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立達中學是一所有歷史淵源的品牌初中,校名“立達”源自《論語·雍也》中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前身是1927年由著名教育家汪懋祖先生創建的江蘇省蘇州中學初中部,后因歷史變遷,幾度浮沉。1996年立達中學在蘇州中學本部重新成立。
蘇州市立達中學一方面根植于具有“府學千年,新學百年”辦學傳統的蘇州中學,繼承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開放的辦學理念和高遠的育人目標;另一方面,在瞬息萬變、斑斕多姿的時代大潮中,不斷審視自己,求新求變求突破。
立達中學“立己達人”的校訓是學校不斷前行的宗旨,其間所傳達的意義——通過幫助別人來成就自己,從一開始就成為了貫穿立達教育的精髓。立達中學要培養的是具有社會責任感,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富有愛心、懂得合作與雙贏的大氣人才。與擁有世界眼光,具有本土情懷,富有廣度、深度、熱度的人才培養,是不謀而合的,相互促進的。
在古老校訓與現代理念各自架構的建筑上,立達中學找到了相互貫通、彼此融合的點,以更為自信、更加自覺的態度開始了國際理解道路上的探索與實踐。
一、開設系列課程提升國際理解意識
(一)中美綠葉課程
2011年,美國思庫網總裁主動找到立達中學,建議我們參與中美“綠葉虛擬文化交流項目”。自此,立達中學就與美國紐約州的白原中學(White Plains Middle School)在固定時間通過網絡完成全英文環境下的“綠葉課程”。 “綠葉課程”內容包含自我介紹、伙伴介紹、社區生活、未來愿景、世界地標等,通過網絡視頻會議和電子郵件的方式確定課程實施教師、課程實施計劃并確定班級和學生。蘇州市立達中學挑選了初一年級英語基礎較好的27位學生,美國方面挑選了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的6至8年級的54位學生。這樣每兩名美國學生就可與一名中國學生進行配對交流。雙方教師都采用Team Teaching(團隊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中方團隊由兩名英語教師和一名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信息技術教師組成,美方團隊由一名社會學教師和一名信息技術教師組成。中美雙方教師每周都通過網絡視頻交流教學準備和教學反饋,調整教學內容和進度。
在教學過程中,雙方教師組織學生根據預先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學習,學生學習方式多樣,包括查詢資料、小組討論、互助學習等,學生將學習反饋通過電子郵件、博客、論壇、圖片、視頻、海報、表演、調查報告等形式與美方學生進行網絡互動交流。然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反饋進行評價。
通過對中美雙方學生的反饋調查,我們發現,對中方學生來說,富有創造性的成果展示為其使用英語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全面提升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并讓中國學生有機會向美國學生傳播中華文化,而美國學生也通過課程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語言,同時他們也有機會向中國學生介紹美國文化。中美雙方的教師都普遍感到課程為中美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間。
這種基于網絡平臺的英語文化交流課程,為學校建設數字化、國際化教育社區提供了可能。 課程由中美教師與美國思庫網共同開發與實施,實現了文化、語言、技術等方面教育的綜合提升,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國際教學環境,從而全面提升了教師和學生的創造力、合作能力、英語能力、交流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課程為中國學生提供了使用英語和美國同齡人進行項目協作的全新體驗機會,在語言水平提高的同時,更提升了他們的“國際理解”意識。
(二)“夢想與團隊”課程
此課程由英國文化協會與英國青年體育基金會聯手推出,旨在打造以體育運動和人文藝術為載體的交流平臺,提高青年學生的領導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對多元文化的包容能力。2012年我校通過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特聘英國的專業培訓師到立達中學對教師進行培訓,然后接受培訓的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培訓,并將此納入學生的綜合實踐課程,開展了第一屆“夢想與團隊”體育節、校運會國際開幕式等活動,國際理解融匯于體育文化之中,趣味無窮。學生們在組織活動過程中,不僅增長了國際體育知識,組織能力、領導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三)“韋斯帕克”數學課程
從2005年開始,立達中學每年組織300余名學生參加澳大利亞數學聯合會舉辦的韋斯帕克數學競賽,歷年獲得的獎項級別及獲獎人數一直名列前茅。2009年3月,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數學競賽執行主任彼得·泰勒(Peter Taylor)教授專程赴立達中學,親自為獲滿分獎及高級榮譽獎的同學頒獎。通過這種競賽,學生在提升數學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同時,更增強了參與國際競爭的信心。
(四)“昆曲-莎士比亞”課程
該項目由英國埃塞克斯郡與江蘇省教育廳共同推出。2010年1月,立達中學委派教師赴英國參與培訓。隨后,挑選出十余名學生,進行莎士比亞戲劇的學習和排練。同年7月,這批學生赴英國交流演出。出色的表演贏得國內外同行的贊譽,學生跨文化溝通能力大大提升。
二、參與和創設多項文化交融項目
(一)傳統的友好學校互訪
自1999年與新加坡立化中學建立友好關系以來,我校先后與英國埃塞克斯郡本特米爾中學、美國波特蘭市浩津中學、美國夏威夷島嶼太平洋學院、美國白原中學、愛爾蘭天主教會學校等結為友好學校。師生每年定期互訪,加深了解,增進友誼。
(二)“天鵝之旅”舞蹈項目
《天鵝之旅》是由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及皇家艾爾伯特音樂廳(Royal Albert Hall)組織的在全世界推廣芭蕾的活動,每年由英方出資,邀請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舞蹈界與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教育部門合作,制作一臺由青少年舞者演出的年輕版經典芭蕾舞劇《天鵝湖》。2010年英國方面派員來到中國,先與跟香港、北京和上海的舞蹈界接觸,邀請這三個地方的舞蹈單位負責挑選年輕舞蹈精英,與來自英國五所舞蹈學校的學生一起排練年輕版的《天鵝湖》,立達中學芭蕾舞團作為蘇州市著名的學生舞蹈團被選中,30多位學生接受了英國皇家歌舞團專業舞蹈演員3個月的登門培訓,6月14日,其中2位學生赴英國,與英國五所舞蹈學校的學生一起在英國皇家艾爾伯特音樂廳隆重首演《天鵝湖》,同年10月,立達舞蹈團30多位學生赴上海世博會英國館參加“英國日”演出,獲得英國王子高度贊賞。
(三)亞洲學生領袖會議
亞洲學生領袖會議是由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輔助活動發展署鼎力支持,并由新加坡立化中學主辦的亞洲學生領袖交流與座談會,匯集了亞洲各地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中國、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國家的20多個城市、70多所學校的15歲至18歲的學生領袖,在新加坡這個多元文化的國度里,對政治、企業、品格拓展、領袖素質等課題進行坦誠的交流與探討。自2008年首次舉辦至今,立達中學每年從每個畢業班的學生中挑選一位學生參加該會。這種國際性的交流盛會,從不同的方面給我們的學生領袖以啟迪,令學生在多元文化中碰撞、交流和成長。
三、打通國際升學途徑,
參與和創設多個升學項目
(一)新加坡立化項目
自1997年以來,新加坡立化中學每年都從我校初三畢業生中擇優錄取數位獎學金學生,赴新加坡完成4年學習后,參加相應的升學考試,被英、美、新等國家知名大學錄取,迄今,我校已有一百多名學生被此項目錄取。
(二)世界聯合書院項目
世界聯合國匯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族、宗教、經濟背景的青年精英一起學習生活,與世界130多個國家有著合作關系,是眾多歐美名校重點關注的生源基地。截至2013年9月,我校已有30余位學生被該校錄取。
1.漢語國際推廣項目
為促進中國文化的國際推廣,我校從2007年開始至今已先后派出11位教師赴海外擔任漢語助教和志愿者。這些教師用努力的工作和出色的教學水平贏得了當地教育部門和友好學校的高度評價。
2.英語導游項目
隨著我校國際交流活動日益頻繁,學校在學生中組建了一支小小英語導游團隊,每次外事接待,學校就安排導游團的學生向外國友人介紹立達的淵源、格局,中國的文化、風俗,讓學生在自然的英語交流中,更獲得一種對本土文化的歸屬感、自豪感。
3.三語誦讀項目
立足三語(蘇州話、普通話、英語)學習的共同推進。學校巧妙融匯古今中外經典詩詞篇章于一體,讓學生用三種語言同臺演繹語言之美,體會文化之韻。在近年蘇州市三語比賽中,我校均獲頭獎。
國際視野與本土情懷的相互砥礪,讓學生更加明了社會責任的內涵,而“立己達人”的深刻含義更在此刻綻放光彩。我校于2011年5月,聯合蘇州市實驗小學、江蘇省蘇州中學等學校,正式成立了蘇州市首個學生樂團——蘇州市愛心樂團。其實,自2007年,我校就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愛心傳遞”慈善音樂會,目前已舉辦七屆,迄今已募集善款60余萬元。2011年8月,我校多位已經畢業、留學海外的樂團成員,回蘇度假期間,自發籌辦愛心助學音樂會,募得善款6萬余元,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其中,2003屆畢業生,新加坡立化項目參與者王嘉同學在回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后,聯手倫敦大學其他學友,舉辦迎新義演,持續愛的演繹,這是心胸、責任、道義的更高境界的呈現,是國際理解教育另一層面的成功收獲。
在立達中學《“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學校明確將“國際理解教育”列入《綱要》七大任務之一,成為學校“優才教育”的重要環節。立達中學將從注重學生的長遠需求出發,著重國際項目的優化提升、內涵挖掘,采用更多樣的方式,更有效地推動師生的發展與學校轉型升級。
編輯王俊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