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紐約時報廣場上大蘋果的落下,2014年正式駕臨,同時也宣告2013年的銀幕大戰告一段落。華納兄弟公司以50.4億美元登頂年度好萊塢影業巨頭榜首。派拉蒙公司2011年曾達到過全球票房超50億美元的成績,此次華納兄弟則是有數據紀錄以來第二次觸及此標桿。
2013年,華納兄弟公司與緊隨其后的迪士尼的海外票房收益均超過30億美元,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現象。此外,迪士尼和環球影業都收獲了創紀錄的海外票房,而索尼則從去年的第一位跌落至第五;并購了頂峰娛樂的獅門公司連續第二年將派拉蒙擠到身后,至于福克斯公司的表現,雖然不夠搶眼,但勝在穩健。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好萊塢影業巨頭2013年的戰績。
華納兄弟
華納兄弟在美國本土的總票房是19億美元,海外則攬獲了驚人的31.4億美元,總票房收益達到50.4億美元,相對于去年的42.5億美元有大幅提升,華納成功的原因可歸于“遍地開花”策略。2013年,華納兄弟推出了不少票房熱門電影,其中《超人:鋼鐵之軀》(Man of Steel)收獲6.6億美元票房,而《地心引力》(Gravity)更是出人意料地拿到6.5億美元票房,另一部魔幻系列作品《霍比特人2:史矛革之戰》(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為華納再強勢攬入6.3億美元。
華納兄弟前幾年票房成績不甚理想,2011年將老大的交椅讓給了派拉蒙,去年又沒斗過索尼,因此,2013年是華納公司近年來最成功的一年。華納公司負責美國本土發行的高管丹·費曼(Dan Fellman)說:“我們對過去一年的成績感到高興,這是我們一步步努力的結果。從去年暑期檔開始,我們連續推出的六部影片在美國國內的總票房是1億美元,這個成績前所未有。總體看我們的表現相對穩定,在國內票房方面,過去10年內基本維持前兩位,在海外市場上,我們也很有競爭力。”
華納兄弟2013年也有失敗的作品,比如只拿到1.97億美元票房的《巨人殺手杰克》(Jack the Giant Slayer)只在美國本土收獲1億出頭的巨作《環太平洋》(Pacific Rim)。但更多的,是海外票房表現強勁的幾部影片,包括3.5億美元票房的《了不起的蓋茨比》(The Great Gatsby)、3.2億美元票房的《招魂》(The Conjuring)、2.7億美元票房的《冒牌家庭》(We're the Millers)。另外,華納兄弟借傳奇娛樂公司(Legendary Entertainment)推出的杰基·羅賓森(Jackie Robinson)自傳電影《42號》(42),也在美國本土收獲了近1億美元的成績。
迪士尼
2013年同樣是迪士尼史上最風光的一年,考慮到迪士尼去年只推出了10部作品(華納推出了19部),這個亞軍的成績更難能可貴。根據票房來看,迪士尼去年共在美國國內攬獲17.2億美元,比2012年上升了11個百分點。海外票房也緊追華納,共獲得30.1億美元,總成績超過47.3億美元,與2012年的36億相比,增長可圈可點。
《鋼鐵俠3》(Iron Man 3)以12億美元戰績成為迪士尼的第一功臣,這也是2013年惟一一部票房過10億美元的電影。動畫片《怪獸大學》(Monsters University)收獲7.4億美元,而超級英雄系列最受關注的《雷神2:黑暗世界》(Thor: The Dark World)緊隨其后為迪士尼帶來6.3億美元的收入。感恩節檔期上映的《冰雪大冒險》(Frozen)則為迪士尼帶來了完美的收關票房——5.2億美元。不過原本備受期待的《獨行俠》(The Lone Ranger)成為賠本買賣,讓公司至少虧損了近2個億。
環球
《神偷奶爸2》(Despicable Me 2)和《速度與激情6》(Fast Furious 6)是環球的兩大實力戰將,兩部電影分獲9.2億和7.9億美元票房,助力環球最終以36.7億美元拿到票房全球第三,這一數字去年是31.3億。今年環球的本土票房14.2億美元,海外票房22.5億美元,這也是環球首次海外票房超過20億美元。除去前文提到的兩部影片,《身份竊賊》(Identity Thief )、《媽媽》(Mama)、《人類清除計劃》(The Purge)和《伴郎假期》(The Best Man Holiday)的票房也很不錯,分別是1.76億、1.48億、9000萬和7000萬美元。
但另一方面,環球的2013年也是意外狀況頻出的一年,9月份,環球影業主席亞當·弗格森(Adam Fogleson)閃電離職;感恩節后,《速度與激情》系列男主演保羅·沃克(Paul Walker)因車禍意外離世,也直接導致《速度與激情7》延檔。國際巨星基努·里維斯主演的《四十七浪人》(47 Ronin)票房也慘遭滑鐵盧,對于環球來說,2014年需要修整之處還有很多。
福克斯
福克斯影業2013年表現穩健,以34億美元的總成績位居第四,但這個成績比起2012年的37.4億美元還是下滑了一些,其中表現不錯的有夢工廠(DreamWorks Animation)大熱的動畫片《瘋狂原始人》(The Croods),超級英雄系列之《金剛狼2》(The Wolverine)以及《虎膽龍威5》(A Good Day to Die Hard),分別收獲票房5.88億、4.15億和3.05億美元。由梅麗莎·麥卡錫(Melissa McCarthy)和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主演的《辣手警花》(The Heat)成為黑馬,為公司賺得2.3億美元票房。
索尼
去年對于索尼來說比較難熬,索尼影業2013年的總票房剛過30億美元,比2012年的44億美元下降了一大塊。美國國內的總票房不過11.4億美元,海外票房也僅有19.1億美元。索尼去年的的主力影片《驚天危機》(White House Down)和《重返地球》(After Earth)都讓人失望,公司也不得不做出調整,將市場部高管馬克·魏因斯托克(Marc Weinstock)掃地出門。
臨近年關時,索尼的表現漸有起色。12月初,《社交網絡》制片人邁克爾·德魯卡(Michael De Luca)加入索尼,出任制作部門總裁,奧斯卡頒獎熱門片《菲利普斯船長》(Captain Phillips)與《美國騙局》(American Hustle)在票房上表現不錯,為2014年帶來一個良好開局。
獅門/頂峰娛樂
獅門/頂峰已經連續兩年將派拉蒙公司擠到身后,2013年公司的票房總成績達到23.2億美元,其中《饑餓游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就貢獻了將近8億美元。另外,暑期檔上映的《驚天魔盜團》(Now You See Me)在全球共獲得3.52億美元的票房,但上映前備受期待的科幻巨制《安德的游戲》(Ender's Game)在美國上映后反響不佳,票房只有8840萬美元。
派拉蒙
派拉蒙去年其實并沒有被落下太遠,總票房為23.1億美元,2012年這一數字是24.7億美元。其中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主演的《僵尸世界大戰》(World War Z)貢獻5.4億美元,好萊塢當紅小生克里斯·派恩出演的《星際迷航:暗黑無界》(Star Trek: Into Darkness)貢獻了4.67億票房,而《特種部隊:復仇》(G.I. Joe: Retaliation)也表現不俗,又加上了3.76億美元。總體來看,派拉蒙去年并沒有賠本的失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