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iPad、手機,還能玩什么
我一直覺得兒子很聰明,直到有一天,發現剛滿兩周歲的他滿嘴電視廣告卻不會叫人,才感覺不對勁兒??戳擞齼簳胖?,原來長時間看電視,會延緩嬰幼兒的言語表達能力發展。于是我對婆婆說,兒子在房間玩時,不要打開電視。
婆婆滿口答應。可是有一天我提前下班,隔著門就聽見電視“哇啦哇啦”地響。當著婆婆的面我沒說什么,可一回到自己的臥室,就忍不住向老公發飆了:“為了孩子好,你媽就不能忍忍?不看電視有那么難嗎?”沒想到,老公卻不以為然地反駁:“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如果讓你不玩iPad、手機、電腦,不看電視,你行嗎?”我斬釘截鐵地說:“行!”老公“啪”地把電腦關了:“行,那我也舍命陪君子,咱倆以后專心陪兒子玩!”雖然暫時改變不了婆婆,但我和老公決定,至少我們自己不給兒子任何看到電子屏幕的機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誓師大會后的第一天晚上,我倆把電腦和電視全關了,iPad和手機更是早早藏起來。房間里唯一的電子產品,是一盞40瓦的臺燈。
兒子在婆婆屋里吃飯時,我和老公坐在床上發呆。老公是電腦、電視控,喜歡玩《魔獸世界》,看《軍情解碼》;我是iPad、手機控,大愛斗地主,還愛看小說、追美劇、刷微信。離開這些東東,我倆百無聊賴。老公開始躺在床上昏昏欲睡。我主動請纓幫他拔白頭發,老公被拔得抓狂:“你沒東西玩,就玩我啊?”
當兒子吃飽喝足,扭著小屁股跑過來時,我和老公都跟中了500萬一樣激動!我們忍痛犧牲掉自己的玩樂是為什么?不就是為了全心全意陪兒子玩嘛!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太監有心,小主兒無意!兒子掙脫我倆的懷抱,拉抽屜,撕雜志,鉆進衣柜里探險……自己玩得要多high有多high!我倆目瞪口呆地圍觀,連手都插不進去,心中無比沮喪:我倆如此的犧牲,有神馬意義嗎?
不會玩的兩個可憐大人
堅持到第9天,我有點兒扛不住了。趁著老公不注意,偷偷掏出了iPad。先調成靜音,然后反轉顏色,把屏幕弄成黑色,以免引起兒子的注意;再把被子堆得高高的,遮住兒子的視線。一切準備就緒后,我迅速鉆進被窩,抱著iPad打算重溫美好時光。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剛打開斗地主,兒子就瞄到了,小眼睛頓時亮得跟燈泡似的,飛撲過來,一把將iPad奪走,關掉斗地主,打開他心愛的“切水果”。我奮力把iPad搶下來,強行關機。兒子大怒,哭喊著“給,給”,還使勁兒撓我,差點兒讓我毀容……
最后,老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兒子安撫住。兒子入睡后,老公對我進行了一番深刻的批評教育:“是你自己說不玩iPad,那就得說話算話,別說一套做一套的,給兒子樹立壞榜樣!”我慚愧得不行。平時把陪伴孩子掛在嘴邊,現在只是日子過得無聊點兒,我就原形畢露了。
搶奪iPad事件留下個光明的尾巴—兒子愿意跟我互動了,還跟我點歌,他說歌名,我來唱。我唱歌跑調很厲害,以前都是播放iPad上的兒歌。現在設備收繳了,只能啟動媽媽App了。唱兒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看《別看我只是一只羊》的第一句有多變態: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慢羊羊、軟綿綿、灰太狼、紅太狼……頭都繞暈了有木有?如果把各種羊唱錯順序,兒子就會罰我重唱N遍。最挑戰人的還是《藍精靈》,節奏快得跟rap似的,歌詞還巨長。有一次,我唱《藍精靈》唱得咬到舌頭!就這樣兒子都沒放過我,當晚點了33遍“藍精靈”!。
最糟糕的是,我和老公不會玩兒童游戲。老公小時候,公婆忙著干活,壓根兒沒陪老公玩過游戲。他只會胳肢孩子,兒子不笑了,就再胳肢幾遍。我小時候,我媽三班倒,就陪我玩過兩個游戲:“兜兜飛”和“拉大鋸”。我每種游戲陪兒子玩了5次后,兒子就不搭理我了。他在心里肯定默默鄙視我:媽媽也就這點兒本事!我勵精圖治,買了一本《0~3歲提升寶寶智力的300種親子游戲》。然后,按照書上的目錄,去找對應兒子年齡的游戲。可是,很快我就發現,玩游戲不是做作業,按部就班地照著人家寫好的步驟玩,根本就不是“玩”。我不開心,兒子也不開心。我一拿起游戲書,他就拽過去扔到一邊。
我和老公對著孩子五花八門的玩具也無從下手。老公是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他的玩具是泥巴、蟲子和蛇。我小時候唯一的玩具是一只鐵皮青蛙。所以,就連最簡單的積木,我們都不知道怎么玩。老公第一次給兒子搭積木,搭的是符合國際標準的正方體和長方體;我更慘,只會把積木一層層地往高摞,幾何考試不及格的女人傷不起呀!我把以前玩iPad和手機的時間都用來學習積木攻略,可是,當我信心滿滿地照著攻略,給兒子搭建了一座美麗又復雜的哥特式城堡時,兒子只瞄了一眼,就把城堡推倒了。我的自信和得意也跟著積木灑了一地。
原來,離開電腦、電視、手機、iPad之后,我和老公就不會玩了;原來,我們自以為悠閑快樂的生活,其實如此乏味枯燥。
跟著兒子做一回幸福小孩
知恥而后勇。我首先挖掘自己的長處,我的表達能力還不錯,于是把講故事作為和兒子玩耍的突破口。干巴巴地講沒意思,我買了一套指偶來配合。比如,《超級寶寶》繪本上的《謝謝你》故事,涉及4種動物:小鼠、小熊、小猴子和小豬。我先在手指上戴上灰色的小老鼠、黑白分明的小熊貓、黃色的小猴子和粉色的小豬指偶,然后繪聲繪色地跟兒子講:“小鼠有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小熊看了之后也想吃。小鼠說,你跟我回家吧,我家里有一個寶貝,能把一個蘋果變成兩個……”一邊講,一邊舞動指偶,跟木偶劇一樣好玩。兒子抱著一個又大又圓的蘋果,笑得前仰后合……老公不服氣,在一旁小聲嘀咕:“小鼠這不是騙人嗎?”
老公也開始奮起。身為理科生的他,發揮卓越的空間知覺能力,用樂高積木拼出了變形金剛、袋鼠、風車、魚、獅子……后來厲害到,兒子想要什么老公就能給他拼什么。無形中,兒子說的話多起來,會主動要東西。我也扔掉攻略,跟兒子一起隨心所欲地玩積木。我不會堆,就在地板上擺,用積木擺出花、樹、房子、螃蟹……而且,我還發明一種游戲—“倒積木”。我把積木胡亂搭得高高的,讓兒子推倒玩。聽見積木倒地“嘩啦”一聲響,兒子樂得手舞足蹈。誰規定積木就只能“堆”著玩呢!我和老公還比賽玩積木,由兒子做裁判,他喜歡的造型獲勝。贏的,獲準親兒子一下;輸的,必須連舉30斤重的兒子10下。我倆比著耍賴,玩得比孩子還high。想起以前的日子,老公對著電腦,我捧著iPad,要是孩子不在身邊,一晚上都說不了10句話,那才叫無聊呢!
我和老公一起編了好多游戲,都是和兒子玩著玩著,靈機一動想出來的。規則特別簡單,也沒固定的步驟,兒子玩膩了,就加點兒新花樣。我發明了“切水果”的游戲,兒子的頭是西瓜,胳膊是香蕉,圓圓的肚子是菠蘿……一“開切”,我就大喊“切西瓜,切香蕉,切菠蘿啰”,然后用手輕輕地在兒子對應的水果部位劃一下。有時候,我還故意把兩手“刷刷”地互相摩擦一下,因為切得太多,得磨磨刀。還有“親我抱我”游戲,兒子只要一說“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無論我和老公做什么,離他多遠,都必須馬上跑過去,抱著兒子連親3下。有時候親完兒子還激情澎湃,我倆就順便親一下彼此的老臉。還有兔子舞游戲,只要兒子發出“兔子”指令,我和老公就雙手呈“V”字舉在頭上,裝成小兔子蹲在地上亂蹦。這個游戲充分加強了兩個宅男、宅女的體育鍛煉,提高了身體免疫力……蹦出一身汗的感覺,真是酣暢淋漓呀!
唱兒歌,我們也玩出新花樣。兒子唱歌,我和老公配音效。唱《哈巴狗》時,兒子唱“一只哈巴狗”,我就裝成小狗,清脆地叫兩聲:“汪汪!”唱《兩只老虎》時,兒子唱“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老公一邊猛甩頭,一邊彪悍地學虎嘯:“嗷……”有我倆的大力捧場,兒子唱起兒歌特別來勁兒??次页獌焊栀M嗓子,老公每晚都給我燉一大碗冰糖雪梨。喝完老公的愛心冰糖雪梨,我是越唱越有勁兒!兒子還特別捧場,對我說:“媽媽唱歌好!”
我和老公堅持了兩個月遠離電腦、電視、iPad和手機的生活后,婆婆開始主動縮減自己看電視的時間。我也開始體諒婆婆,她天天在家帶孩子,因為脊椎病還下不了樓。如果不看電視,日子確實太無聊!后來,我和老公只要白天有空,都會盡量帶孩子出去玩,好讓婆婆安心地在家看電視。我還送給婆婆一套《來自星星的你》DVD,讓婆婆過足韓劇癮。而婆婆心情好,帶孩子也更有耐心了。
托兒子的福,我和老公重回童年,做了一回幸福小孩。而我們心里那兩個曾經沒玩夠的孩子,也因此滿足、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