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外教育機構探索基礎教育國際化的理論與實踐工作就沒有停止過。很多教育機構引進了不同的教育模式,眾多中國學生也迫切希望通過教育國際化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是廣大學生、家長、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中國基礎教育國際化的內涵非常豐富,至少要達到下面一個或者多個目標:完成同全球主要大學的對接;借鑒西方優秀的教育模式;在中國傳統教育的基礎上進行改良,增加適合國際化教育的內容,吸納海外學生到中國接受教育,推廣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開展文化交流活動。
基礎教育國際化與高等教育國際化密切相關,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辦學宗旨是基礎教育國際化的指揮棒和方向標。在2013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的250強大學中,各國或地區占有的大學數目分別為美國54所,英國33所,德國17所,加拿大13所,法國11所,荷蘭11所,日本11所,瑞士9所,中國香港、臺灣共9所,中國大陸8所,澳大利亞8所,比利時7所,瑞典6所,韓國5所,意大利4所,愛爾蘭3所,芬蘭3所,丹麥3所。我們可以從這組數據中看出,美國、英國等歐美國家的“名校”最多,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到這些國家留學的中國留學生的人數比較多了,也就是說,名校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出國選擇。如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水準遠遠超過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高校,那么中國出國留學的人數還會像當前這樣多嗎?是不是美國、英國的眾多學生也要來中國留學呢?從根本上來說,出國留學人數的多少與本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地位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
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一下中國高中教育如何與全球大學接軌的問題。為此,我們要深入了解世界各國大學的錄取標準和西方各國的教育特點。具體來說,我們要討論兩個問題:一是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教育特點及其大學入學考試的特點;二是什么樣的學生適合參加什么樣的國際高考,怎樣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優點,在國際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績。
一、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教育特點
(一)美式教育
1.美式教育的培養目標
美式教育主要培養學生的自我發現能力、學習能力和全面綜合能力。
2.美式大學的教學特點
博雅教育是耶魯大學首創、隨后廣泛流行的教育模式。該教育模式主要發揮學生的自我能動性,培養學生寬泛地涉獵不同領域的課程與知識的能力。在大學階段,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加強知識面的涉獵,培養自我學習能力。博雅教育采取的教學方法基本上也是體驗式教學法與反轉課堂教學法。例如,很多大學的市場營銷專業的實踐模式是由教師帶領學生開設公司,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這樣的畢業生在未來的求職中會更有競爭力。
3. 如何考取美國的大學
(1)美國高考SAT體系(中國國內最流行的美國高考體系,考生能夠申請美國較好的大學)
SAT I:英語+數學,數學滿分為1600分,英語滿分為800分。一般來說,美國排名前50名的大學都需要學生提供SAT的成績。
SAT II:單科成績,考核理科單項成績,如數學、物理、化學等。
SAT I的考核核心是英語。如果學生的英語好而理科弱,就可以放棄SAT II。如果學生既想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又想展示數理化等單科能力,可以同時提供SAT I、SAT II的成績。
(2)美國高考ACT體系
美國排名50名以后的大學錄取學生的小高考體系,難度比SAT II低很多。如果學生不想申請頂尖的大學,可以用這個成績報考相關學校。
(3)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P
該體系側重考核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不是其現有的知識量。一般來說,美國著名的大學用AP錄取學生。AP和SAT是美國大學最主要的錄取根據。
(4)課外活動CCA
課外活動CCA在大學錄取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哈佛大學等名校錄取學生的時候不僅看其提供的TOEFL、SAT等成績,學生個人的品德、團隊精神、全面發展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英式教育
1.A-level體系
(1)考試課程
A-level規定的考試課程包括英語、數理化、漢語。通過A-level來申請大學有很多的機會。如果學生的英語不好,但數理化成績好,同樣有機會進入名校拿獎學金。例如,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曾有過50多個學生的英語不及格,卻被新加坡國立大學錄取的情況。當然,這些學生入學后需要在大學一年級補習英語。
(2)適用國家
A-level的適用國家及地區: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加坡、中國香港等。
(3)考試時間
每年5月、10月(新加坡劍橋A-level)。
(4)考試形式
分卷考試:每門功課可以考多場,所有場次累積算總分(物理4場、化學4場、數學2場、英語2場)。例如,物理第一場在10月份第一周舉行,共20道選擇題目;物理第二場在10月份第二周舉行,主要是試驗類題目;物理第三場在10月份第三周舉行,主要是計算題目;物理第四場在10月份第四周舉行,主要是綜合題目。學生可自由選擇考試題目。
(5)考試難度
A-level的考試難度比中國的高考難度低,學生可以使用計算器、公式表。例如,2008年劍橋A-level數學函數繪圖的題目使用計算器可以使解答非常便利。
(6)綜合特點
準題庫制度:基本上來說,數理化每科題庫共2500道題目。
2.A-level的種類和特點
A-level分為劍橋A-level、EDEXCEL(愛得森)A-level、AQA A-level等不同種類。其中,劍橋A-level是得到了全球160個國家、2萬多所大學廣泛認可的考試。各種版本的A-level在申請海外大學時都會受到很多限制。例如,擁有劍橋5月份的CIE A-level和EDEXCEL A-level成績報考新加坡公立大學時就有很大的限制,同新加坡10月份的A-level有較大的區別。10月份的A-level是新加坡的國家高考。
3.英式大學的特點
(1)普通學位學制是3年。
(2)實行榮譽學位制度,學生畢業后可以攻讀博士學位。
(3)學生在校可以攻讀多個學位。
(4)累積分數報考大學的制度:選擇2年內最好的一年成績報考A-level。
(5)評分制度:70分及格,每科的卷面分數和最后的成績對應(新加坡劍橋A-level)。
二、中國引入的國際高考模式及
其存在的問題
(一)引入的國際高考模式
目前,中國引入的國際高考模式主要是SAT、A-level、IB等。SAT適合英語較好的學生;A-level適合理科比較強的學生;IB需要學生全面掌握文理、音樂、美術等學科的知識,但要想在國內聘請到合格的教師是比較困難的。從推廣的難度來看,IB是最難的。
(二)存在的問題
第一, 當前,中國引入的國際考試模式學費較高,每年大約需要10萬元人民幣。這樣的費用是絕大多數家庭所不能承受的。第二,部分教育機構開辦的A-level以國際班的形式存在,主要采用中國高考課程與輔助A-level課程結合的方式。第三,中國學生的英文水平嚴重限制了其直接閱讀外語文化課教材的能力。此外,由于外籍教師不熟悉與中文對應的詞匯,在授課過程中對理論和核心知識的理解顯得十分困難。第四,文化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對應考過程和模式的不適應。例如,中國傳統的總復習、習題課、模擬考試等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第五,專業詞匯的固有差異性造成知識點的理解分歧。例如,兩條直線相交的點在中文里的表述是極值點,而外語是“Turning Point”,詞典上對比的翻譯是“拐點”。但是,“拐點”是中國數學的另外一個知識點,兩者完全不同。
(三)需要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外教講授數理化等課程的效果不是特別好,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學生的外語水平較低,很難聽懂專業的課程。例如,化學課的一個題目是用英語寫出制作氨氣的儀器安裝過程以及全部實驗過程。這個題目大約需要用300字進行論述,而且全部是專業詞匯。對于學生來說,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的A-level、AP、SAT每年的費用約10萬元人民幣,高額的學費限制了能夠接受這種教育的學生人數。如果繼續到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攻讀大學,學生家庭需要繼續承擔60~100萬元的費用。這樣,學生家庭承擔的總費用高達100萬以上。這種情況決定了該模式不能形成較大的規模,而師資本土化則可以大大降低辦學的費用。在教材方面,海外教材并不適合中國的學生,需要針對中國的學生開發專門的教材。
三、案例分析: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的特色
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選取的是英國劍橋A-level和O-level教育體系。教育體制采取在學生學習英語的同時,教師用漢語講授數理化等課程的方法,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再逐步過渡到雙語和以英語為主、漢語翻譯為輔的狀態。一般來說,經過3個月的漢語講授之后,可逐步過渡為雙語教學;再經過1年左右的時間,可逐步過渡為以英語為主的教學模式。曾有一年,我們用漢語教授了6個月的時間,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80%的學生獲得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獎學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獎學金,或享受了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免學費優惠政策。
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經過5年時間的積累,編寫了全套針對中國學生的雙語教材體系,其理論和核心知識通過漢語進行講解,例題、習題、答題全部采用英文講授。一般來說,經過3個月的訓練之后,中國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數理化教材的能力不比新加坡本地學生差。經過2-3個月的程序化培訓后,中國本土教師可以成為合格的授課教師。
2007-2013年,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09年,180名學生參加了劍橋A/O-level考試,其中,150人獲得了獎學金;5年時間升入全球百強大學的人數位居新加坡私立學校第一位;4年間升入新加坡公立大學的學生約有100人,而且全部獲得學費減免70%的優惠。因成績突出,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獲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新加坡共和國大使館教育處的表彰,同時,還成功申請成為英國劍橋大學的考試中心(SG 577)。目前,該中心正在新加坡教育部辦理備案。
四、小結
全球各地的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都可以根據自身的要求采取自主錄取的方式。了解了這一點,對于中國學生同海外大學的對接很有幫助。有志的學生可以通過這個渠道直接申請國外大學,國內的基礎教育機構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直接對接海外的優質大學,并根據其特點協助學生申請獎學金。到目前為止,新加坡輔仁預科學院已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013年QS排名27)、昆士蘭大學(2013年QS排名43)、新南威爾士大學(2013年QS排名52)、阿得雷德大學(2013年QS排名104),新西蘭奧克蘭大學(2013年QS排名94)、奧塔戈大學(2013年QS排名155)等近30所世界著名大學建立了直通車模式。
我們愿意與諸位同仁分享教學經驗,探索更適合中國學生海外升學的教育模式,也希望與廣大同仁共同開發更加完善的教育體制,不斷豐富基礎教育國際化的內容,提升基礎教育國際化的辦學層次。
編輯 王俊烽 朱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