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re’s a very thin dividing line between excellent artists and psychotics. Yayoi Kusama is such an artist who is crazy about imaging. Illness brought her not only endless pain but also the inspiration of art. As a famous “insane artist”, Kusama could reach people’s heart directly and express human’s pathological subconsciousness. She has ever said, “ If it were not for the sake of art, I should have committed suicide long before.”

在中國人最熟悉并具有世界聲譽的日本藝術家中,草間彌生當是重要的一位。她以充滿幻象的作品征服了許多觀賞者,也奠定了自己世界級當代藝術家的地位。
優秀的藝術家與瘋子有時只有一線之隔。草間彌生就是這樣一位有點瘋狂、充滿臆想的藝術家。她從10歲起就開始被大量幻覺困擾,并多次有過自殺的念頭。換成一般孩子,或許已經瘋掉了,但草間彌生卻從幻覺中汲取了大量靈感,變弊為利,開始了自己的藝術生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她作品中那些容易引起“密集恐懼癥”的小圓,其實在她童年的畫作中就已經出現,令人不得不感慨一位天才的成長竟是如此一以貫之。
長大后的草間彌生依然執著于繪畫——用繪畫表達自己的幻覺和所思所想。28歲時,草間彌生已經成為一位職業藝術家并移居美國紐約。在當時的西方世界,她就以自己另類而前衛的畫作引起了藝術界的關注,并開始有“前衛女王”之稱。

草間彌生的風格在美國大受歡迎,早早成名,30歲左右就開始參加各種展覽,作品也有很好的銷路。當然,在她的畫中,草間彌生帶給人的永遠是“非正常”狀態,她從10歲開始的幻覺依舊圍繞著她,而這些幻覺也被她利用而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作為著名的“精神病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更加直指人心,或者說道出了大部分人所共有的潛意識中的病態。從她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企圖呈現的是一種自傳式的、深入心理的、性取向的內容。圓點,是草間彌生最常用也是賴以成名的符號。她曾說她作品中的視覺效果完全來自于她的幻覺,她認為這些點組成了一面無限大的捕捉網,代表了她的生命。如今,這些“草間彌生式”的圓點已儼然成為一種流行元素,在很多設計類產品中都能看到,草間彌生本人也被譽為“圓點女王”。她用圓點呈現自己的幻覺,用圓點作為與外界溝通的語言。

草間彌生早已功成名就,但一直困擾她的精神疾病卻始終存在。疾病帶給她痛苦,也帶給她藝術的靈感?;蛟S,一旦她的病痊愈,她就不再是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了。

上世紀70年代,因為愛人的突然離世,草間彌生的心理遭受重創,精神問題愈發嚴重。她回到日本,遠離了喧囂的西方藝術界,而把自己關進了精神療養院,并生活至今。在日本,她又開始了小說創作,其中也涉及了很多精神甚至自殺問題的內容。而她之所以“堅強”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抵抗著從10歲開始的自殺傾向,在她自己看來,完全是為了藝術,她曾說“如果你一定要問我從什么時候開始藝術創作的,我可以告訴你,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的一生,我活著的每一個日子,都與藝術相關。要是人可以有來世,我還想再做藝術家。無論生與死,藝術對于我來說就是一切?!彼€曾說:“如果不是為了藝術,我應該很早就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