去單純強調宣傳紀律,轉向了注重新聞職業倫理的規范約束,體現了新聞媒體管理者對新聞規律認識的深化,是媒體規范發展的方向。
其他國家有類似機構嗎?
英國是現代報紙最早產生的國家之一,在其報刊業獲得自由后,很長時期是靠報刊組織的自我約束。2011年,英國報刊界電話竊聽丑聞曝光后,才以“獨立新聞標準組織”代替了報刊界既有的行業自律組織“報刊投訴委員會”。該組織于2014年9月8日開始運行。相對于被稱為“無牙鬣(liè)狗”的“報刊投訴委員會”,“獨立新聞標準組織”具有更強獨立性與約束力。不僅是英國,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也建立了專門的新聞行業評議組織,韓國與俄羅斯更是專門設立了新聞道德委員會。
韓國的新聞道德委員會被稱為“新聞倫理委員會”,于1961年成立。目前,韓國新聞倫理委員會由13人組成。針對引發爭議的事件,新聞倫理委員會審議室將對相關媒體是否違反新聞倫理綱領做出判斷,并提出處理意見。今年7月,韓國《朝鮮日報》記者涉嫌為特定企業牟利,韓國新聞倫理委員會便對其作出“警告”裁決。
俄羅斯一些地區也成立有電視和新聞媒體道德社會委員會,由文化界、科學界代表及政治家組成。該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對電視節目從道德上做出評價,同時接受觀眾對電視節目的投訴。2013年,俄共議員向國家杜馬提出議案,建議成立一個“媒體界推廣和保護道德”高級委員會,人員組成有俄總統、政府及議會推薦的代表,包括各政黨和重要社會組織的領導人。(李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