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教徒報》2013年12月31日報道,印度《受教育權法》實行3年來,針對印度德里、北方邦、奧利薩邦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三個地區公立學校的殘障兒童入學率仍然低于1%。雖然這三個地區遵循《受教育權法》的規定,但是殘障兒童仍然沒有被納入到教育系統之內,這顯然沒有達到法律規定的目標。
殘障兒童是輟學兒童的最大群體之一,他們之所以被排除在教育系統之外,是由于學校管理者的態度、專業教師的缺乏、康復設施的缺少、學校人員的短缺等,使得學校不知如何對殘障兒童開展教育。
在德里和北方邦,雖然殘障兒童可以進入學校,但是許多兒童因缺乏交通工具無法上學。在奧利薩邦,超過50所學校有殘障學生,但是只有10所學校擁有交通補貼能夠支持其接送兒童上學。在這三個州,兒童沒有入學最常見的原因是他們的殘疾情況不符合法律的規定,一些學校要求家人陪著兒童在學校待一整天。從對家長的訪談發現,他們的孩子不得不輟學的原因包括貧困、學校缺乏特殊的設施、在學校里得不到充分的照顧等。
盡管《受教育權法》規定殘障兒童有權接受免費的初等教育,印度政府也簽署了《聯合國殘障人員權利公約》以確保全納教育,這次研究仍然呼吁政策制定者、組織者、教育家和活動家關注殘障兒童受教育的情況。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陶媛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