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書
蟲鳴在我的顛倒的日夜中逐漸退去
仿佛整個八月我都在船上
渾渾噩噩
或者,臨渴時——
我才想到掘井。而那種誘惑
像猛虎越過山崖時的一個虎嘯在我的胃中
溺水者
著急的一生,活著。如同坐在舊亭前
看彼此交換的日出
像李煜,像昌耀?不如說
像劫后余生的臺燈立在一米開外
如此陌生。時至今日我仍覺得自己是一個溺水者
陽光是一種奢侈品,就像暴露
的饑餓,食物是另一種誘惑,哦——
該是有些遺憾的
像秋后的蟬鳴(或不曾來過)
一種聲音在耳朵沉浮:徒勞掙扎而已
是的。只是一種本能的掙扎,或自沉于孤苦之中
入冬記
更多的葉子更像是去年的,你看見它
就會想起一個年邁的老者出走
就會想起一本未破譯的日歷翻過立冬
葉落一片,層層疊疊,像被浪打過
你看見它會覺得,它比任何時候
都恰到好處地躺著,不再那么熱鬧地
被風吹捧著,如此這樣
一排樹和一群鳥都不會有異議,如果
一陣風吹過,你會覺得它不那么溫柔了
悲曲
你妖嬈地盛開了一季,終于
落了,極其優雅地飄落,陽光下
你像一個舞者,在一處
荒蕪中央。我喚你木槿
你對我說:
“是你來途經我的荒蕪了么”
是的……
于是你說:我們歌唱……
荒草叢里你淺紫色的血液正漸漸擴散
你傾心于潮濕而冰冷的土地
直至,你構成了一個詭異的風景
風聲里你的聲音,婉轉
而微涼……
是夜
街道開始喘息著最后的平靜,我忽然想起
那時的我同一個老者一樣
在沒人關注的角落里來回踱步
仿佛是露宿街頭的時刻到了。黑風連同虛無
的安寧都沒有的夜晚
將我淹沒。就像今夜還少一首月光曲
此時周遭有更大的黑,追逐著我——
仿佛我是它的獵物
仿佛我看見它需要做一個驚訝或亢奮的表情
繁星在沉睡與沉醉的推移中
逐漸隱去,意指在“眾人皆醉”
而與我有著共同飽和的孤獨的那顆仿佛剛從夢中來
失
目民
昨晚我醒了一夜,這一夜中
我想了很多,想自己何時才能入睡
想哪天才能不失眠,哪天
才能望著月亮不會想到星星
想哪天才能不再照顧每個人的感受
想哪天才能堅持到有生之年
走一條沒有后顧之憂的路
想哪天才能丟掉自己的一切
忍住孤獨,想哪天
才能不發這牢騷的文字去接受世故
想哪天一躺下——
就不再想到這些問題
就像哪天我走了就像沒來過一樣
稱量一生的自己
病了的貓它也會發火,它深知痛苦和處境
異樣的眼神。不管是自己的
或他人的。這都足以讓它不堪負重
這都足以把它逼瘋
累了連容身之處都沒有,它說。累了——
連容身之處都沒有,一生活在別人的
放大鏡中……后來它拒絕治療
終于瘋了。時常會望著野草出神,或細嗅薔薇
風景的意外性
如同你去年經過的卞祥橋,溺水者
或回想起來只剩陰影
的面孔。無需多說什么,一切都已過去
像某一天你遇到一個人躺在
車輪下,你甚至不敢伸出救援的手
諷刺的燈光像陌生人緊緊把你盯住
讓你不敢回頭——
你怕什么?斬釘截鐵的聲音像硝煙上空的轟炸機
怒吼著你,哦,你怕過去的
疾馳的風景在你眼中又呈現出意外性
因此而不想觸及……
“我們商定不觸痛往事,
只作寒暄。只賞芳草。”僅是你懦弱
的表現罷了,像你出走的風景又有了新的體驗
一張椅子
它安靜時,那些人也是安靜的
一旦蘇醒便像唐朝的一個老者醉臥
沒日沒夜的歌詠
或樹下、門前、庭院、路旁
或閑談、守望、煉丹,敷衍
端坐成各種角色,端坐時
他的身份便顯得空曠,像一個禪師靜靜打坐
兩條腿形同虛設,四條腿無動于衷
寂靜無聲的端莊來自各種壓力
不是來自外在的生活
而是內心的膨脹,或像一只軟體蛀蟲
我們都是詩人
數年以前,我寫過一首關于生活的詩
現在我管它叫牢騷
更確切的說,它是一截被忽略的碑文
人們跪著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不舍的脫下自己的物質和虛榮
回過到頭來再看自己的墓碑,只有“空白”二字
一生杜撰的劇情,就像莊子
剛從夢中醒來。余熱讓我忘記了寒冷
忘記了自己一直存在于防微杜漸的刀片里。
而他們從夢中來的人,一直凝視平靜的溪水
他們比我更深知血和精液的存在
他們比我更深知誰最需要一個溫暖
的燒餅,,他們——
比我更深知荒蕪的土地需要怎樣一場雨水
(選自《山東文學》2014年第3期下半月刊、《星河》2014年夏季卷等)
詩觀
詩歌至少滿足讀者和作者此兩種人的審美。務必純粹且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