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主義中,服務問題不是一個小問題,而是涉及世界觀的非常重要的大問題。“服務”一詞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包含豐富的內涵,學習馬克思的服務思想具有重要思想價值和現實意義。
馬克思服務思想的本質特征
在馬克思主義著作中,“服務”的內涵大致有以下幾種:一是哲學意義上的服務,具體可包括服務主體和服務對象或服務客體,但對于服務主體和服務客體,有著不同的理解,主要看服務的行為是由誰決定的來區分;二是政治學意義上的服務,主要指主人與仆人之間的服務關系,仆人為主人服務,國家和社會管理人員是人民的公仆,為人民服務;三是政治經濟學意義上的“服務”,主要指物化勞動與活勞動的關系,生產活動是物化勞動,服務勞動是活勞動。
馬克思服務思想的本質特征在于認為國家和社會管理者是人民的公仆,應該為人民服務。馬克思肯定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力量,認為如果沒有勞動群眾,沒有他們所從事的生產活動,人類的任何其他歷史活動都無法進行。因此,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人,在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就會成為社會和國家的管理者,必須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統治階級或少數人服務。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肯定了無產階級應該做“社會的負責的公仆”的觀點,并創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公仆理論。
首先,人民群眾是社會的主人,社會管理人員是人民的公仆。自原始社會解體以來,社會的每一次變革,都是通過人民群眾起來摧毀反動腐朽的社會制度的斗爭來實現的,但當人民群眾的斗爭取得勝利并奪取政權以后,勝利成果往往被統治階級霸占,統治階級就成為剝削和壓迫人民群眾的主人,強迫整個社會為他們的利益服務。只有無產階級與過去的一切剝削和壓迫階級不同,無產階級是最先進的階級,它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人民群眾會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奪取政權所建立的第一個具有無產階級政權性質的社會,而無產階級是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它要求國家管理人員必須是人民的公仆,這與過去一切剝削階級是不同的。
其次,社會公仆的本質在于為人民服務。歷史上一切剝削階級專政的國家機關及其官吏,都是為少數統治階級服務的,他們追逐自己的特殊利益,剝削和壓迫勞動人民,是人民的老爺。而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機關和無產階級政黨是為絕大多數勞動人民謀利益的,自己并無任何私利可圖。就巴黎公社來說,中央政府的一些重要職能“由公社的因而是嚴格負責的勤務員來行使”,勤務員行使這些重要職能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的,這是巴黎公社這種無產階級政權與一切剝削階級的政權的本質區別。馬克思認為巴黎公社有一條重要經驗,社會公仆的職務與工人的職務等同,大家都是為社會服務的,國家機關的管理人員是對社會負責任的公仆,他在身份地位上沒有任何的特殊化,這樣一來就將所有國家機關的職務變成真正工人的職務。這是無產階級國家機關及其公職人員作為社會公仆的一個必備的重要條件,改變了這個條件就有可能改變社會公仆的服務性質。
第三,建立相應的制度,防止國家管理者由社會的公仆變成社會的主人。無產階級性質的國家機關及其公務員要履行好社會公仆的職責,除了樹立無產階級的服務觀念外,還必須建立人民管理制作為保障,制度是帶有根本性、長期性和規范性的,因此,社會公仆管理國家實行人民管理制是由無產階級的性質決定的。建設廉價政府是無產階級性質決定的,同時也是社會公仆實施為人民服務的有力保障。馬克思指出:“公社實現了所有資產階級革命都提出的廉價政府這一口號,因為它取消了兩項最大的開支項目,即常備軍和國家官吏。”為防止國家機關的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相應的制度和機制。恩格斯敏銳地覺察到機會主義思潮的危害性,預見到無產階級掌握政權之后,也有產生官僚主義、追求升官發財等危險,同時,根據這種現象在所有剝削階級專政的國家發生的事實,及時地提出警告,要“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
對認清資產階級的服務實質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利用服務進行包裝的虛偽性。馬克思認為,服務作為一種活動或勞動,具有活勞動這種勞動性質,即與物化勞動相區別的性質,這是服務所具有的一種自然屬性。但是,如果僅僅把服務理解成活勞動,那就沒有把握服務活動的社會性本質。看服務的社會性本質,從方法論上說,可以從手段和目的的關系來把握。服務活動本身具有一種手段、工具的意義,而一般說來,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服務的目的決定服務的社會本質,更進一步說,是看為誰服務。
馬克思對于資產階級所講的服務的虛偽性進行了批駁。資本家在對其剝削工人的行為進行辯護時強硬地說:難道工人光用一雙手就能憑空進行建筑,憑空生產出商品嗎?難道不是他給工人材料,工人才能用這些材料并在這些材料中來體現自己的勞動嗎?市民社會的大多數人一貧如洗,資本家不是用自己的生產資料,棉花和紗錠,對這個社會,特別是對由他預付生活資料的工人進行莫大的服務嗎?難道他的服務不應得到報酬嗎?馬克思反駁說,按照資本家的邏輯,工人不是把資本家的棉花和紗錠變為棉紗,從而也為資本家提供了服務嗎?馬克思說:“你盡可以讓別人為你歌功頌德……但是誰取得的比他提供給的更多或更好,誰就是高利貸者。這不是為別人服務,而是損害別人,就像偷竊者和搶劫者一樣。一切名為對別人服務和行善的事情,并非都是服務和行善。”馬克思在這里所批駁的資本家所說的服務,是揭露資本家利用服務這個好聽的名詞,掩蓋其剝削工人的罪惡本質。馬克思在這里要突出的是,為手段所服務的目的必須符合正義性原則,即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今天,資產階級盡管采用了一些新的包裝手段,利用服務等好的詞匯來粉飾自己,但其剝削階級的本質并沒有變,馬克思對資本主義所謂服務的虛偽性進行的批判,今天仍然有啟示意義。比如美國的邁克爾·茨威爾在論述領導的服務原則時說:“服務原則是所有領導活動的基礎。領導藝術存在的價值在于服務大多數人而非領導者個人的利益——它必須為更崇高的目標服務……它可能是提高股東的經濟利益,也可能是增強人們對上帝的信念。無論目標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它都要高于領導者的個人目標。沒有什么能比服務他人或服務于一個更大的目標更能產生滿足感。”這里的大多數人是相對于領導者個人而言的,它并不是我們所指的人民群眾,而是資本主義社會里資產階級這種統治階級中的大多數人,是擁有資本的所謂股東。因此,我們不能被他的表面的美好的詞匯所蒙蔽,而應透過現象看本質,看清其剝削性質。
外國的一些新任領導人上任伊始都表示的要為人民服務也是從哲學和政治的意義上說的。但這些說法也主要是從服務的自然屬性方面說的,同時也有意無意地用服務的自然屬性來掩蓋服務的社會屬性。我們在看到國外的政治家或經濟學家使用服務時,必須弄清楚他們是在什么意義上使用的,他們這樣使用的目的是什么,存在不存在有意誤導或掩蓋什么,資產階級利用服務一詞來迷惑和欺騙人們的主要手法概括起來有以下幾種:一是混淆不同含義的服務的性質,以哲學上或經濟學上的服務代替政治意義上的服務;二是強調服務的自然屬性,忽視或淡化服務的社會屬性;三是偷換服務對象的含義,將為資產階級少數人服務,說成是為廣大人民服務;四是用服務這個美好的詞匯來掩蓋其剝削和壓迫的實質。因而,雖然資產階級也講為人民服務,但是,喬治·布什的此“為人民服務”與毛澤東的彼“為人民服務”字面上完全相同的,但其本質內涵是完全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對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具有重要意義
無產階級奪取政權以后建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而國家和社會管理人員是人民的公仆,這種不同于過去一切剝削社會的根本性質要求國家和社會管理人員必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無產階級服務觀的核心內容。以人民群眾為價值主體,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為人民著想,把人民利益作為一切領導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無產階級政黨即共產黨“人民主體價值觀”的根本要求。
首先,以人民群眾為價值主體,而不是以官員為領導價值主體,領導是人民的公仆,也就包含在人民群眾之中,即公仆也是人民群眾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沒有人民群眾的價值主體地位,就沒有社會主義的中國。承認人民群眾是領導價值主體,必然承認黨和國家的一切領導理論和領導實踐,都是人民群眾意志和愿望的反映、體現,必然承認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法令,是人民群眾的心聲。
其次,堅持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就是要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原則,就是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高利益,而不是以領導者個人或領導小集團的私利為領導的根本利益。
鄧小平同志把服務問題提到世界觀的高度加以強調。他說:“世界觀的重要表現是為誰服務。一個人,如果愛我們社會主義祖國,自覺自愿地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兵服務,應該說這表示他初步樹立了無產階級世界觀。”為誰服務,就是將被服務的對象當作主體、目的,而服務者則是工具、是手段。鄧小平指出:“工人階級的政黨不是把人民群眾當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覺地認定自己是人民群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為完成特定的歷史任務的一種工具。”這就把無產階級的領導是人民的勤務員與一切剝削階級的官僚嚴格地區分了開來。
當前,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踐中,學習馬克思主義的服務思想,對于我們深化對黨的群眾路線理解,提高踐行自覺性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責任編輯:許 " 海
原文摘錄:
“ 為了防止國家和國家機關由社會公仆變成社會主人——這種現象在至今所有的國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公社采取了兩個可靠的辦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國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職位交給由普選選出的人擔任,而且規定選舉者可以隨時撤換被選舉者。第二,它對所有公務員,不論職位高低,都只付給跟其它工人同樣的工資。……這樣,即使公社沒有另外給代表機構的代表簽發限權委托書,也能可靠地防止人們去追求升官發財了。”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