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聯邦教育部網站2014年5月15日報道,為促進高等教育的創新發展,幫助更多學生進入大學并完成大學學位課程,美國聯邦教育部于當日宣布,將斥資7500萬美元支持美國“世界第一”(First in the World,FITW)項目的發展。“世界第一”項目旨在促進教育公平,增加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進入大學的機會,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美國大學理事會發現,近年來,在美國上大學的成本越來越高,如2013-2014年度美國四年制公立院校的學費較1983-1984年度增長了3倍。因此,奧巴馬總統在2013年8月提出“雄心計劃”(Ambitious Plan),以期進一步控制高校成本,讓更多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同時,美國政府鼓勵各高等教育機構開發和評估創新方法及策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拓展高校的招生渠道,并降低大學學習的成本。
美國聯邦教育部部長阿恩·鄧肯說:“為了幫助學生,許多高校目前正在開展創新方法和創新策略測試工作。奧巴馬總統希望創新思維可以為美國高等教育帶來真正的創造力,從而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利益。”
此外,高校也應該提交“世界第一”項目建議書,項目內容必須緊緊圍繞如何提高大學的入學率和完成率;如何縮小學生中的弱勢群體與其同齡人之間的差距;如何改善社區學院和四年制院校之間的轉學率;如何提高低收入家庭學生的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STEM)成績;如何減少學生完成大學學業的年限等。
(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匡冬平編譯)
英國首相顧問呼吁根據畢業稅數據對高校專業進行排名
據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年6月19日報道,英國首相企業顧問揚勛爵(Lord Young)近日建議,使用畢業稅數據建立大學生畢業收入和就業記錄,以幫助學生選擇專業。
這一理念由英國大學與科學國務大臣戴維·威利茨首次提出,即利用稅收和學生貸款數據,研究不同院校和專業的學生畢業后的收入。揚勛爵還建議,大學應該為學生提供企業領域相關知識的選修課程。他認為,這些學術理論成果應轉換為學生選擇專業的參考,使學生在交納學費前就能了解哪所學院或哪一研究主題能夠提供適合他們發展的教育和就業前景,包括自主創業機會。揚勛爵表示,用排名表的方式將這些信息發布出來,可以督促教育者之間的合作,提升學術水平,加強教育與企業之間的聯系。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葉冉青編譯)
東非共同體擬建立共同的高等教育認證系統
據英國世界大學新聞網2014年6月4日報道,布隆迪、肯尼亞、盧旺達、坦桑尼亞和烏干達5個東非共同體成員國達成一致,準備建立共同的資格與學分認證系統。這5個國家將調整各自的高等教育課程,以適應2015年實行的共同資格與學分認證系統。
東非大學理事會的一項調查表明,各國大學之間的課程差異會導致學生學習成果的巨大差異。新的資格與學分認證系統可以幫助學生擺脫空間上的限制,例如,學生在布隆迪大學學習一門課程,可以到肯尼亞大學結業并拿到相應的學分。一些東非學者認為,建立共同的資格與學分系統是很有必要的,但由于東非共同體各成員國之間仍存在國情差異和文化差異,這一系統的實行將遇到一定困難。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張玉嫻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