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房間的時候,媽媽從我的床底下翻出一箱“寶藏”:幾根短小的鉛筆,幾顆玻璃球,幾張已經霉變的海報,幾張貼紙和幾盤覆滿灰塵的卡帶。隱約還能看見海報中的他穿著白色衣服,前劉海兒遮住了眼睛。他有著溫柔的嗓音和極具天賦的創作能力,他就是林俊杰。那時候我們叫他JJ,現在我們親切地稱呼他為老林。
我知道身邊還有很多人默默地愛著老林,并且把看一次林俊杰的演唱會作為自己人生追求目標。翻開小學同學錄,發現很多人把林俊杰這個名字歪歪扭扭寫進最愛的歌手欄,時刻關注著老林的動態,并把他作為心中的唯一。盡管很多人覺得這個愿望不值得一提,但我想倘若真有一天我們能去現場聽他唱歌,那一定是流著淚聽完的。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他漸漸地有些淡忘了,但關于他的記憶卻在我腦海變得鮮活起來,在我們小的時候,林俊杰這個名字因為一首《江南》紅遍大江南北。那時候流行聽卡帶,周末閑暇時我和小伙伴們就圍在“金正”牌復讀機面前,聽林俊杰的歌曲,安靜地享受著有他相伴的午后。盡管歌詞我們似懂非懂,但聽到高潮的時候,我們還是會忘我地歌唱,陶醉在歌聲里無法自拔,當然也有小伙伴要一展自己動人的歌喉,但最后往往演變成集體大合唱,雖然聲音似殺豬般難聽,但絲毫不影響我們愉悅的心情……
還記得那盤卡帶的名字叫《一千年以后》,卡帶的主人是我小學同桌,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歌詞,原因是我們第一天成為同桌,他就興奮地對我說:“你會唱歌么?”我沒有理他。他繼續說:“那我教你唱歌吧。”然后他把《一千年以后》的歌詞抄在練習本上,接下來無論上課還是下課,只要老師不在,他就肆無忌憚地要我跟著他唱歌,不料老師從背后突襲,責備我們不學好,上課還唱山歌。同桌不依不饒地說,這不是山歌,是21世紀最紅的流行歌曲。我示意同桌不要頂嘴,乖乖認錯,但他卻瀟瀟灑灑地非要跟老師演示什么叫流行歌曲,然后對著老師深情地唱“因為在一千年以后,世界早已沒有我,無法深情挽著你的手,親吻著你額頭……”一曲歌還沒有完畢,老師臉色煞白,氣呼呼地把他拎到外面罰站。我偷偷問他我們還唱歌么,他說唱,一千年以后我們還唱。
后來林俊杰的《曹操》走紅,大街小巷的傳唱讓我仿佛穿越到了三國時代,但我卻覺得這首歌不夠深情,我喜歡深情的歌,深情到兩眼含情脈脈,深情到不顧羞澀在眾人面前高聲歌唱,因為老林的歌曲都能讓我含情脈脈地歌唱,所以那些年對于老林的歌曲我們總是鐘愛不已,無論是早期的《豆漿油條》《簡簡單單》《翅膀》《被風吹過的夏天》《編號89757》,還是后來的《西界》《不流淚的機場》《背對背擁抱》……太多太多的歌曲耳熟能詳,能清楚地說出歌詞,知道旋律,洗澡刷牙的時候也會哼哼唱唱。
老林一直都是深情的人,并且被冠以創作型歌手稱謂,《愛笑的眼睛》《一眼萬年》都是老林作曲的。汶川地震的時候,他一夜未眠,創作出了《愛與希望》,歌聲中傳遞出一種希望與溫暖,他為災區人民唱道:愛讓我們不放棄活著,還要繼續和大自然抗衡,別輕易放棄,明天還要許更多愿望,裝滿了勇氣就更有力量……
希望有一天,真能實現去老林演唱會這樣一個質樸的愿望,那時候,我們一定會流著眼淚聽著他的歌,回憶著我們的那些年。他如同一陣夏風吹過我們青春年少的歲月,也許他的歌聲漸漸淡出人們耳畔,我們追逐老林音樂的歲月也漸漸遠去,那些關于他的海報、貼紙、卡帶、記憶也被灰塵覆蓋,但在歌手輩出、我們的眼界愈來愈高的今天,在我們記憶深處永遠刻著一個名字——林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