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財富》雜志2月3日封面文章
最佳雇主100強
美國《財富》雜志公布了最新一份最佳雇主榜單,美國投資銀行高盛位列其中。自從《財富》雜志1998年開始此項評選以來,高盛年年上榜,成為為數不多的能夠保持這一殊榮的公司。
文章認為,高盛有一種特殊的企業(yè)文化,讓員工每周工作七八十個小時,卻依然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是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高薪?華麗的辦公室?還是女員工4個月的產假?這些都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全部。對高盛員工來說,很吸引他們的一點是與超級精英共事的機會。去年,在近10萬名求職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最終贏得一席之地,哈佛大學的錄取比例都是它的兩倍。合作文化則是高盛員工熱愛這份工作的另一個原因。高盛執(zhí)行副總裁羅杰斯說:“我一直相信,企業(yè)文化是我們得以度過危機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英國《新政治家》雜志2月13日封面文章
被困住的卡梅倫
英國將于2015年舉行大選,異軍突起的獨立黨有可能在選舉中擊敗由現任首相卡梅倫領導的保守黨。卡梅倫面臨著不少考驗。首先是今年9月,蘇格蘭將就是否獨立進行公投。一旦蘇格蘭獨立,英國將在政治、經濟、國防等領域遭受巨大沖擊。其次是英國如何處理與歐盟的關系。卡梅倫一直呼吁歐盟進行徹底改革,否則英國有可能退出歐盟。他的主張遭到歐盟反對,在國內也廣受批評。另外,卡梅倫還要維持英國剛剛好轉的經濟。
韓國《韓民族21》雜志2月10日封面文章
人人都孤獨
孤獨已不僅是單身人士才有的問題,感覺孤獨的人越來越多。這種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由科技進步和社會高速發(fā)展帶來的。比如,與以前沒有社交媒體的時候相比,現在的人更加孤立。因為互聯(lián)網模糊了人的聲音、面容以及肢體表達,讓人們無法建立起實際的人際關系。相比而言,直接打電話或見面的人要幸福得多。現代化的社會還讓不少人難以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相互競爭甚至敵對的人際關系也使人充滿孤獨和背叛感。
俄羅斯《權力》雜志2月3日封面文章
不回國的海外同胞
7年前,俄羅斯政府開始實施海外同胞歸國計劃,希望以此增加國內人口。該計劃面向高學歷、有勞動能力的人群。政府會一次性向參加者發(fā)放補助金、交通補貼、生活補貼等,并可以在半年內為他們辦好俄羅斯護照,而其他外籍居民辦理俄護照需要6年。政府官員原以為,這一計劃頭3年就能吸引30萬人歸國。但7年下來,參與計劃的只有15.4萬人,而財政用于該計劃的資金已經超過了46億盧布(約合8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