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mous Chinese-French artist Zhu Dequn, who honored as the symbol of abstract aesthetics in the era, passed away in Paris on March 26th of 2014 at the age of 94. From the West Lake of China to the Seine River of France, he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the western abstract and eastern poetry and created his unique artworks which not only displayed the freedom and emotion but also reflected the poetic features. He enjoyed the highest honor in the circle of art and also praised by French modern painting historian as the most successful painter in the 20th century.

2014年3月26日晚,著名華裔藝術家朱德群在法國巴黎逝世,享年94歲。
從西子湖邊到塞納河畔,這位敏感而深邃的藝術家,為一個時代的抽象審美留下醒目的注記。他將個人體驗和藝術理想融于光與色的交替,把西方藝術的意蘊和東方藝術的詩韻完美結合,水乳交融后,創造出自由、抒情又滿是詩意的抽象畫作。他周游世界,在無數畫廊、美術館展出作品;他是華人的驕傲,享盡藝術界至高的榮譽,貴為法蘭西藝術院的第一位華裔院士,被法國現代繪畫史家稱許為“把東方藝術的細膩與西方繪畫的濃烈融匯得最成功的畫家。”
漫漫求學路
朱德群先生1935年進入杭州藝專,師從林風眠、吳大羽、潘天壽等大師。畢業后,先后在南京中央大學和臺灣師范大學任教。1955年赴法國,與當時最有成就的國際抽象大師產生心靈共鳴。“抽象繪畫正顯示了我所夢寐以求的自由”,朱德群由此開啟了他抽象繪畫的創作之旅。
1999年2月3日,兩個世紀以來,朱德群先生作為第一位中國人,站在了法蘭西學院的古波勒圓頂禮堂,接受“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院士”的殊榮。朱德群先生50多年的藝術探索,成功地結合東西藝術傳統,創造出自由抒情、飽含詩意的抽象繪畫。

詩意畫中溢
朱德群說過,“作畫的起點經常是風景或者是轉換為形象語言的詩句”。中國水墨的語境之魂,便是詩畫一體的意境。“我十分喜愛中國詩詞——它們自然而然地融人了我的繪畫。西方評論家認為我的作品是有詩意的抽象畫,這并非偶然。” 朱德群如是說,他也確實這么做到了。朱德群鐘情于古詩詞,詩意便這么神靈一般地融合于他的作品、他的人生,感動著欣賞作品的所有人。
其作品形色組合多變,在整體色彩基礎上將半透明的色塊組合堆疊,具有書法韻味的點線流動,氣韻揮灑出神秘與優雅,展現出一種詩意的抽象。吳冠中曾以“大弦嘈嘈似急雨,小弦切切似私語”來形容朱德群作品中因線條的律動而形成的節奏感。朱德群在光影迷離間爆發出激情和能量,宇宙洪荒般的原始節奏跌蕩起伏、物我交融,達到創作的無我之境。

禪意于無形
“抽象繪畫正顯示了我夢寐以求的‘自由’,不受形象的約束, 接近中國繪畫重意不重形的觀念”,他認為“重要的是畫要有內涵”,這便是朱德群專注于抽象繪畫的原因。徹底超越具象的抽象繪畫,達到了抽象的極致,直接運用光、線、色、形、構圖等視覺圖式語言來表達藝術家對宇宙、對人生的感悟。
朱德群在法蘭西學院藝術院院士加冕演說中說道:“我在追求新的人文精神,將陽的宇宙和陰的人類描繪成共同進化的二元和合之體。”朱德群從抽象派繪畫切入,追尋中國傳統文化的本質,其抽象畫在給予觀眾強烈視覺沖擊的同時,又帶給觀眾深厚的哲理和情思。蘊含著老、莊的道家哲學,滿幅禪意的作品,不是為了對應現實的物象和明確的地點,而是一種“陰陽和合”的哲學思想,讓人們忍不住駐足其間,去感受,去思考,去判斷,領悟出“道”的意蘊。于此,朱德群終于為表達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找到了最為恰當的繪畫語言。
朱德群將主觀的“意”與自然的“境”相互融合,將中國的禪意演繹在畫作之中,創造出意境深遠濃烈的抽象繪畫。
朱德群,這位中西方文化藝術的擺渡者,在一生的作品中注入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那隱約的鄉愁,即是他留給這個世界的謝幕詞。(責編 賀雷)