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山作為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旅游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充分利用地緣優勢,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培養和資本主義打交道的人”,到“搶占教育國際化制高點”,教育國際化時間早、力度大、有特色,在一定范圍內產生了較大影響。文章從開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引進國際教育優質資源、推進國際理解教育、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等方面對南山區域推進教育國際化實踐進行了簡要回顧,并提出了進一步加大開放創新、推進教育國際化、提升教育品質的目標和策略。
關鍵詞:深圳南山區;區域教育國際化;教育質量
位于深圳市西部的南山區建立于1990年,全區面積185平方公里,實際管理人口約200萬。近年來,南山區著力打造“三區一高地”,即國家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先行區、現代服務業發展樣板區、和諧社會建設示范區和教育科研高地,努力把南山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海濱城區。
南山區有中小學、幼兒園學生15.5萬人,教師1.2萬人;中小學82所,幼兒園180所,社區學院1所,社區教育中心8個,區屬教育培訓機構48個。全區構建了層次清晰、銜接科學的國民教育體系和結構合理、靈活多樣的終身教育體系。目前,南山區遵循“抓質量、促公平、求改革、增效益、見成效”的原則,依照國際標準,推進教育綜合改革,促進內涵發展,打造教育的“南山質量”。
一、對教育國際化的理解
蛇口破冰,中國重啟改革之旅。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三十多年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化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一種內在要求。南山是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旅游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全區有100多家上市公司,高新產業園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聚集了深圳90%以上的海歸博士和高科技尖端人才,蛇口外國人社區有超過6000的境外人士居住。因此,南山推進教育國際化的意義尤為重要。教育國際化是實現南山經濟社會轉型的戰略工程,教育國際化是推動南山自主創新的重要舉措,教育國際化是深化南山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教育國際化是不同國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的相互學習、交流與融合的過程。第一,要學習與借鑒外國的先進理念與經驗,即洋為中用;第二,要在繼承我國教育優良傳統基礎上全面創新,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第三,在不同國家教育文化對話基礎上進行文化融合與重建,實現“超越傳統,走向未來”的目標。
區域推進教育國際化,教育理念的國際化是前提,培養國際化人才是核心,課程與教學的國際化是重點,加強教育開放與國際合作是抓手,本土化實踐是原則。
二、南山區教育國際化的實踐探索
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培養和資本主義打交道的人”,到“搶占教育國際化制高點”,到出臺《全面推進教育國際化五年行動計劃》。總體來看,南山推進教育國際化時間早、力度大,特色鮮明,亮點頻現,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一)引進海外資源,提供優質服務
南山區大力引進國際先進的教育資源,服務工作、生活在南山的外籍人員子女,并為南山市民及廣大學子選擇海外優質教育資源提供便捷渠道。
第一,廣東蛇口國際學校、蛇口科愛賽國際學校、深美國際學校、深圳韓國國際學校、深圳日本人學校五所國際學校落戶南山。第二,開展合作辦學,豐富求學選擇。南山區與加拿大聯合創辦深圳市第一所中外合作學校——深圳(南山)中加學校,另外,育才中學、南頭中學、博倫職業技術學校等先后與境外教育機構合作引進國際課程,為師生提供了優質教育資源。2013年,南山共有184名學生被美國南加州大學、英國華威大學等海外高校錄取。第三,實施“外籍教師進校園”工程。截至目前,全區公民辦學校、幼兒園共引進了100多名外籍教師。
(二)加強境外培訓,提高教師素質
南山區利用毗鄰香港的地理優勢,在美國、英國等地建立培訓基地以培訓教師,提升他們的素養。
南山區每年都會選派一批教師到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海外培訓,實地考察、學習國際先進教育。截至目前,全區共有1000名教師曾到海外參加短期和中長期的培訓與交流。我們還選派校長和骨干教師到香港進行專題深度研修,不定期選派校長到北京、上海等教育國際化程度較高的省市進行掛職鍛煉,從而提升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推進項目合作,融合先進經驗
南山區將與國際組織或學校的項目合作作為解決基礎教育面臨的共同課題的重要手段,實現了跨境合作常態化。
全區26所學校成為國際學校聯盟成員單位,通過遠程視頻對話加強交流;積極參加國際兒童閱讀聯盟組織的活動,牽頭成立國際兒童閱讀聯盟深圳分會,幫助兒童提高閱讀水平;與國際環境基金會加強合作,4所學校率先成為國際生態學校;28所學校積極參與“視像中國”項目,通過網絡實時交流,為內地學生與香港學生的交流搭建平臺,充分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與英國總領事館合作,開展“城市酷派”節能環保系列活動。
(四)加強多元理解,促進文化交流
南山區高度重視國際理解教育,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為學生學習國際禮儀、了解國際文化、拓寬國際視野、提高國際交往能力和理解能力提供機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學生成長為國際性人才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南山區大部分學校與境外至少一所學校建立了友好關系,彼此學習借鑒先進的辦學經驗,促進了學校內涵發展。南山區多所學校共同編寫了中小學《循環經濟》教材,各中小學校都開設了《世界文化理解序列》等校本課程和主題活動,如育才第三小學“我要走向世界”、北大附中南山分校“領袖素質”、 南山外國語學校“電影課”等成為精品課程。南山區中小學校師生利用寒暑假開展境外訪學和教育交流活動。南山區搭建交流平臺,相繼承辦了兩屆中國深圳(南山)國際兒童文化藝術周活動,每屆藝術周都有20多個國家300多名外國兒童參與,6萬名南山兒童在與外國兒童的交流中加深了對彼此的理解,建立了友誼。南山區舉辦的“中外卓越校長南山對話”等多個國際論壇,為校長搭建了國際平臺。
南山區還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創建區域教育品牌項目,如《海外華文教育》雜志在東南亞地區產生了廣泛影響;實驗項目“八歲能讀會寫”的成果已被香港、澳門等地教育機構引入,效果初顯。南山區國際交流不斷擴大與深入,形成了多層次、寬領域、雙向互動的局面。
三、南山區教育國際化未來行動方略
今后,南山區將以國際先進城市為標桿,優化配套政策,保障經費投入,通過實施國際交流合作深化行動、國際教育優質資源引進行動、國際理解教育推進行動、教師隊伍素質提升行動等,打造教育國際化先鋒城區。
南山區教育國際化發展的主要目標有以下七個方面:第一,中小學出境交流人數累計達到2500人次以上;第二,公辦中小學與境外學校締結姊妹學校的比例達到100%,中小學網站采用中英雙語對外交流和宣傳的比例達到100%;第三,積極開發國際理解教育地方系列教材,打造10門國際理解教育精品課程;第四,試點留學生“文化使者”模式,選拔100名優秀留學生以志愿者方式與本地學生進行深度互動;第五,建設5~10所國際生態學校;第六,具有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的中小學比例達到100%,實現公辦學校外籍教師全覆蓋,全區具有留學經歷及境外培訓經歷的教師比例達到50%;第七,豐富華文教育資源,建立10個以上海外華文教育基地,輸出華文教師30人次以上。要實現這些目標,具體策略有以下五方面。
(一)進一步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南山區要充分利用周邊國際教育資源,建立各中小學與區內5所國際學校、深圳大學及大學城各校相關部門的深度交流與合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以項目合作、區域合作備忘錄等方式推動各中小學校與境外姊妹學校建立常態、深度的交流合作機制;深入推進國際聯盟學校、國際兒童閱讀聯盟、視像中國等項目合作;實施創新人才培養計劃,每年在全區選拔20名優秀學生參加海外短期交流活動;加大與香港教育局、澳門教青局的合作力度,建立教育行政人員、校長、骨干教師定期互訪與協作機制。
(二)多層面引進優質教育資源
第一,以博倫職業技術學校新校園建成為契機,引進國際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和課程體系,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開展合作辦學,共建國際化職業培訓基地,鼓勵社會培訓機構與國際知名職業教育機構合作開展職業培訓。第二,采取聯合辦學模式,建設1~2所國際化高端民辦學校;支持民辦學校與國際知名教育機構合作,引進國際優質課程和師資。第三,探索在公辦高中引進面向本地學生的國際合作課程的方式和內容,深化高中課程改革。
(三)全方位深入推進國際理解教育
首先,南山區統籌規劃,鼓勵各中小學開發國際理解教育地方課程,加強國際理解教育的學科滲透,打造10門以上國際理解教育精品課程。其次,實施“海歸博士進校園計劃”,舉辦“國際理解教育南山博士講壇”;試點留學生校外輔導員模式,選拔優秀留學生,以國際文化使者的身份與學生深度交流,提升學生的國際素養。第三,建設覆蓋全區的國際理解教育平臺和外語學習平臺,每年舉辦一次“南山國際理解教育宣傳周”活動,各校外教、師生走進社區,鼓勵南山居民學外語、用外語,增進南山居民對不同國家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南山居民的國際交往能力。
(四)多途徑培養國際化教育人才
第一,在歐美的一些等國家建立2~3個教師培訓基地,繼續實施面向中小學校長與教師的境外培訓計劃,支持骨干教師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第二,舉辦中外校長和教師對話沙龍、專題講座和網絡交流等活動,拓寬國際視野;引進高水平外籍教育專家,領銜全區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和培訓;嘗試引進國外教師專業培訓和認證體系,鼓勵教師取得國外專業資格證書,探索雙語教學模式,培養南山區國際化教育人才。第三,通過國際教育組織的遠程培訓、區內外籍教師現場培訓以及英語教師境外培訓等途徑,全面提升全區英語教師的語言應用能力。第四,建立引進海外智力的常態化機制,加大對持有中小學教師職業資格證的外籍教師的引進力度,建立全區外籍教師資源庫,實施分類管理。
(五)逐步提高教育輸出能力
繼續支持“海外華文教育”和“八歲能讀會寫”等特色項目在境外國家和地區的推介與應用;鼓勵支持南山區師生參與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等深圳高端國際會議志愿者服務行動;支持師生參與國際競賽或展示活動;支持師生參與國家組織的國際教育援助工作,進一步擴大南山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文章系作者2013年12月7日下午在2013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研討會局長論壇上的專題報告)
編輯 王俊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